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史话 儒释兼通的释僧旻
 
{返回 中国佛教史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21
儒释兼通的释僧旻——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四

方之

  释僧旻(467—527),南朝梁代的义学高僧。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俗家姓孙,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后裔。他幼时孤苦,七岁从释僧回出家,住虎丘西山寺(在今江苏苏州),天资聪慧,记忆超群,从师受学五经①,一闻能记。刘宋时代的吏部郎张辩问他:“沙弥何姓?家在何处?”僧旻答曰:“贫道姓释,家于此山。”②张辩听了,大为惊讶,小小年纪,竟自称“贫道”。有张绪者,见而叹曰:“松柏虽小,已有凌云之气”③。从此僧旻开始小有名气。年十三,随师僧回移居白马寺,寺僧多以转读(诵经)唱导为业,而僧旻则风韵轻远,不学那些。十六岁时,僧回逝世,他深感悲伤,办完丧事之后,移居庄严寺。他安贫好学,不计得失,经过一番努力,对九部④五时⑤之教,了如指掌,以前在学习中的疑难,无不洞达。从此他名振遐迩。他的学识,受到齐竟陵王萧子良的敬重。齐尚书令王俭⑥请释僧宗讲《涅槃经》,僧旻在座听讲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僧宗解答。王俭将他比拟东晋时代的佛教思想家竺道生。并说僧 的才华,超过了道生。萧子良请释僧柔和释会次二人讲《成实论》,听讲的人很多,僧旻因为年轻,坐在末席,他亦就《成实论》发表白己的议论,听者无不倾服。主讲人慧次叹曰:“后生可畏,斯言信矣”⑧。当时的僧旻年仅二十六岁。齐永明十年(492),僧旻开始在兴福寺讲《成实论》,名重当时的老一辈法师们竞相下坐。闻风而来听讲者不计其数,“希风慕德”的人,“不远万里”而来⑨。他高谈阔论,通达古今。所以当时人们称赞他讲的好,说他;“析剖磬隐,通古无例,条贯始终,受者易悟”⑩。他每次开讲,听讲的人多达千余。
   齐亡梁兴之后,僧旻又受到梁武帝(萧衍)的敬重,并请他为“家僧”,四事11由王室供养。又请他在“慧轮殿”讲《胜 经》,武帝亲自到场听讲。武帝选定才华出众的僧俗三十人会集上定林寺,分类抄写一切经、论,共80卷,诏由僧旻审定。
   梁天监十一年(512)春,僧旻患病。后虽康复,但记忆减退,语言迟钝,僧旻说他“自登座讲说己二十年,如见此病,例无平复,讲事尽矣”12。如是他就修饰住房,隔立佛堂,日夜礼忏。其后不久,吴郡太守张充、吴兴(今属浙江)太守谢览上表梁武帝邀请僧旻到二郡弘法,武帝允准,并派船护送。《续高僧传》卷五说“二郡迎候舟楫满川,京师(今南京)学士云随雾合”。一路上的地方官员,无不郊迎。晋陵(今江苏常州)太守蔡撙迎接时叹曰:“昔仲尼素王13于周,今旻公素王于梁矣”14。他把僧旻与孔子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僧旻在当时的声望之高。
   梁天监十八年(519)梁武帝下诏在庄严寺举行讲经法会,主讲者五人,按年龄大小排先后次序,僧旻年龄最小,排在最后。但是轮到他讲时,听众最多,以致讲堂内容纳不下。执事僧上禀梁武帝,武帝命拆除门窗,扩大听众席位。即是如此,仍感地方狭小。其后僧旻又在简静寺讲《十地经》,原有讲堂五间,再加盖临时房屋五间,连成一体,但开讲之日,寺内听讲者仍甚拥挤。
   梁普通元年(520)以后,僧旻旧病复发,乃回虎丘,不再见客。梁普通五年(524),武帝下诏要他移居开善寺,他遵诏启程,但途中病情加剧,临时暂住庄严寺就医。梁普通八年(527)卒,终年61年。
   僧旻出家于宋,有名于齐,到了梁代,则成为著名的高僧和梁代三大家之一。他儒释兼通,学识渊博,是“天下才学通人莫不致礼”15的人物。关于他的著述,唐道宣《大唐内典录》载有《经抄》八十八卷。《续高僧传》卷五亦说他有论疏(包括《成实论义疏》十卷)、杂集等百余卷行世,已不存。

  注释:
   ①五经:儒家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
   ②③⑧⑨⑩12 14 15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五《释僧旻传》。
   ④九部:按佛经文体和内容分为九类,又称小乘九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因缘、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论义。(详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 ⑤五时:将佛说法分为五个时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详见丁福保编《佛学大词典》)。
   ⑥王俭(452—434),字仲宝,临沂(今属山东)人,南齐作家,目录学家,曾佐齐高帝(萧道成)即位,任侍中、尚书令、镇军将军等职。
   ⑦竺道生(355—434),东晋时高僧、佛教思想家。
   11四事:出家人基本生活用品,即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13有王之德,不必在王之位,故称素王,如孔子。


{返回 中国佛教史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俊朗英秀的释法云
下一篇:中国佛教史话 梁武帝萧衍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佛教史话 《俱舍论》与俱舍师
 中国佛教史话 首创西行求法的朱士行
 中国佛教史话 首传戒法的昙柯迦罗
 中国佛教史话 偏重弘律的求那跋摩
 中国佛教史话 帛法祖兄弟的不幸遭遇
 中国佛教史话 罗什门下十哲简介
 中国佛教史话 后秦大译师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史话 萧齐时代的佛教
 中国佛教史话 西晋时代的译人和译经
 中国佛教史话 代替皇帝出家的释智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八一)[栏目:杂阿含经]
 如幻三摩地[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 第五章《俱舍论》的理论性质、历史地位与弘传情况[栏目:俱舍研究]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八)~B 二、须闲提经[栏目:界定法师]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二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护生原为天下安——读《印光大师文钞》有感(慎独)[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注华严法界观门[栏目:宗密大师]
 竺摩法师法语录[栏目:竺摩法师]
 本来面目[栏目:圣严说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