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3
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心律法师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你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每个人走过的道路不一样,学佛的目的也不一样。有的人生活不如意,经常感觉不痛快,想通过学佛给自己减轻痛苦;有的人对未来有恐惧心理,想通过学佛解决自己身后的问题;有的人想通过学佛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加轻松,将来得到佛的加被升官发财;还有的人学佛是想给自己减轻孽障,让自己的心理感到好受一些;……你,属于什么情况呢?
  以上这些想法都可以理解,也没有什么错,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旦自己的要求被满足以后,又应该怎么办呢?因为人的要求是无限的,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为了某种现实的目的而学佛虽然看似合理,但是这样的学佛法是永远没有完的,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仍然没有掌握佛教的真谛,因为佛教是反对学佛的人有执著心,为了某种利益或目的而学佛,在佛教看来仍然是一种执着。
  在佛家看来,学佛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学佛的过程,掌握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了生死、断烦恼在佛教看来是一件人生大事,这是因为世俗之人老是追求金钱、名利、感情等等,始终无法脱离充满烦恼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还是无法和生活态度对其影响形体并论。如果能具备一种断除烦恼、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就可了断生死,到达自由自在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曾经苦行六年,最后终于悟出苦行无益,于是他改正自己修行的方法,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并创立了佛教。
    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态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精神世界,成为当前人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好的生活质量和好的心态是相辅相成的,人人都有好生活与好的心态,和谐社会就真正实现了。
 
  生活有时就像参禅领悟,大死一番,方能大活,彻底打破小我桎梏,方能领受真我的大机大用。当超越了“未明”与“已明”大事以后,人生就从不自在状态进入一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了,始终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逍遥自适的环境。只有到达了这一境界的人,才最终摆脱了物质生活的束缚,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才是学佛的真正目的!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恶果源于内心的失衡
下一篇:从小就应明白“孝道”
 盂兰盆节话佛家的孝慈
 莫以善小而不为
 佛法在人间
 浅谈正确认识佛教的意义
 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
 重阳节日话敬老
 忙碌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常态
 善用自己的智慧
 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
 生命中的“嫉妒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人要立冲天之志 A Cultivator Should Make a Roaring Resol..[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原来除草也是菩萨道[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参禅要以悟为期(虚云)[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二)修行是对治烦恼而非压制烦恼[栏目:圣者言教]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四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用爱净化地球[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过失补救的方法[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159.冤魂索命报仇 An avenging spirit demands a life in re..[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大心材譬喻经》一[栏目:玛欣德尊者]
 如何才能生起往生极乐世界的信心和希愿?[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