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敦煌陀罗尼密典(赵晓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5

敦煌陀罗尼密典
 
赵晓星

  从列举的陀罗尼密典可以看出,在吐蕃时期的敦煌,陀罗尼密典有三个基本特点:
  1.标准的陀罗尼密典最为流行,摘抄与汇抄的咒语比较流行,诸陀罗尼法经典很少。需要说明的是,摘抄与汇抄类咒语的实际数量要远远大于本文所列出的。由于大多数此类咒语都是从持明类密典抄出,或是与持明类密典汇抄在一起,就实际功用来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多用于密教法事,所以大量的咒语未归入陀罗尼密典之类,而归入了持明密典类。诸陀罗尼法经典之所以流行不广,主要是因为经中主要宣讲陀罗尼法门,实用性远远不及标准的陀罗尼和咒语,故数量很少。
  2.从数量上来看,比较流行的仍是兼有汉藏两种译本的经典,而那些仅有汉译本或藏译本的经典存在数量极少。从经典的种类上来看,存在汉文、古藏文两种写本的经典有7种,仅存古藏文写本的经典有13种,仅存汉文写本的经典有2种。
  从种类来看,古藏文经典最多,这与吐蕃本土的情况一致,在当时吐蕃本土量为流行的佛教文献就是陀罗尼与咒语。在敦煌存在吐蕃人和汉人共同信仰的陀罗尼密典,也是那些由汉、藏文字书写的经典。需要说明的是,仅存汉文写本的经典较少,这可能与吐蕃时期汉文佛经比较缺乏有关。归义军初期多次向唐朝请经,敦煌文献P4962明确说“准数分折奏闻,陷蕃多年,经本缺落,伏乞宜曙、兼降宣命,诏当道在朝口请经口”。可见,“陷蕃多年”造成经本缺落。敦煌文献里《佛说金刚坛广大清净陀罗尼经》的题记也说明了这一点,“其经去年西州顷陷,人心苍忙,收拾不着,不得本来。乃有同行僧广林,先日受持,昨于沙州略有讽诵,僧俗忽闻,欣欢顶戴,咸请留本,相传受持。今次后甘州,未有闻者,遂请广林阉梨,附口抄题,将传未晓见闻之者,普愿弘持,广令流布。”从此经在西州的情况来看,吐蕃的占领给当地带来了一些混乱,可能就已经造成部分佛经的损失,而沙州、甘州对此经更是闻所未闻,如获至宝,也说明了当时汉文佛经比较缺乏的情况。
  3.在这些经典中,数量最多的是《大乘无量寿经》,可以称吐蕃时期最为流行的陀罗尼密典,其数目远远超过了其他同类经典。《大乘无量寿经》又称《无量寿宗要经》,从名称上看有点像大乘经典,但内容是标准的陀罗尼,在敦煌文献中有此经的另一名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宗要陀罗尼经》,可见前两种名称可能是全名的略称。《大乘无量寿经》受到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共同信奉,上自吐蕃赞普,下至平民百姓,信仰者包括汉藏各族,抄写数量极大,参与人数众多。值得注视一直以来此经都被认为直到吐蕃时期才被译成汉文,但敦煌文献上图058号的题记中明确写着“贞观五年冬唐文英写”,贞观五年为公元631年,这是否可以说明早在贞观年间汉文的《大乘无量寿经》就已传入敦煌。

摘自《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相宗在近代的复兴(陆月宏)
下一篇:香河大安寺
 降低自己的标准(王志希)
 圆瑛大师和《楞严经》(妙年)
 浅谈生活禅(耀觉)
 一句话(星云法师)
 真谛的译经事业(肖太国)
 药师佛(李荣荣)
 汉藏佛学研究之管窥(沈卫荣)
 试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怎么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慈心内蕴 学修平重(任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2 享受过程[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三)五根识与出世间禅定[栏目:圣者言教]
 觉明妙行菩萨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没有风险的投资[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如何是正法眼[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四、广六位心所──辨随烦恼体业[栏目:韩镜清教授]
 金刚之智 第三章 和佛教有几个误会[栏目:妙华法师]
 白居易《闲意》赏析(山雪)[栏目:佛教与文学]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四章 四圣谛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三章 魏晋的佛教 经典之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 道安[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