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十章 回向品
 
{返回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5

乙三、编著究竟义,有二:

丙一、福德回向,丙二、感恩之顶礼。


丙一、福德回向,有三:

丁一、利他回向所调伏之有情,丁二、自利回向着作者,丁三、共通敌法之回向。


丁一、利他回向所调伏之有情,有二:

戊一、成就诸世间利乐之因回向,戊二、成就出世间因之回向。


戊一、成就诸世间利乐之因回向,有二:

己一、总教义之回向,己二、别教义之回向。


己一、总教义之回向,有三:

庚一、总义回向,庚二、别义回向,庚三、共通回向。


庚一、总义回向,有二:

辛一、利益之回向,辛二、安乐之回向。


辛一、利益之回向

         编著《入行论》,所生诸福德,回向诸众生,愿入菩萨行。


辛二、安乐之回向

         遍十方三界,身心病苦者,彼因我福德,愿得喜乐海。

         愿彼轮回中,终不失安乐,愿彼皆获得,菩萨相续乐。

愿遍十方三界,尽所有身心痛苦之有情,皆因我之福德,获得喜乐法海!愿诸未获涅槃、安乐、住于轮回之众生,终究不退失安乐。《大乘经庄严论》云:“智者慈爱之布施,布施安乐为何因?施予三界诸众生,不退失安乐支分。”愿众生皆得菩萨之安乐永远相续不断。


庚二、别义回向,有二:

辛一、恶趣众生之回向,辛二、三善道众生之回向。


辛一、恶趣众生之回向,有三:

壬一、地狱之回向,壬二、畜生道之回向,壬三、饿鬼道之回向。


壬一、地狱之回向,有二:

癸一、愿痛苦自息灭,癸二、愿他力息灭。


癸一、愿痛苦自息灭,有二:

子一、教义,子二、详说。


子一、教义

         愿诸世间中,所有诸地狱,彼中诸有情,获得极喜乐。


子二、详说

         愿寒狱得暖。愿菩萨慈云,降无边甘露,清凉热狱苦。

愿寒疱、疱裂、嘘气、颤齿、叹气、青莲、红莲、大红莲等八寒地狱之困苦诸众生,获得温暖。愿从菩萨积集福智二资粮,降落无边之甘露,清凉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叫、炎热、极熟、无间等八热地狱。

         愿彼叶剑林,悉成喜乐园,铁刺树枝干,变成如意树。

         水鸥野雁及天鹅,愿音声悦耳庄严。芳郁莲花大莲池,愿地狱遍成乐园。

         愿炭煨变成宝鬘,热铁地成水晶地;众生怖畏众合山,变成如来无量宫;

         降岩浆伏石兵器,从此变为天花雨;相互刀兵相掷杀,从此慈爱互投花。

         沈溺熔浆河众生,皮肉尽侵蚀,骨如水仙白,

          愿彼因我善,得获天人身,俱同诸天女,嬉戏共逍遥。

愿相互投掷兵器之地狱众生,从今以后慈爱游戏,彼此投掷花朵。愿沈溺于无极河中,如熔浆、皮肉侵蚀而死、枯骨白如水仙花之众生,因我之善业力,获得天人之身,俱同诸天女们,嬉戏共逍游。


癸二、愿他力息灭

       何故惧地狱差使,鹰隼灵鹫不堪忍?思惟谁有此妙力,遮除昏暗生安乐?

       蓦然仰望虚空中,现见焰燃金刚手。愿以极喜力离罪,俱时伴随金刚手。

       愿狱有情见,香水伴花雨,从天速飘落,熄灭炽火箭。

       安乐意喜足,心思何因缘?仰望虚空中,现见观世音。

       地狱众生见,文殊而喧哗,伙伴舍畏怖,匆忙速来此。

       何力离诸苦?尽施欢喜力,救护诸众生,生慈悲菩提。

       孺童五髻光,无畏谁愿舍?着冠百尊神,顶礼莲足前,

       悲泪润慈眼,飘降诸天花,可悦意宫殿,天女齐歌颂。

       地狱众有情,我以善根力,现见普贤等,无盖障菩萨。

       清凉安乐云,飘降芬芳雨,现见菩萨等,由衷生欢喜。

何故地狱之狱卒、鹰隼、灵鹫惊惧不堪忍?思惟谁有妙法力,遮除地狱之昏暗,令众生产生安乐?仰望天际,现见金刚手菩萨现出焕焕威光,以极欢喜、清净之信心,愿随金刚手菩萨远离罪恶!祈愿地狱众生,现见香水伴随天花,自天际飘落,熄灭地狱炽燃之火箭、兵器等,剎那之间众生备感安乐,心意欢喜满足。心忖此由何因缘形成?仰望虚空,现见慈悲有情手持莲花者──观世音菩萨。

某些有情现见文殊菩萨后,招呼其余众伙伴,舍离怖畏处境,匆促赶至。云何法力遮除一切痛苦、给予众生安乐之心力?救护诸众生之菩萨,其身体威光即能消除地狱之痛苦,产生关怀慈爱之心。文殊孺童五髻光芒能除众生恐惧,众伙伴们不须“逃”;倘远离文殊菩萨,将去向何方?

顶戴头冠之百尊天神,皆具慈悲泪眼顶礼于汝之莲足前,顶上各种天花如雨缤纷飘降,文殊坛城极其悦意,文殊菩萨安住中央,百千天女齐声歌颂,众伙伴皆现见文殊菩萨之境界,愿心生安乐,超越地狱之喧哗、烦恼。

愿地狱之有情,以我之根本善业,现见普贤、弥勒、地藏、虚空藏、无盖障等诸菩萨,以各自之神通力,展现“喜乐云”──可悦意、清凉、芬芳之甘露雨,以令众生心生欢喜。


壬二、畜生道之回向

       愿彼诸畜生,远离强食惧。

愿诸畜生,远离彼此弱肉强食之恐惧。


壬三、饿鬼道之回向

       愿饿鬼安乐,如北俱卢人。

       愿圣观世音,手降相续乳,满足饿鬼众,永浴恒清凉。


辛二、三善道众生之回向

       愿盲者见色,聋者常闻声,如天女神变,孕妇产无碍。

       愿裸露得衣,饥者得食物,渴者得净水,妙味诸饮食。

       愿贫者得富,困苦得喜乐,绝望复意志。

愿痛苦者与意不安乐者,不受逼迫而意志坚定。

       尽诸病有情,速脱疾病苦,尽无余诸病,毕竟永不生。

       愿惧者无畏,缚者得解脱,弱者强有力,心思互饶益。

       愿诸商旅者,遍处皆安乐,所求一切义,无劳悉成办。

       愿诸航行者,如意而成办,安然抵彼岸,亲友共欢聚。

       愿迷途荒野,幸遇诸商旅,无畏盗虎等,无倦顺利行。

       愿神慈守护,荒野迷路处,老弱无怙者,愚痴颠狂徒。

       愿离八无暇,具信慈爱慧,享受极富裕,时常忆宿命。

       愿受用无尽,犹如虚空藏,无诤且无害,愿皆自在行。

       愿卑微寒士,获得大威光,苦行憔悴者,愿容光健壮。

       愿所有妇女,悉成大丈夫,低贱得显贵,愿调伏我慢。


庚三、共通回向,有二:

辛一、利益因之回向,辛二、安乐因之回向。


辛一、利益因之回向

       以吾之福德,愿无余众生,悉断一切恶,时常行善业!

此偈颂为利益之总义,殊胜意乐乃下一偈颂。

       愿不舍菩提,专注菩提行,诸佛恒守护,断尽诸魔业。


辛二、安乐因之回向

       愿一切有情,长命无量寿,经常安乐受,不闻死名称。

       如意树园林,充满佛菩萨,宣说妙法音,遍满十方界。

       遍一切地基,无砾无荆棘,柔软如舒掌,平坦如琉璃。

       愿诸菩萨众,安住闻法眷,各以妙功德,庄严佛道场。

       愿诸有情众,相续恒听闻,鸟树及光明,虚空妙法音。

       众生常遇佛,与诸菩萨众,以无边供云,献供众生师。

       愿天降时雨,作物皆丰收,国王如法行,世事皆欣荣。

       愿药具效力,诵咒悉成就,空行罗剎等,愿具慈悲力。


己二、别教义之回向,有二:

庚一、愿远离不意乐之事,庚二、佛法常住之回向。


庚一、愿远离不意乐之事

       愿众无罪恶,无惧无诋毁,毕竟无不乐。


庚二、佛法常住之回向,有二:

辛一、总回向,辛二、各自回向。


辛一、总回向

       愿诸伽蓝寺,念诵以兴盛,僧众常和合,僧事悉成办。

寺院乃法处,愿其所属之房屋、僧寮,僧众以唱诵或念经等如法修行,兴盛佛法善安住!愿诸僧众常和合,僧众事尽如思惟而成办。


辛二、各自回向

       欲学诸比丘,愿住阿兰若,断除诸散乱,心如宜善修。

       尼众得利养,断诤离诸害,如是诸僧众,愿不失戒律。

       犯戒心懊悔,时常忏罪业,愿得生善趣,彼不退禁戒。

       智者受尊重,愿得托钵食,心极为清净,名誉遍十方。

       不受恶趣苦,亦无艰苦行,复以殊胜身,迅速成正觉。

       愿诸有情众,殷勤供诸佛,依佛无边乐,恒常得安乐。

愿欲学习解脱道之诸比丘,得阿兰若而住,断除一切散乱,心意合乎善业──尽如所欲想之善行,以如理之行为修习善业,诸比丘尼具得利养、断除相互之诤论、远离他人之侵害。如是诸僧众,愿不退失戒律。倘若犯戒,愿时常忏悔罪恶。愿以尽除罪恶之力,于后世得三善道,止于不退失禁戒。愿诸具慧之比丘得受尊重、承侍,并得托钵之食。愿相续心之我慢等习气变为清净,誉满十方。愿一切众生不领受恶趣之痛苦,无身、口、意之苦行,于暂时位得天人之殊胜身,于究竟位迅速获得佛果。愿一切有情,殷勤供养诸佛,依于佛陀无边喜乐,众生亦恒时具诸安乐。


戊二、成就出世间因之回向

       愿菩萨如愿,成办众生利。愿有情悉得,怙主之旨义。

       声闻与独觉,如是获安乐。

愿诸菩萨尽如自己之心意,成办众生之利益。依诸佛怙主之旨义,众生亦能获得法义。如是声闻与独觉,皆获涅槃之乐。


丁二、自利回向著作者

       我蒙文殊恩,未得极喜前,常忆己宿命,愿得出家僧。

此偈颂为诸有情祈愿之说,此处诸释论者不言寂天论师为世俗凡夫,而称其为“圣者寂天论师”,乃谓获得最胜悉地。

       愿我菲饮食,具体能维生。愿世世恒得,圆满寂静处。

       尔时欲阅经,或欲请法义,愿我无障碍,现见文殊尊。

       十方虚空界,成办众生义,如文殊妙行,我亦如是行。

       自虚空存在,乃至有众生,愿我住世间,消除众生苦。

       任何众生苦,愿悉集我身。菩萨僧众力,愿众生安乐。


丁三、共通教法之回向

       众生苦良药,诸安乐泉源,教法得护持,愿长久永住。

愿弃除众生之痛苦,并且获得唯一良药——一切“暂时”与“究竟”安乐之泉源。愿佛陀之教法得获护持与恭敬,并且长久住世,化导有情。


丙二、感恩之顶礼

       顶礼文殊尊,恩泽生善心,顶礼善知识,恩惠我善行。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感恩汝何等恩泽,予我编著本论,孳生善心。顶礼善知识,汝施我何等恩惠,增长且繁衍我之善行,为忆念恩泽而顶礼。

       三世诸佛善逝道,六度般若菩萨行,演绎本论之善业,愿众生入菩萨行。

       恶趣难忍之痛苦,善解脱得涅槃道,具足福慧二资粮,唯愿速入涅槃城。

       善道不失安乐受,知轮回乐无实义,能所戏论极寂灭,愿行无漏胜安乐。

       何力灭除苦集闇?利乐莲花之园林,绽放能仁百千光,愿永住娑婆世界。

       三学功德无价宝,圆满悲智力行者,护持佛教善众生,愿诸善士寿永住。

       善住佛教之士夫,欲远离烦嚣束缚,如理闻思修加行,愿三门恒实义行。

       虚空经时降甘霖,大地丰谷妙庄严,士夫喜乐互具慈,愿恒常行十善道。

       我从今乃至菩提,毕竟不贪轮回乐,自性未获解脱间,愿恒勤修众生利。

       无论如何贪与瞋,利害赞毁之于我,任何我所见闻思,愿皆速得胜菩提。



1995年12月13日译竟

2010年8月10日日再修订

贡噶学珠丹增  译


{返回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下)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五章 护正知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八章 静虑品(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四章 不放逸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九章 智慧品(下)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八章 静虑品(下)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六章 忍辱品(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七章 精进品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一章 菩提心利益
 入菩萨行论·善解义海 第二章 忏悔罪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悟之路》第十四章 最后的行化[栏目:那烂陀长老]
 第八章 观心六妙门[栏目:白话六妙门]
 唯识学九大要义[栏目:唯识学研究]
 释本学上师讲述持六字明得感应事迹[栏目:观音心咒感应录]
 把握光阴莫错过[栏目:宣化上人]
 黄莲集 教理篇 十八 ××从哪里来?××去了哪里?[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把“山穷水尽”变成“柳暗花明”[栏目:看开]
 叶曼先生讲心经 一[栏目:叶曼居士]
 一生万千[栏目:这世界无处不美]
 往生的亲人托梦微笑,是什么意思?[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