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死的金刚心 第17章 安住于当下
 
{返回 无死的金刚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97
第17章:安住于当下(6)
 
司卡史德说,概而括之,止是修定。止能使我们觉悟自心的究竟本性。扎实的止,是任何修炼的基础。修止的成功能使你圆满任何一个法门。有了坚固的定力,你才能进入观的境界,才能领受大手印心要,才能证入大手印之果。观是修慧。经过止的修习,我们就能了悟到一切现象不生不灭的本性,此即为观。要知道,世上万物,以及每个人所执持的“我”,其本质都是空性。众生却执幻为实认假成真。因为最大的无明即是我执,从无始以来,众生执著“我”的存在,便产生了执著,五毒习气,由此而生。如法地观,行者就会发现“我”并不存在,它不在身外,不在身内,不在细胞,不在幻想,“我”只是诸种因缘的聚合,自性本空,了无一物。法我亦然,诸法因缘而生,诸法因缘而灭。
 
司卡史德说,以自心直观自心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的,能安止于这样的境界,即为“观”,亦是安止于大手印的自性。此时,不牵挂过去,不挂念未来,安住于当下的平衡之境,远离一切妄想,直观自心本性。它超越二元、能所等所有相对概念,它便是大手印追求的“究竟智”。
 
司卡史德说,直观自心时,有时也会妄念纷飞,但你不要执著它,也不要分辨它。任它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不以善喜,不因恶悲,不压抑,不排除,你只要观照它的本质即可。这样,在刹那间,我们就能直接契入原始本然的清净本性。如果你明白如何安住于自心本性,能掌握住一个个刹那,这就是最高深的法门。
 
司卡史德说,安住于无念无执的禅定之中,绝不是不省人事的无明,而是要安住于自心本性之中。自性远离戏论,单纯一味,此为法身之境;自性清净明朗,为报身之境;而这明净并非有实体,有种种化现,虽是空性,但有诸多缘起,此为化身之境。换句话说,心的离戏一味是法身,心的明朗清净为报身,而心的无终无止则为化身。
 
司卡史德说,安止于自性,为诸法门之要旨。一法通晓,完全解脱,若能安止于此,无需再学他法。久而久之,烦恼渐消,智慧渐长,慈悲智慧也将更为广大。所有无明和贪嗔痴,都会像蛇解结那样自动地解开。
 
儿呀,为了进一步成熟你的心性,我带你去那空行圣地,让你进一步领受诸多空行母无垢的教诲。

{返回 无死的金刚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死的金刚心 第17章 玛姆女魔的心咒
下一篇:无死的金刚心 第17章 游动的蝌蚪
 无死的金刚心 第15章 飞来的大火
 无死的金刚心 第21章 杀人魔头的证悟
 无死的金刚心 第4章 大师若童
 无死的金刚心 第15章 王舍城的因缘
 无死的金刚心 第11章 寻觅修道者
 无死的金刚心 第4章 狼的凶险
 无死的金刚心 第24章 难解的网
 无死的金刚心 第19章 干渴的沙漠
 无死的金刚心 第11章 遥远的距离
 无死的金刚心 第10章 归去来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45、佛教徒的拜佛行为是不是偶像崇拜?[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在家能不能念佛敲木鱼?居士可以敲法器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禅定要略——从一念三千说看生存困境之解决[栏目:王雷泉教授]
 开示中引用的巴利文经句(中、英译)[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30~39)[栏目:傅味琴居士]
 再读《往生论注》(冯巧英)[栏目:净土宗文集]
 怒能毁灭自己[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为什么有人说钝根反而成就可能快呢?[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一不敬师友戒[栏目:佛说梵网经·白话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