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宽容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30

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品修养的具体体现。面对别人的过错,如果我们能够以宽容之心来对待,不仅可以感化犯过错的人,而且还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以善心善行来回报你的宽容。
    佛鉴禅师住持太平寺时,高庵当维那。高庵年轻气盛,颇负豪气,傲视十方尊宿,好像没有人能入他的眼。一天鸣楗锤,僧人鱼贯而入到斋堂用斋,高庵忽然看到行者放在佛鉴禅师前的钵器与其他人的不一样。高庵也没有看看钵里的是什么东西。便站起来厉声说:五百僧人的善知识做这般行止,不知怎么给后学作模范呢?佛鉴默然不语,好像没听到似的。下堂之后,高庵了解到佛鉴吃的是水荠菜。这种菜比大众吃的菜还要差。原来佛鉴脾胃不好,不能吃油腻的食物,只吃这些荠菜充饥。高庵很惭愧,到方丈室找佛鉴禅师请求辞职。佛鉴禅师说:“维那说的极是,只因老僧有病才这样。我曾听圣人说:唯以理能通诸碍。现在我吃的不比大家好,人们能有什么怀疑呢?你的志气高明远达,他日当为宗门栋梁,支撑大法,如磬石一样坚固。”千万不要把今天的小事放在心上。佛鉴住持智海寺,高庵到龙门,成为佛眼禅师的法嗣。
     作为一座寺院的方丈,佛鉴禅师对于维那的错怪,不仅不放在心上,反而对高庵这种严格执行丛林制度的做法深为赞许。这种宽容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他曾在《与耿龙学书》中说:“在佛眼清远禅师的法子中,只有高庵善于悟解,特立独行,从不以私情结交人,生性没有嗜好,淡泊自然,做事没有朋党援引,梵行清净恭谨,自始至终以名节自立,实有古德风范,近代衲子中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被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到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静心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他一轮明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宽容,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美丽,日子才会更加舒坦。我们也可以找到一种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更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感动。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忍辱
下一篇:放下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佛教的万法缘起思想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人间净土
 慈悲
 恩师真公上人礼赞
 忍辱
 真禅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管窥
 自在
 主持学诚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的社会责任》演讲有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海棠开未开 纪念三毛[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第五次研究会[栏目:太虚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相应3经 摩伽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百代画圣[栏目:佛教与绘画]
 逆境是成功的最佳资粮[栏目:禅林衲子心]
 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济群)[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N 988经叙述天帝释向佛问法[栏目:界定法师]
 入中论略释般若灯[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三论宗“体用二正”之说(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