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一节 法器的种类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7

  第二章丛林法器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以实践圆成佛道的资具,都可称为法器。佛教法器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庄严具、供养具、携行器以及敲击法器等。

  第一节法器的种类

  法器的种类非常繁多,其用途、大小、形状等各自不同。即使是同一名称的法器,也会因为制作材料、手法或宗派、时代的差异,而在形式上完全不同。

  如果以法器的用途来分类,一般约略可以分为庄严道场的佛具、供养佛菩萨的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梵呗法器等六种。

  一、庄严具,例如幡、天盖(伞)、斗帐、花鬘、佛龛、花瓶、香炉等可资庄严整饰佛堂道场之器物。

  二、供佛器,例如香花、香炉、烛台、灯笼、佛饭器、茶汤器、水瓶(净瓶、军持)、花笼、盘、棹、几等可资日常勤行供养之器具。

  三、报时器,例如梵钟、金鼓、磬、钲鼓、铜锣、铙钹、铃、云板、鱼板等,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之敲鸣用。此类法器除制作精美,特具美术价值外,其于制作时所刻载之作者姓名、年代、铭文等,更富于史料文献之意义。

  四、容置器,例如舍利容器、经箱、经箧、袈裟箱、戒体箱等,可收藏或装置有关习道之具。

  五、携行器,例如念珠(又称数珠、诵珠)、钵、锡杖、如意、尘尾、拂子等僧侣日常随身所持之物。其中,念珠为礼佛念诵时记数之用者,材料有菩提子、木患子(栾华子)、水晶、琥珀等多种。其形式、颗数等,亦因各宗派而不一。

  钵为僧侣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一般有铁钵、铜钵、磁钵等数种材料。锡杖之杖头为金属所制之轮状宝珠形,其间有数环相接,振之即相撞鸣,僧侣持之,既为圣智威仪之表帜,且可于荒野行脚时,振动警觉,驱遣毒蛇等物。另有长短仅二十公分之手锡,通常为法会时所持,振鸣之以和诵梵呗者。

  六、梵呗法器。梵呗法器指寺院日常佛事活动中所用器具。如铛子、钶子、手鼓、木鱼、如意等法器。

  以上是对佛教法器的传统分类方法,由于时代的变迁,有的法器因失去了其使用价值而不复存在;也有的法器被其他的法器所取代。本章在分类介绍佛教法器时,尽量采用传统的分类方法加以介绍,同时也根据时代特点侧重介绍现代比较常用的法器,并在传统六种法器之外,专节介绍了佛教警策法器,以使读者对佛教法器有个全面的了解。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一、幢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十、榜状牌示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五节 警策法器 四、香板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一、磬、引磬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五、金刚杵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七、佛坛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五、称谓 六 佛教称谓..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二节 袈裟的种类及功德 三、袈裟的功德..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三、铛、铪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二、鼓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三节 丛林组织 一、五大堂口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一节 十方与子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附录五:策励自他一切人等痛念无常歌‧心匙[栏目:掌中解脱]
 认识业力[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第十三回 无住中生心[栏目:自然的代价]
 五取蕴[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境随心转(清凉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普门品》图文释义 05、救恶鬼难图[栏目:普门品图文释义]
 慈悲心——其他宗教也讲慈悲心,和佛教的慈悲心有什么区别?[栏目:格西索南]
 感恩节我们该做些什么?[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解脱之道讲记 b12 缘起的还灭门[栏目:体方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 (9)[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