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分37 结行 回向所作善根
※【导读】
本颂乃是大乘佛教例行的“结行回向”,是说佛子们要将依照正分1—36偈所开示的方法而修成的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而以不著“能、所、事件”的“三轮体空”的“清净慧”,“回向菩提”、回向终极的觉悟。
经中说以菩提心与般若慧所贯穿的大乘回向之力,犹如天界如意宝树一样,可使善果生生不已,而终无枯槁之患;又如“天雨一滴,堕于大海,大海不涸而此滴不尽”一样,可使善根遍及法界大海,而永无干涸之虞。
佛法讲“万法唯心”,以菩提心与般若慧所贯穿的大乘回向之力,心量犹如虚空,远离中、边,极其广大,“是经义不可思议,故果报亦不可思议”,因而,由不可思议的大乘回向之力所摄持的善根,自然也是如此的不可思议。有关这层深义,诸大经论皆可成立此理,恐繁不赘;吾等大乘佛子,自当深信不疑、踏实笃行。
本颂可与《入菩萨行·第十回向品》对读,相信必能培养出更加广大的宗教情操来。
※【释异】
本颂前两句“如此勤修所生善,为除无边众生苦”,有的译作“勤修诸行所生善,为除众生无边苦”。这两句的藏文原义是:为了剔除无边众生的痛苦,将按上述方法而勤修来的善行……
藏文中的“待大尊败”[■],是地道的“如此勤修”之义,是指按作者在正分1—36所述的方法勤修。若译为“勤修诸行”,则似乎很难看出作者的这层用心。此其一。其二,藏文的第二句,就字面意思来看,是典型的“为除无边众生苦”,而非“为除众生无边苦”,若有怀疑者,大家不妨一起仔细研究藏文原文;而就义理来看,由于大乘的发心是“愿一切有情远离苦及苦因”、“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因而,这里强调的当然也应该是无边众生的痛苦而非众生的无边痛苦。
其他个别字词的重译,无关大局,故不再一一赘述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