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7
痛苦生起时别不理

  疼痛的因是什么?它是扎入脚底的刺或碎片,痛感断断续续。每次疼痛生起时,你便稍作检查,但未看到碎片,于是就不理它。不久,它又再痛,你便再看一眼。

  当痛苦生起时,你必须注意它,别不理。每次疼痛生起,你就注意到:"嗯!刺还在那里。"每回疼痛生起,也会生起必须拔除那根刺的想法。若不将它取出,只会变得更痛,疼痛一再复发,直到你无时无刻不想着取出刺为止。最后终于受不住了,你决心一劳永逸,将刺取出--因为它会痛!

  在修行上的努力也必须如此,无论哪边会痛或哪里有摩擦,都必须探究。勇敢地面对问题,除掉那根刺,把它拔出来。一旦心有所贪著,就必须注意,当深入观察时,你就会如实地觉知它、看到它并体会它。

  但我们的修行必须坚定与持续,即所谓的勤精进(viriyrambha)--向前不断地精进。例如,当你的脚感觉不适时,必须提醒自己把刺拔出来,并努力不懈。同样的,当痛苦在心中生起时,我们必须坚持将烦恼从根拔除,彻底斩断它们。只要一直保持坚定的决心,最后烦恼一定会屈服,并被消除。

  觉知生的运作,也不要落入生中

  因此,关于乐与苦,我们应该怎么做?一切法都是有因而生,因若消失,果便消失。只要我们不贪爱或执著,仿佛它并不存在,苦便不会生起。苦因有而生起,以有为缘而有生;取则是造成苦的先决条件。

  只要发觉苦,就深入观察它,深入观察当下,观察自己的心与身。当苦生起时,问你自己:"为什么有苦?"立即观察。当乐生起时:"乐生起的因是什么?"每当这些事出现时都要警觉,乐与苦都是由执取生起。

  以前的修行人就以这种方式看自己的心,只有生与灭,并无常住的实体。他们从各个角度思维,发现心根本没什么,没有任何东西是稳定的;只有生与灭、灭与生,无固定不变的事物。无论走路或坐着,都如此看事情,无论看什么都只有苦,一切东西都如此。犹如刚从熔炉锻造出来的大铁球,每个地方都是滚烫的。若触摸,顶部是烫的,两侧也是烫的,整个铁球都是烫的,无一处是凉的。

  若不深思这些事物,对它们便一无所知。我们必须清楚地看见,切莫生出事物,也不要落入生中,要觉知生的运作。那么如"哦!我受不了那个人,他搞砸一切"的想法便不会再生起,或"我好喜欢某某"也不会再生起,剩下的只是世俗的好恶标准。我们必须使用它来与别人沟通,但内心必须是空的,这便是圣住。我们必须以此为目标如法修行,莫陷入疑惑中。

  在投入修行之前,我问自己:"佛陀的教法就在眼前,适合每个人,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依教奉行,而其他人则不能呢?或有人只有三分钟热度,然后很快就放弃了;或有人虽未放弃,但是却心猿意马,无法全心投入。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此,我下定决心:"好!我将尽形寿,全心全意,彻底遵从佛陀的教导,于此生达到觉悟。因为若不如此,我终将在苦海中沉沦。无论需要承受多少苦难,我都要放下万缘,精进用功,永不懈怠,否则疑惑将一直纠缠着我。"

  如此思维后,我便认真地修行,无论多么困难,依然勇往直前。我将一生看成一天,丝毫不敢懈怠。"我将谨遵佛陀的教导,依循佛法而了知--这痴迷的世间为何会如此之苦。"我想明了,也想精通教法,因此我朝向法修习。


{返回 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顶多只能依赖老师百分之五十
下一篇: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上座部的传承
 不肯断恶,永远求不到功德
 了悟法即了悟自心
 保持离欲心,正确地了解戒律
 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死背所有的戒律是不可能的
 及时看见自己,就可停止作恶
 了解如何修法,出家与否并不重要
 了解害处,舍弃就不难
 觉知心,就可以获得清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念佛的好习惯[栏目: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阿弥陀佛的呼唤[栏目:常善法师]
 打坐过程中该怎样呼吸,才能对打坐更有帮助?[栏目:法清法师·问答集]
 成佛之道讲义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栏目:开仁法师]
 第二 西哈萨那品[栏目:譬喻经]
 另类的「奢摩他」、「毗婆舍那」和「三昧」?[栏目:关其祯居士]
 应视师如佛,许多行者都知道,且口头上能道其理,然心中仍不能视为真佛之主要障碍为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众神的国度[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略谈早期“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魏道儒[栏目:魏道儒教授]
 清净心才是真有福[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