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忏悔」是一种〝勇于面对自我〞的修道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15

「忏悔」是一种〝勇于面对自我〞的修道

  当过失发生时~~
「客观地」觉照〝自己的错误〞,
「  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无知〞,
  「坦然地」面对〝错误的结果〞,
  「柔软地」放下〝我执的矫饰〞,
  「勇悍地」发愿〝改往与修来〞!


修心的下手处

  少一点自私,多一点将心比心;
  少一点占有,多一点施与;
  多为苦难的人想一想,少为自已的欲求打算盘;
  修心的下手处只是这样而已。


听学佛法

  听学佛法是一种修行,并非一般意义下的所谓「上课」,因此对于初闻熏佛法的人来说,常常都是由「听不懂、雾煞煞」作开始的!

  因为佛法非记问之学,亦非世间「知识」,乃是心性的显发之学。

  初心听法的人,往往因为业习仍重、我见尚坚,心乱不专、名词陌生、概念微薄,听不懂「才正常」,听得懂反倒是「不太可能」了。

  只要「发欢喜心」、「起殷重想」,但能听懂三、五句(段),了然铭记于心,即是世间有善根、有福报之人矣!

  人生苦短、性命无常、佛法难遇,今既有缘,对于听经,何仍犹豫?

没有一尊佛是没有福报的

  没有一尊佛是没有福报的,也没有一尊佛从来没度过众生,

  没看过众生的苦而能够成佛的,一定都是看过苦,吃过苦,替众生拔过苦,才能够成佛。

  佛教是成佛之教,唯有彻底实践帮助众生得离苦的利他悲行愿,才即是成佛的菩萨行。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我」为中心,就是一切苦的来源
下一篇: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
 不净观讲记
 僧团的理想
 智慧与慈悲
 佛要学会超越情欲的挣扎
 梵呗略考
 何谓善知识
 痛念生死、发菩提心
 让自己远离时代的「共业限制」
 事在人为
 净土行者如何修持「礼敬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章 赛那迦品 三八六 驴马子本生谭[栏目:第六篇]
 共生的地球人 1992.4.16~1992.4.30[栏目:星云日记]
 福报的由来 十、为什么修行很重要[栏目:福报的由来]
 请讲解一下择法觉支的具体内容。[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一卷[栏目:净空法师]
 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栏目:看开]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圣果观(三)[栏目:悟殷法师]
 以一当百 1996.1.16~1996.1.31[栏目:星云日记]
 第八年海潮音之新希望[栏目:太虚法师]
 行持善法应懂得善巧方便[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