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2
问:不动己心,何来慈悲之心?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普渡众生?
答:内心宁静、坚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生起真正的慈悲。弘扬佛法是为开导群迷,帮助众生减少无明烦恼,随着烦恼的减轻,众生内心会越来越宁静喜乐,所以无论是传播佛法的目的还是结果,都不是让众生心生迷乱。不知“不乱他心,何以传播佛教教义”此话从何说起?
{返回 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为什么不发愿继续在娑婆世界积累资粮护持佛法呢?
下一篇:
佛讲放下执著,佛也讲发大愿,请问堪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若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不关心甚至厌恶,何以我们收获的是安乐?..
现在有些人利用人们的善心,拐卖儿童进行乞讨,从中获利。布施乞丐岂不是在..
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啊!
什么是放生?
放生时因条件所限,能否请别人替我放生?
放生后的动物吃掉了其它动物,这是我们的过失吗?
佛既然有系解脱这样的方便,那为什么不用这种方便来度一切众生呢?..
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
我们放生的时候经常会多照顾一些大肚子的鱼妈妈(尤其春天),这样会不会是..
集体共修放生的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信仰的生活
[栏目:正慈法师]
在贝勒纳斯国民党主席普拉卡沙先生欢迎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
[栏目:太虚法师]
五一○ 铁屋本生谭
[栏目:第十五篇]
思维无常的重要性
[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第二章 内观的成熟 救助者
[栏目:舍利弗的一生]
敬法,请法,才是得法之门
[栏目:济群法师]
No Ajahn Chah《093》
[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真如实相的妙法
[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相应4经 骑象者经
[栏目:相应部 42.聚落主相应]
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
[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