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与慈悲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0

智慧与慈悲

  阿罗汉只得偏空的智慧,所以他不能发展出同体的大悲,偏空的智慧能够了生死,但是不足以成佛,这是小乘的基本意义。

  所以阿罗汉与佛的差别不只是慈悲的差别而已,其实在本质上是智慧的差别。圣阿罗汉的智慧尚不及佛,所以《法华经》上圣弟子们曾感叹的说:「欸!他每一次看到佛,就怀疑自己的智慧跟佛一样,为什么威德、智慧,以及神通都不如佛?」乃至自称言:「原来现在我才知道,我是得少分的真空智慧为足。」

  基本上大乘的佛法,乃是以甚深的智慧为本,而发展出无缘的大慈悲。反之,为什么大乘的菩萨能够得到比圣阿罗汉们更深刻的智慧?恰恰好又是因为慈悲!

  刚开始是为自己而发展慈悲,然而渐渐的会因为智慧的逐渐深刻,而由然的想要帮助别人也了生死。正因为大乘行者要发展慈悲以济度其它众生,从而引发更深刻的智慧,所以大乘行者不会得少智慧为足。


{返回 法藏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念佛求生净土较容易成就
下一篇:如何能至心念佛
 什么是菩提心?云何发菩提心?
 提倡素食之论点
 菩萨道的布施修行义
 生命的欲求
 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面对社会抗争之佛法态度与作为
 回向的功用
 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
 修忏悔心
 皈依三宝能真正趣向生命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八)[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把临济禅、赵州禅、生活禅打成一片[栏目:冯学成居士]
 四十华严 第二卷 第31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临济宗的门庭施设及其现代诠释[栏目:杨曾文教授]
 何谓“报通三世,转变由心”?[栏目:印光法师·问答汇编]
 寺院的殿堂及斋堂,有所谓「两张半嘴」的规矩,是指什麼呢?[栏目:问星云大师]
 最难不过“平常心”[栏目:心律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八品 千品 比丘尼波它卡那 如实知见生灭法[栏目:法句经要义]
 略述有部学[栏目:吕澄居士]
 在摩诃菩提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