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收摄我们散乱的心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60

阿弥陀佛这个万德的洪名,投到我们凡夫众生的散乱心里面。我们众生都是散乱的心,没有一刻的清净心,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这种散乱的心才需要弥陀至极清净的名号、来收摄我们散乱的心。使我们散乱的心由于执持名号,趋向于佛的那种有序的、清净的、平等的、慈悲的心里面去。

古德说这个法门在修行的德用,就好像清水珠投到污浊的水里面,污浊的水不得不清。由于这个清水珠——宝珠——的力量使它澄清。

这个净土一法乃至这个名号,是法藏菩萨由他契证诸法的空性——实相——里面,由他的悲愿、愿力所展示的妙有。全体的妙有就是真空。所以净土法门越空越有,越有越空。了解真空妙有,就能真正的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这是无上了义。

学经典一定要学了义——第一了义,不要学那些半字教——不了义的东西。这个大乘的佛法,都叫了义。但是净土法门是无上了义,它不仅仅谈真空,不仅仅谈妙有。真空妙有——大乘圆顿的中道了义,就在这种净土的教义里面——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先了解“第一方便”,这第一方便是跟通途的方便法门比较出来的,什么人都能念。这叫“行经”——修行方面的行经。第一方便的东西,是不是简单的东西就是浅薄的呢?那不是,简单的东西在教义上、在法义上又是无上了义。

一般的经典都谈教、行、理三经。把《阿弥陀经》跟大乘通途所有经典相比,就特别显出教、行、理三经的殊胜。一切法门的施设——观机逗教,都是方便,所有的方便法门当中唯有净土持名一法叫“第一方便”。

释迦牟尼佛以他的大慈悲心观机逗教,只要众生善根、福德、因缘成熟——能够信心担荷这个法门,就“无问自说”。净土经典都属于无问自说的范畴。因为不是众生的境界,他问不出来,所以佛自己宣说。尤其是向具有大智慧的舍利弗拈出:唯有智慧第一,才能够信受。


{返回 大安法师·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愿称名
下一篇: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念佛圆通
 现报 生报 后报
 最高境界
 末法的情形越来越深重 净土法门就越来越当机
 由生变熟 熟能生巧
 念佛·一心不乱
 最好的临终关怀 最好的止痛剂
 人为什么会瞋恨?
 地狱五条根
 戒律不是对人的约束,戒律是一种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费闲歌释[栏目:索达吉堪布]
 打破僵局[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寻找清凉人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佛学的真面目·26:有为和无为[栏目:妙泽居士]
 七十三世 红螺彻悟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冬禅[栏目:乘一法师]
 灯供仪轨[栏目:年龙上师]
 《成佛之道讲义》科判索引[栏目:开仁法师]
 行者的跫音(三)[栏目:禅林衲子心]
 一○ 死前经[栏目:经集 四 义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