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正理经》简读之二
 
{返回 刚晓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29

《正理经》简读之二 
 

  《正理经》
  这是经题。“正理”,就是正确的道理。在古印度,各个派别都是强调解脱的,认为解脱是绝对真实的,圣者解脱了,圣者之所以为圣者,就是不单单顾自己,还要顾别人,他们在自己解脱之后,还要回过头来解救众生。为了解救众生,他们就得说法,圣者的说法可以帮助我们解脱,他们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道理,称之为正理。“经”就是线、线索,凭经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给贯穿起来,使它不紊乱。比如佛教,其理论体系很是庞大,但有经做线索,就可以把整个体系搞清楚,正理派也是这样,凭这个《正理经》就可以把整个正理派的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经”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最具权威性的著作,就是说,这个《正理经》是正理派的根本大典,容不得一丝一毫的亵渎,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正心诚意地来读,可别吊儿郎当的。
  说到“经”了我就补充一下“论(疏)”。“经”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原典,它是历史的陈迹,是一个宝藏。我们知道,现实是在不断地演化着的,但是“经”却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在“经”与现实所需之间架起一条通道,以便将你的信仰、教义与现实需要联结起来,这就是“论(疏)”。“论(疏)”就是对“经”的现实化解释。“经”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资源、权威,而不是现成的答案,“论(疏)”则是为现实提供可用的理论、思想工具,是现成的答案,也就是说,“经”与“论(疏)”有着不同的功能。在通常情况下,“经”是教主的言论和行迹,“论(疏)”是论师们阐释并被公众认可的权威教义。比如佛教,佛教经典的博杂是都知道的,它们实际上只是借用了佛陀的名义而已,既非一人之作,又非一时所成,内部有许多的不同,正是这不同引发了论师之间的争论和佛教的兴旺。当然了,对“经”的阐释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论(疏)”有两种属性,一种是权威,一种是理论思辩,前者要求人们顺从,后者要求人们思考。这就意味着,宗教都是需要思考的,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与一成不变的“经”之间经常协调,但是,人们的思考得以不危害“经”的权威为前提。
  下边儿看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是序论。

  1.1.1大乐的获得来自于对量、所量、疑、目的、见边、宗义、论式、思择、决断、论议、诡论议、坏义、似因、曲解、倒难、堕负(等十六种句义)的真相的认识。
  这个呢,就是正理派的十六句义。在正理派的观点中,这十六句义就含括尽了宇宙万有,你把这十六个范畴搞清楚了,就可以得到解脱。现代人的翻译,比较忌讳用解脱之类的词,这是现在咱中国的国情,所以用了“大乐的获得”,“大乐”就是最究竟的快乐,什么是最究竟的快乐呢?其实还是解脱。沈剑英先生是译作“证得至高的幸福”,“至高的幸福”还是解脱。姚卫群先生是译作了“至善”,“至善”还是解脱。
  这十六句义下边详细说,现在先简说一下。
  所谓量,就是认识事物的手段、方法,当然,错误的认识不能叫量,必须是正确的认识,这里只指正确的认识,也指认识的手段。所量,就是认识的对象,认识对象的范围就很广了。疑就是疑惑,就是对一个需要做出判断的事物不能够判断,犹豫不决,这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你拿不定主意。目的就是动机,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目的,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准备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就是这个。见边就是实例,就是例子、例证,象咱们常说的“声无常,所作性故,如瓶”,这个如瓶就是实例、见边。宗义就是要证明的结论、判断。论式是指正理派的五支作法,其实五支作法不单单是正理派的,当时好多派都是用的五支作法,甚至佛教也是。思择就是推理论证。决断,就是经过论辨之后知道了对还是不对,知道了你刚才的宗义是正确还是错误。论议就是讨论,就是你这么说我那么说,你这么说你立个五支论式,我这么说我立个五支论式,这个就是。诡论议,就是诡辩,这个呢,在佛教中是不得诡辩的,是禁止的,但在正理派中是可以诡辩的,而且说,在有的时候为了捍卫真理必须诡辩。诡辩实际上是一个技巧,诡辩都是在辩论以后才知道是诡辩的,在辩论的当下你没有看出是诡辩。坏义,就是只破不立,只说对方不对,但什么才是对的?不给你说!也就是说,我只是一心打倒对方,别的什么都不管,这显得很不厚道!按说呢,在古印度,各家学派都表现出宗教形态,宗教形态是应该有宗教悲情的,宗教悲情的基本表现就是慈悲、宽厚,可这正理派在这儿的表现就不象宗教。似因是指似是而非的论据,咱们学过佛教因明,对似因都不陌生。曲解,就是故意把对方的话作其他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为了辩倒对方而不择手段。倒难,这是为了辩倒对方,就模仿对方的论式形式,以提出与对方相反的观点。堕负就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判为失败。
  当你把这十六句义都弄得清清楚楚了,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你了,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了,就得大自在了,这就解脱了。大家看,量是认识方法,所量是认识对象,其他的都是辅助认识的。量、所量是自己用的,其他的辩论之类的是帮助别人的,这按佛教说法就是自利利他,就是宗教形态。
  往下边儿看――

  1.1.2 当苦、生、行为、过失和错误的认识被一一灭除时,大乐就会从它们的依次灭除中产生。
  这一句是说,要想解脱,就是要把这苦、生、行为、过失、错误的认识一一灭除,在古印度的各个学派、各个宗教中,有一个共同点儿,就是对人生、对世间的基本判断都是苦,苦就是不如意。在正理派看来,苦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生,这个生怎么说?就是指从无到有,本来没有这个事儿,现在因为某个因缘有了这个事儿,这就是生。也有人说生是指众生,我觉得这说法不好,所以不取它。行为就是指造作,你干这、你干那的,都是行为。过失,是指行为的不当、就是烦恼。错误的认识主要是指对人生的错误认识,不是指小事上的错误认识,而是世间的根本大原则。我们知道,我们活在世上,不如意事十八九,那么,面对这么多的不如意我们怎么办?想躲是没门儿的,只能勇敢地面对它,解决它,对这许多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当我们要解决的时候,看见问题这么多,你要是闷着头憨弄,就没个穷尽,于是呢,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就先审视这些问题,看看这许多的问题中间是不是有些内在的联系,经过审视,我们发现这许多的问题其实都是从某个根子上派生出来的,于是我们就在这根子上动手,把这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树倒猢狲散,一下子全部就瓦解了。这就是根本的问题。
  经文中间说了,这苦、生、行为、过失、错误认识,得一一灭除,而且灭除时得依次序灭除,乱不得,有人说是从苦开始,有的说从错误的认识开始,说实在的,对于正理派的奥秘咱们还没有探到,对于这次序一下子还没有明白,到底该从苦开始还是从错误的认识开始呢?先放放。还有人说,这次序不是固定的,苦、生、行为、过失、错误认识是互相联系的,反正都得除,你当下能除哪个就除哪个。就象咱们佛教说的十二因缘一样,十二因缘是一条链,其实你从哪儿入手都可以,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从爱、取、有三支入手,但我们并不要求你都从这儿入手,最能干的你从无明入手也可以,但大都不行。正理派说的这苦、生、行为、过失、错误认识也是一样,从哪儿入手都可以,但一般来说是有次序的,这次序按我的理解应该是从错误认识入手,不过我的理解就不一定合于正理派的理念了,我是按佛教理念来托的。
  下边儿呢,就开始具体讲十六句义。就是第二节。

  1.1.3 量有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四种)。
  这是十六句义的第一句,量。在佛教中,先是三种量,现量、比量、圣言量,到陈那论师的时候,他给做了修整,就成了现量、比量。在正理派这里是四种量,现量、比量、譬喻量、圣言量。现量指感官对事物的直接认识,又叫知觉。比量就是由推理而得到的认识。譬喻量是比喻、类比。圣言量又叫声量,就是指权威人物的话。下边儿经文对四种量有说明,咱看经文的说明。

  1.1.4 现量是根与境结合产生的,与名称概念无关的、确定无误的。
  先看现量。经文中的根就是指感觉器官,境就是认识对象,名称概念就是指本来没有而由人们给强加上去的,它是思维的产物,确定无误就是指如实的反映,是什么就是什么,一点儿也不得搀假。咱们以前在说现量的时候说过,既然是确定无误的,这一“确定无误”就说明是分别过了,在咱这本《大灵山》上,第一篇文章是李润生先生的《因明“现量相违”的探讨》,其中他把现量分为主观现量、客观现量,这个其实不必要,在佛教中说现量是无分别、不错乱,当时就说过,既然知道是不错乱,就肯定是分别过了,所以说无分别、不错乱是不能并列的,为什么佛教又把它们并列呢?就是因为分别有自性分别、计度分别、随念分别,佛教的“识”是什么?就是了别!了别其实就是指自性分别。这里的确定无误就是指自性分别还是有的。
  插话:刘金亮先生本子上是说,“确定无误”是指不确定的感知不能称为现量,还举了例子说,夏天太热时,地面看起来象有水在波动一样,说这就不是现量。
  我记不得了,不过难道我的说法不对吗?我的不错吧~~只不过是给刘金亮先生不一样而已。这没有啥。
  在咱们佛教中,现量分为五根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而正理派的这个现量没那么多,它只是根、境接触而生的,就是说,只有五根现量,不过呢,到下边儿正理派把现量分成了色现量、声现量、香现量、味现量、触现量五种,其实这还是五根现量。

  1.1.5 比量以它(指现量)为先(即有了现量之后才有比量),比量共有三种:有前比量、有余比量、平等比量。
  这是说比量的。比量是以现量为基础,这给佛教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现量,绝对不会有比量。现量如几何学的公理,不需要证明,比量是定理,必须得经过证明,但公理、定理都是正确的,现、比量都是这样。比量就是以现量为基础而进行推理。
  比量有三种情况,有前比量,就是指由原因而推出结果。比如说,现在乌云滚滚、电闪雷鸣,我知道马上要下大雨了,这就是有前比量。有余比量是由结果而推知原因,常举的例子就是看见河水瀑涨而知道一定上游下了大雨,注意,应该是看见河水瀑涨而推知曾经下过大雨或者是上游水库出了问题,我记得有人举例子就是看见河水瀑涨而说上游下了大雨,这是不对的,因为也不能排除上边儿水库出问题的可能性,由因推果是绝对的,但反过来就不行了,由果推因的时候,必须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就象数学上的原命题成立,逆命题不一定成立。有余比量也是比量,比量就绝对得是正确的,所以,你要用有余比量,你就要考虑周详。第三种是平等比量。平等比量就是同类推理,两个事物同时出现。我们常举的例子就是牛之两角,它不是独角兽,所以只要看见这一个,就想到还有另一个,再比如我听见乌鸦叫声,我就知道有乌鸦,也就是说,两个事物是连带的。我看见这儿桃花已经开了,我想我老家的桃花也快开了,这也是平等比量。

  1.1.6 譬喻量是从与已知事物的相似点中得到关于待认识事物的认识。
  这个譬喻量,就是因为不认识某一个事物,而用一个你认识的事物来进行类比。比如说你听说过卓别林,但不知道谁是卓别林,于是人家告诉你,走路象鸭子的那个就是,你看见银幕上出现一个走路象鸭子一样的人,就知道了那就是卓别林。你通过这个“走路就象鸭子一样”就认识了这事物就是譬喻量。你为什么说卓别林走路象鸭子一样,就因为二者在这一点儿上象似。或者说,我想知道野猪是啥,你就告诉我,说野猪给家猪差不多,这都是譬喻量。注意,譬喻量所用的已知事物必须是双方共知的才行,这是譬喻量成就的基本条件。

  1.1.7 圣言量是指一个可靠的人说的话。
  正理派的圣言量给佛教说的圣言量稍有不同,咱佛教说的圣言量是指佛菩萨等圣人的言教,而正理派说的圣言量不单是圣人的言教,说只要是可靠的人的言教,都是圣言量。只要你相信某个人,则他的话对你来说就是圣言量。可靠的人就是指对某事物具有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认识,他也愿意把他对这事物的认识教给你,他不但是愿意教给你,而且是有能力教给你,那么,这个人对于这件事所发表的言论就是圣言量。也就是说,正理派的圣言量不但包括圣人的言论、而且包括一般人,刘金亮先生注本上说甚至包括野蛮人。这是佛教与正理派的区别,佛教的圣言量只是经论,不包括一般人,连前辈老和尚的话也不算,这里有个很讨厌人的现象,就是现在我们的佛教人士把老和尚们的话凌驾于佛陀经教之上,这个情况若不能得到改变,佛教就没有希望。正理派的圣言量倒是连野蛮人的话也算。
  咱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我要到祝家庄去,在三叉路口我做了难,我不知道该往哪条叉路上走,这时我见路边儿田里有个老头在插秧,我就问道:老人家,请问往祝家庄走哪条道呢?老人告诉说:走最左边那一条。那么老人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圣言量。当然得老人的话是正确的。正确不正确怎么判断,就是走走试试。接着的就给佛教一样了,即使是圣言量也得经过验证。

  1.1.8 它(圣言量)有两种,因为有指可见事物的,也有指不可见事物的。
  正理派把圣言量分为两种,一种是指言论说的是可见的事物,一种是指言论说的事物不可见。比如说我是北方人,人家告诉我,说在热带雨林有一种东西叫槟榔,槟榔到底什么样子,我还真不知道,有一个人就告诉说,槟榔是什么什么样子,因为这个人的家乡就有槟榔,所以我相信他的话,他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圣言量,又因为槟榔是可见的,所以这就是第一种圣言量,叫可见圣言量。第二种叫不可见圣言量,这不可见圣言量就太多了,比如说现在有很多的胡闹佛教徒,有人就告诉他,说你父亲死后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因为是老和尚给说的,他相信老和尚,所以他把老和尚的这话也当作圣言量了,这个就是不可见圣言量。因为这话实际上极不可信,有太大的讨好成份,所以,到陈那论师时,就把这圣言量给取消了。
  圣言量因为一般是通过声音来表达的,所以又称为声量,我说一般是指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声音表述的,有的呢,也不是通过声音,比如哑巴就是通过手势来表述的,我们通过看书来知道古来圣人的话、观点儿,这也是圣言量。
  对于量的说法到这儿就完了。下边儿看第三节:所量

  1.1.9 所量(指认识对象)包括我(约相当于灵魂)、身、行为、过失、再生、果报、苦、解脱。
  这一上来先给说了所量的范围。所要认识的事物很多很多,正理派给分成了这么几个类别。我就是灵魂,身就是身体,行为就是活动,过失就是烦恼,再生是转生、轮回,果报就是我们说的报应。苦就是不如意。解脱就是得到快乐。下边儿有说明,不过也不是十分详细。
  在古印度,各个派别之间也是争斗不歇,与正理派争斗得最厉害的是胜论派,这两派总想把对方包容进自己的体系之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到下边儿看得就更清楚了。

  1.1.10 欲、悔、精进、乐、苦、知识等是我(灵魂)的特点。
  先看灵魂、我。正理派说灵魂是真有的,他们凭什么说灵魂是真的呢?就是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有对所做的事儿的懊悔,我们做事儿很努力,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痛苦,我们能够学到知识等等,要是没有灵魂的话,你的欲望、懊悔、精进、乐、苦、知识是谁在背后支撑呢?这些都是灵魂才有的属性。因为你找不到任何灵魂之外的事物具有这些性质。这个知识含有认识的意思。
  这就象物理上一样,我发现了一种粒子,其实是根本就没有看见这种粒子,而是在实验中我发现了某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在以前的实验中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我就用了不少精力来研究这现象,终于知道了这现象的规律,于是我就可以宣布我发现了某一种粒子。其实我并没有看见这一种粒子,而是看见了这一种现象,知道了这现象的规律、性质,我说这现象、这性质是某种粒子的性质。现在我(灵魂)也是这样,谁都不曾看见过我(灵魂),但是都知道欲、悔、乐、苦等性质,于是就宣布这性质是我(灵魂)的性质。
 


{返回 刚晓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理经》简读之三
下一篇:《正理经》简读之一
 《正理经》简读之二
 疑难病症的ECT疗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禅七讲演 出现境界
 关于因明的支分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十五
 述说唯识二十颂 第四颂
 《掌中论》大意之五
 《正理经》简读之四
 因明讲记十一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噶举派“大手印”与“那洛六法”[栏目:噶举]
 从《维摩诘经》看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唐佳)[栏目:维摩诘经思想研究]
 曾经堕胎,如何化解怨结[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心经讲记[栏目:圣一法师]
 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 第三章 四正勤[栏目:雷迪西亚多大师]
 解脱的心,不再苦恼……[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愿」的本质是「菩提」[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古树,千年平安(唐燕生)[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供护法和做火施的时候,不用供品或食子,只念仪规和观想,这样可以吗?[栏目:火施·问答]
 阿弥陀佛读音简释[栏目:真圆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