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63
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心的训练可通过许多方式,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做。每个人都可以修行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即培养入息与出息的正念。

  在本寺,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鼻端,并配合念诵Bud-dho以培养入出息的觉知。若禅修者希望念诵另一个字,或单纯地于气息的进出保持正念,那也很好,调整方法以适合自己。禅修的基本要素,是必须在当下注意或觉知呼吸,因此,在吸气和吐气时都要保持正念。修习行禅时,我们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脚接触地面的感受上。

  禅修要想有结果,就必须尽可能经常练习。不要某天禅修一小段时间后,隔了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再修习一次,如此不会有什么效果。佛陀教导我们要经常练习,要精进地练习,尽可能持续训练心。要想有效地修行,应该寻找不受干扰的理想僻静处。适合的环境是花园、后院的树荫下或任何可以独处的地方。若是比丘或比丘尼,应该找个茅棚、安静的森林或是一个洞穴。山林,是最适合修行的场所。

  无论如何,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必须努力维持入息与出息的正念。若注意力转移,就把它再拉回到禅修的所缘上。尝试放下其他一切想法与关心的事,不要想任何事--就只是观察呼吸。念头一生起,便立即警觉,并努力回到禅修的所缘上,心将变得愈来愈平静。当心达到平静与专注后,就可以把它从禅修的所缘--呼吸上放开。

  现在,开始检视组成身心的五蕴--色、受、想、行、识,观察它们的生灭,你将清楚地了解它们都是无常的;无常让它们成为苦与可厌的;它们自行生灭,没有一个主宰的我,只有根据因果而生的自然变动。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无常、苦与无我的特征。若你能如此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对五蕴的贪染与执著就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你了解世间的实相。我们称此为慧的生起。

  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就是慧

  慧是指了解身心各种现象的实相。当我们以调伏与专注的心观察五蕴时,就会清楚地了解身与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以智慧了解这些因缘和合的事物,我们就不会贪取或执著。无论接收到什么,都以正念接受,就不会乐不可支;当拥有的事物坏灭时,也不会不快乐或痛苦,因为我们清楚了解一切事物的无常本质。心已经调伏,遭遇任何疾病或苦难时,就能保持平常心,所以,最真实的依怙,就是这颗调伏的心。

  这一切便被称为慧--明了事物生起时的真实特相。慧从正念与定生起,定则从戒的基础生起,戒、定、慧三者彼此密切相关,无法断然区分。修行时它如此运作:首先,以调伏的心注意呼吸,这是戒的生起;持续修习入出息念,直到心平静下来,定便生起;接着,观察呼吸的无常、苦与无我,如此便能不执著,这是慧的生起。因此,入出息念可说是发展戒、定、慧的因,三者辗转相互提携。

  当戒、定、慧同时开发时,如此的修行即称为八正道,佛陀说这是唯一的离苦之道。八正道是最殊胜的,因为若正确地修习,它直接通往涅槃、寂灭。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下一篇:修行正念和正知将能生出善戒
 修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对呼吸保持正念
 修行的果报将会生起
 建立森林修行体系
 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
 当老师去世,弟子就各自四散
 了解苦的因并放下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若无智慧,善也会变成恶
 阿姜查以身体示范生命的不确定性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五、修心问题[栏目:吴汝钧教授]
 种子与现行[栏目:黄忏华居士]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九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栏目:演培法师]
 轮回实性即涅槃[栏目:桑杰年巴仁波切]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七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铃木大拙禅佛教研究的成就与贡献(玉城康四郎)[栏目:其他日籍作者]
 三 三十二身分[栏目:小诵经]
 05-071法句经修行要义[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二卷)[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