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收摄我们散乱的心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98

阿弥陀佛这个万德的洪名,投到我们凡夫众生的散乱心里面。我们众生都是散乱的心,没有一刻的清净心,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这种散乱的心才需要弥陀至极清净的名号、来收摄我们散乱的心。使我们散乱的心由于执持名号,趋向于佛的那种有序的、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心里面去。

古德说这个法门在修行的德用,就好像清水珠投到污浊的水里面,污浊的水不得不清。由于这个清水珠——宝珠——的力量使它澄清。

这个净土一法乃至这个名号,是法藏菩萨由他契证诸法的空性——实相——里面,由他的悲愿、愿力所展示的妙有。全体的妙有就是真空。所以净土法门越空越有,越有越空。了解真空妙有,就能真正的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是无上了义。

学经典一定要学了义——第一了义,不要学那些半字教——不了义的东西。这个大乘的佛法,都叫了义。但是净土法门是无上了义,它不仅仅谈真空,不仅仅谈妙有。真空妙有——大乘圆顿的中道了义,就在这种净土的教义里面——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先了解“第一方便”,这第一方便是跟通途的方便法门比较出来的,什么人都能念。这叫“行经”——修行方面的行经。第一方便的东西,是不是简单的东西就是浅薄的呢?那不是,简单的东西在教义上、在法义上又是无上了义。

一般的经典都谈教、行、理三经。把《阿弥陀经》跟大乘通途所有经典相比,就特别显出教、行、理三经的殊胜。一切法门的施设——观机逗教,都是方便,所有的方便法门当中唯有净土持名一法叫“第一方便”。

释迦牟尼佛以他的大慈悲心观机逗教,只要众生善根、福德、因缘成熟——能够信心担荷这个法门,就“无问自说”。净土经典都属于无问自说的范畴。因为不是众生的境界,他问不出来,所以佛自己宣说。尤其是向具有大智慧的舍利弗拈出:唯有智慧第一,才能够信受。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愿称名
下一篇: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一切生灭法都是无常的,一切有为法都不究竟
 我们自性本具的无量万德
 万法皆空,为何因果不空?
 从不退转开始
 永恒的快乐
 东林佛号——把我们的悲心唤醒
 清净的回归
 你连侮辱都能忍,那就好办了
 念佛为何?
 念南无阿弥陀佛修止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捐钱救灾[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百喻经 46 偷犁牛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如果不去寺院,不懂得如法护持三宝,还算不算居士和信徒?究竟如何护持为如法?[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心灵之旅——朝拜九华山[栏目:戒法法师]
 46.问曰:何以故三世及三世等中檀波罗蜜不可得?[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唯识宗概述(正如法师)[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修外加行时,打坐听录音自己觉得有好处,可以这样修吗?[栏目:阿松仁波切·利乐问答]
 走一步抹一步,坦然面对佛法里的矛盾(下)[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一一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佛法要义 人类有三特胜可以学佛[栏目:陈燕珠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