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我们藏族无论老少,心灵正在被日益侵蚀...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2

  问:我是该校的一名老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在当今这个经济时代,我们藏族无论老少,心灵正在被日益侵蚀。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尊老爱幼的美德,高尚的行为也化为了乌有。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于他们这些不好的心行,您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答:这个问题在当前来讲,的确很现实!现在许多藏族年轻人,性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跟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们的信仰有关。

  就拿汉地来讲,往昔曾有无数令人称道的美德善行,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也自儒教的孔子、孟子、荀子起,数千年来一直源远流长。可是如今,这种美德却被盲目的平等主义取代了,许多人打着“平等”的旗号,声称长辈与晚辈要平等、老师与学生也要平等,尊师重道反而被视为一种落后。所以,在我们藏地,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思想的波及,现状确实令人担忧。

  当然,这种现象,跟“文革”的余毒也有很大关系。当年,人们认为古代传统是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进而对其恨之入骨,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恨不能将古代传下来的东西,全部都斩草除根、统统不留。这种错误的观念,其破坏力非常之大,如今在汉地、藏地也仍有市场,不少人还将此奉如圭臬。除此之外,唯物论所宣扬的理念,也在藏族年轻一代的心中日益扎根,致使他们对三宝没有信心,对长辈缺乏孝顺,对造恶无惭无愧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觉得,首先,教育的导向至关重要。你们作为老师,理应用藏族的传统文化,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我们作为出家人,也应对以僧团为主的有缘众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前往其他地方,在农牧民的群体中,广泛弘扬藏族的传统文化,以及相关的人生格言、佛法教义等。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很多人的心就会逐渐改变,慢慢生起信心、慈悲心、善心。以此,藏族才会成为真正的藏族,并能长久留存于世。

  否则,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一般而言,弱小的民族被强大的民族所同化、吞并,这在全世界来讲,也是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假如我们不珍惜本民族的文化,到了最后,自己的传统荡然无存,内心的慈悲点滴不剩,这不仅仅是藏族的悲哀,也是全人类的悲哀。

  当然,若想扭转这种命运,对我而言,就像佛教的一个比喻中所说,犹如失去双臂的母亲,眼睁睁看着独子被河水冲走,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样,看到藏文化日渐衰退,我虽然清楚地知道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却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真正地力挽狂澜。正如刚才的比喻中所言,断臂的母亲因为缺乏双手,自己明明心急如焚,却对落水的孩子无可奈何,同样,我们由于内外的各种因缘所致,如今想要一下子改变人们的性格,也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但无论如何,大家也不能就此放弃,而务必要竭尽全力。我们身为出家人,尚且能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前往各地弘扬藏文化,甚至为此举办一些扫盲活动,你们在家师生就更应当义不容辞了。同为藏族人,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所以,藏族未来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放在心上,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哪怕你只有十来个学生,也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往好的方面发展,把他们不好的习性改变过来,这一点极为重要!

青海师范大学问答『2011年11月7日下午』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懂得人生如梦,可以让人远离执著,但追求佛法,难道不也是一场梦吗?
下一篇:佛教怎样看待“进化论”?
 转经轮转反了该怎么办?
 您能否通过在汉地、藏地的所见所闻,比较一下汉藏佛教之间有何不同?..
 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从古至今,六道轮回有没有发展?比如变成七..
 有个学佛精进的检察官...该不该做这种直接涉及到人命的工作?
 我们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意义?..
 什么样的人算是有缘人?无缘之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
 有人说自己心很善,从没有伤害过别人,没有罪业需要忏悔,对吗?
 既然佛教认为,什么都是空的、什么都是虚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执著呢?..
 香港有些行者认为:“读太多的经论没有用,因为那些都是妄念...”您是怎..
 空性和如来藏是什么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六十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福德之人,必有神护[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6[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Suffering On The Road[栏目:Ajahn Chah]
 杀生治病,反增冤障[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第五选 我见是无明[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净空法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在中央统战部爱国宗教界人士研修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栏目:清远法师]
 慈悲带来丰足自在(郑石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做真实业,完满僧格[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