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在人间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8

佛法在人间
 
心律法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职场这个江湖,有多少故事不断上演?上下级的倾轧,同事的嫉妒,什么潜规则,什么性骚扰,什么《杜拉拉升职记》的畅销,职场生存指导的流行,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副闹哄哄的职场乱相,职场到底怎么了?
  说到这里,恐怕每个人都有一大堆感慨。人生在世,生存是第一要务,所以我们不得不去工作,为自己和家人赚取衣食,求得温饱。从刚参加工作的愣头青到两鬓苍苍的老人,一个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人一生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职场拼杀。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争名夺利之举,根本和佛家的观点背道而驰,要是用佛家的态度,恐怕得远离职场。
  从表面上看,佛教是一种宗教,最终指向出世的彼岸世界,必然要强调超越世间与克服世俗的欲念,而财富经常被理解为欲望的象征,这强化了财富与佛法的对立。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佛教看来,佛教徒在完成出离的任务之前,首先应该履行世间的责任。《善生经》中提到,修行者首先应该尊重父母、师长、妻妇、亲族,“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此法在世间,智者所撰择;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而完成这种任务,“先当习伎艺,然后获财业;财业既已具,宜当自守护。”这是修行者必须履行的职责。也就是说,从事世间的经济活动,以保证自己完成世俗的义务,这是佛教徒必须去做的事情。
  再者,经济生活从实质上来说,也是不离实相的。《华严经》说:“一切治生产实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生产经商,佛法就在其中。至于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主张佛法不在世外,就在世间、生活中,那么,经济生活当中自然也有佛法。

  总之,在佛教看来,财富本身并没有罪过。问题取决于:(一)取得财富的方法。只要“如法”——符合佛教以及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要求——去取得财富,从事经济生活,都是允许的。佛经对于如理如法取得、使用的财富,称为“净财”,也就是“清净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类。


{返回 心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会放下的潇洒
下一篇:佛教传说中的财神——五爷
 遇到小人怎么办?
 七月十五称做“佛欢喜节”的由来
 佛为什么不让坏人变好人?
 攀比是痛苦之源
 赵州禅师的“吃茶去”
 最好的悟禅之道
 七夕节话修行人应如何对待情感
 我为什么谈感情?
 修行之人如何选择名师
 口善心不善 枉把弥陀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离苦得乐而念佛[栏目:圣旭法师]
 负债的人可以出家吗[栏目:道坚法师]
 我练功夫(释永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十六、初转*轮、中间说法及最后说法的意义[栏目: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不察顺境最可怕[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七八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大道——美国亚特兰大佛学讲座开示[栏目:传喜法师]
 177.天童正觉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当代中国佛教教育三题(黄夏年)[栏目:佛教与教育]
 对精神病人的开示[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