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欧洲菩提小组应该怎样摄持更多有缘的众生?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7

◎问:欧洲菩提小组应该怎样摄持更多有缘的众生?
 
答:今天,智悲佛网英文版正式面世,用世间的话来说,就是开业。此时,你们从英国伦敦来到这里,真是不谋而合。没有人制造这样一个巧合,但这就是因缘,一个很好的缘起。人的分别念往往很难测度因缘的甚深意义。
 
我们要弘扬佛法,但能弘扬多少,要靠众生的福报、佛陀的加持、自己前世的因缘和今生的努力。众多因缘聚集之后,才能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饶益众生的事业才会越来越广大。

我的弘法原则是随缘。不论是哪一位上师的法、哪一个教派的法,只要是符合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对众生有益,就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我接受的是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在学院出家也已经20多年了。在这20多年中,能遇到这样殊胜的上师、传承和教法,使我从一开始就有机会次第、系统地学修,是极为幸运的。所以,从内心来说,我最感激法王。

如果按照三乘教法严格对照自己,我做得很惭愧。这不是谦虚,在任何一个场合中,我都不敢说是法王如意宝的弟子。他老人家一生的弘法利生事业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缺陷。而我们,不得不装出一副传法者的形象,实际上如何,自己最清楚。
 
现在,很多佛教徒缺乏佛教的基础教育,虽然有一些信心,也有强大的发心,但未经系统的学习,行为常常与教义背道而驰。因此,次第系统地学修佛法是格外重要的。
  
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哪怕只有极个别人获得一点一滴的利益,从内心建立一个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要长期弘法利生,就要有集体性、组织性和团队精神。国际上也是如此,弘扬任何一个世间文化理念,单靠一、两个人或三、四个人是不行的。一定要互相帮助,要有团体理念。
 
佛教界有很多高僧大德和不同的传承,他们也在努力弘扬佛法。但我们每个人的因缘是不同的,有些人与许多上师有缘,有些人只与一、两位上师有缘。要组织有缘众生,就要像加拿大小组那样,从《入行论》开始学起。他们从《入行论》学习至今,学习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不要求你们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做做不到的事。每一个人都有一分能力,不同的力量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一个长期稳固的机制,涓涓溪水就会变成滔滔江河。

在英国,学习我们传承的人不是很多。但这是一个开端和缘起。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通过网络和其他渠道,可以做各种弘法的尝试,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大家交流。几年后,大家的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法王如意宝摄持弟子的自在和威力不可思议。我刚来学院时,这里只有300多人,后来,学院逐渐庞大起来。国际上很多人士都觉得难以想象,仅仅在20多年的时间中,喇荣就有了这么迅猛的发展,就像一座中等城市一样。
 
国外由于文化和市场等原因,要像国内那样精进学佛,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不论是个人自学还是集体共修,都要有一种积极性。英国华人中有很多虔诚的佛教徒,洋人中也有,以后,各种因缘慢慢聚合,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利益。
 
总的来说,大家不要有压力:觉得办不到啊,怎么办啊!成办一件事,需要各种各样的因缘。我们不要因为一件事办不到、办不好而伤心或退心,不要这样!大家要有一个长期目标。 慈济最初成立时是那么微弱,佛光山刚起步时是那么渺小!我看过星云大师的传记,这么多年来,星云大师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和努力,他手下也有一批相当能干的才子,他们无论是在组织、策划等各方面都非常发心。由此可见,弘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这边事情特别多,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困难。但如果依靠我的因缘、你们的因缘、大家的因缘,从各方面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学佛小组,佛法的发扬光大就不会很困难。
 
我不是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我已经快50了,再过10年就60了。如果没死的话,再过10年,就是70岁了。名声和财富,该有的都有,我不是求这些。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依靠发心和大家共同的力量来弘扬佛法,能弘扬多少就弘扬多少,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是自己独修,可以住在山里。但如果要弘扬佛法,不接触现代科技是不行的。这时,就要利用自己的能力,通过网络、微博等方式来弘法,这样,才能传播得更快、更广。通过网络,你们可以建立讨论佛法的群体;在英文网页上,也可以发表一些佛法交流的文章;或者印法本与人结缘,这样,渐渐地,佛法就会被更多的人了解。
 
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短时间内是学不到什么的,也做不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有一个特别稳固的信心,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2011.5.4
于喇荣五明佛学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同教派的法在一起弘扬是否合适?
下一篇:从凡夫到成佛的次第、条件是怎样的?光靠灌顶行吗?
 既然佛教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虚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执著呢?..
 五明佛学院是哪五明?五明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核心或基础?..
 懂得人生如梦,可以让人远离执著,但追求佛法,难道不也是一场梦吗?..
 当我能帮到他人时,确实感到幸福;当我帮不上忙时,反而会觉得痛苦。您遇到..
 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什么样的善根是多善根,什么样的福德是多福德,什么样的因缘是多因缘?..
 有居士在绕佛塔时,左绕感到身心轻松,右绕觉得有压力,不是很舒服,这是什..
 用电话灌顶可以吗?
 个别学员在集体学习时爱说神通,以显示自己的境界不同一般,这种学员应该怎..
 要有一颗感恩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心学[栏目:蔡惠明居士]
 宣隆大师传 10、雪儿与山天的请求[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洛阳城北伽蓝记卷第五(杨炫之)[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Th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Is Right Before Our Eye..[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Punna-Mantaniputta - Foremost in Teaching the Dhar..[栏目:Ten Great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