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追名逐利...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不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4

  问:在我们《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文,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好像字里行间都在教我们追名逐利,要怎么怎么……但我想知道,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不好。
 
  答:在现在的教育中,教导学生追名逐利,似乎成了一种趋势,“你长大以后要成功,要成名,要怎么怎么……”但在这样教导的同时,最好也能为孩子们树立一些利他的理念——“你以后要帮助别人,要关爱生命,要回馈社会,要怎么怎么……”
 
  如果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教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索取,那他长大之后,也只会成为这种人,目光狭窄,心里只有自己。相反,倘若小时候就让他懂得为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活着,那一路成长起来,他自然就会为社会考虑,为人类乃至一切生命付出和奉献。所以,好的教育,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呈现出利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相当难得,也相当重要。
 
  当然,古文中的思想该如何取舍,这一点可能还是要具体分析。一方面,古人虽然有智慧、有德行,但毕竟是世间人,所以在文章中教人求名求利,也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很多思想,其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完全舍弃。

香港大学问答『 2011年11月27日下午 』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了慈悲心,是不是就是有了菩提心呢?
下一篇: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善心,在学习以及思考之后,来实现类似于宗教所带来的那种宁静与智慧?
 有世间的经历之后出家和从小就出家,这两种人在开悟方面有区别吗?..
 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怎样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压力,获得幸福感呢?
 学习佛法应当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怎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有没有可能通过对物质世界的逻辑思考,解开佛教的奥秘并解释佛教真理呢?..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发展,以及您对此发展形势的评价。..
 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上师的一切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
 不学空性,能否往生呢?
 如何积累福德资粮,有利于我们的修行?
 大师,我觉得您非常有智慧,您平时喜欢读诗歌吗?国外的诗歌也读吗?..
 如果我们发愿这一世成佛,是不是只能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后再修行成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25[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二 坐禅须知[栏目:禅门修证指要]
 解惑录一[栏目:耕云先生]
 遵循中道[栏目:倾听弦外之音·阿姜查]
 明法品节录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八、明法品第十八》节录二[栏目:梦参法师]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栏目:陈兵教授]
 善知识[栏目:禅林衲子心]
 七七 摩尼柱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七 整备天宫]
 真正的现象[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禅修开示:教外别传•慧眼禅心(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