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5

问: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众多,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处。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人们介绍佛教,您会如何介绍?

答: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如您所说,佛法博大精深。三言两语的确很难说得清楚。我在这里就勉为其难地啰嗦几句,供各位参考。

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佛陀根据众生不同的禀赋、性情、因缘,宣演与之相应的法门,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获得安乐。八万四千,极言其多。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众生的愿望诉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佛法的要义可以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您一听这个,大概要失望了,这不是老生常谈么。然而,很多道理,三岁小儿说得,八十老翁做不得。最简单平常的,往往既不简单也不寻常

“诸恶莫作”可以说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

“众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关键是饶益众生。

“自净其意”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

三轮体空,简单地说,就是无论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是主要、次要的种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象,这其中没有独立、恒一存在的施者、受者及行为,一切都是现而无自性的。然而,尽管没有可执持的实质,现象却不会随心所欲地出现或隐没,象的显现遵循着因果的规律,丝毫不会错乱,所以了解“空”的道理后,还要谨慎地取舍因果,断恶行善。

自净其意,不著有无。以此清净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据我的理解是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起疑,我认为不足信。疑了,然后求证,体证了,然后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讲,不起信,不能得证。疑和信的关系,请赐教。
下一篇:您怎样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我想请教一下藏传佛教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我该怎么修?
 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
 我发心放生,应该如何做?
 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
 很多佛学著作中说“一切情器世界皆由心幻化”或者“万法唯心”,但缘起法则..
 佛教徒吃素就是在护生,又何必那样强调放生,是不是太执著于形式了?..
 放生后的动物吃掉了其它动物,这是我们的过失吗?
 放生的意义是什么?
 放生为什么要授皈依及念佛号、心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九(五一○)[栏目: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卷第五(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229.黄龙道震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一节 礼敬的建立[栏目: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学佛必须要吃素吗?[栏目:心律法师]
 家人阻碍我念佛,该怎么办?[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火灾[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我是中加学院的学生。对于归真堂活熊取胆汁,您有什么看法?[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无罪”是四地精进的真实指标[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