[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8

问: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众多,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处。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如您所说,佛法博大精深。三言两语的确很难说得清楚。我在这里就勉为其难地啰嗦几句,供各位参考。

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禀赋、性情、因缘,宣演与之相应的法门,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安乐。八万四千,极言其多。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佛法的要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您一听这个,大概要失望了,这不是老生常谈么。然而,很多道理,三岁小儿说得,八十老翁做不得。最简单平常的,往往既不简单也不寻常

“诸恶莫作”可以说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

“众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

“自净其意”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

三轮体空,简单地说,就是无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是主要、次要的种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象,这其中没有独立、恒一存在的施者、受者及行为,一切都是现而无自性的。然而,尽管没有可执持的实质,现象却不会随心所欲地出现或隐没,象的显现遵循着因果的规律,丝毫不会错乱,所以了解“空”的道理后,还要谨慎地取舍因果,断恶行善。

自净其意,不著有无。以此清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据我的理解是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起疑,我认为不足信。疑了,然后求证,体证了,然后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讲,不起信,不能得证。疑和信的关系,请赐教。
下一篇: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知道我学佛的好友越来越多了,很多都劝我回头是岸...
 讲到自律,那我要不要去制止恶的发生呢?一味的自律不是纵容了恶吗?..
 什么是放生?
 劝杀生的人转行,却害了人家生计,爱畜生不爱人,似乎不合情理?
 佛既然有系解脱这样的方便,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便来度一切众生呢?..
 我发心放生,应该如何做?
 同样的钱,我们怎么样更合理地用于放生?
 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骗,不知该怎么办?
 环境保护与护生放生的关系如何?
 我们放生购买动物时,与商贩打交道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和谐管理(之二)[栏目:悟妙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