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追名逐利...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不好。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9

  问:在我们《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古文,比如,司马迁的《史记》、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好像字里行间都在教我们追名逐利,要怎么怎么……但我想知道,在我们长大之后,是不是一定要追求这些东西呢?不管它好还是不好。
 
  答:在现在的教育中,教导学生追名逐利,似乎成了一种趋势,“你长大以后要成功,要成名,要怎么怎么……”但在这样教导的同时,最好也能为孩子们树立一些利他的理念——“你以后要帮助别人,要关爱生命,要回馈社会,要怎么怎么……”
 
  如果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教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索取,那他长大之后,也只会成为这种人,目光狭窄,心里只有自己。相反,倘若小时候就让他懂得为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活着,那一路成长起来,他自然就会为社会考虑,为人类乃至一切生命付出和奉献。所以,好的教育,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呈现出利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相当难得,也相当重要。
 
  当然,古文中的思想该如何取舍,这一点可能还是要具体分析。一方面,古人虽然有智慧、有德行,但毕竟是世间人,所以在文章中教人求名求利,也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古人的很多思想,其实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完全舍弃。

香港大学问答『 2011年11月27日下午 』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有了慈悲心,是不是就是有了菩提心呢?
下一篇: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善心,在学习以及思考之后,来实现类似于宗教所带来的那种宁静与智慧?
 如何看待现在宗教商业化的问题?正统的佛教...应当怎么样立足?..
 年轻一代的身上...高尚的行为化乌有...您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为什么不将时间实际用于帮助别人?念经究竟如何帮人,只是口头念念就有功效..
 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怎么样取舍细微的因果?
 净土宗的临终助念,与六中阴有何不同?
 我是菩提学会预科班的学员,请上师对我们组的学员说几句祝福和鼓励的话。..
 凡夫人有没有资格讲法?
 为了消除痛苦,就要减少欲望,但减少欲望本身又带来了新的痛苦,这个矛盾怎..
 理论只是在头脑里,没有进入到心中...怎么样才能让佛法的意义在他们的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六天 清净三业了脱生死[栏目:智谕法师]
 准提咒水救失智症[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治病]
 生与死的禅法 十二、“四大光明”的理趣——说“梦幻中有”之三[栏目:谈锡永居士]
 城隍预知,死者名单[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Part Two 14. Gopas Great Virtue[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九十八年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栏目:惟觉法师]
 知足与不知足[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空性与菩提[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敦煌造像的信仰基石(思蓓)[栏目:佛教与雕塑]
 弘法者的困惑[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