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露集》序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07

《禅露集》序

◎释永信 

  宗教的社会功能,是关怀民众的精神生活,增进民众对幸福的追求。所以,我们应该关心佛教信仰群体所有人的信仰需求和现状,并避免以“精英佛教”观念,来掩盖和排斥佛教群体中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个体趣味的非常多样化的信仰需求。正如现实中个体日常需求一样,除了追求精品、时髦品,更需要大量的日常的生活用品。佛教中所蕴含的宗教信仰内容,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佛教信徒都以成佛为终极目标,大部分信徒只想表表心愿、忏悔、消灾、度亡。佛教“无常无我”的教义,会让很多信徒难以接受。相当一部分信徒主要依赖于佛教信仰空间中熟悉的文化氛围,并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感。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佛教能为信众提供什么,清楚提供什么是合适的,提供什么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根据当代佛教信众的现实心理需求,来引导信徒。

  佛教的终极目标其实很简单,佛陀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体认到人生的真相:世上一切现象皆无常态,皆为变相,这是佛教般若的核心思想;佛陀也希望每个人通过体悟人生真相来改善因为错误认识而形成的人生困境。所以,我们弘扬佛教,目的也是为了增进每一个信众的行动,通过体认人生真相来改善每个人的人生困境。

  中国禅宗教法的传统是倡导佛教信仰的人间化、生活化。六祖慧能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和百丈清规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传统,一直强调在人间生活中修道证道。“砍柴担水,皆是佛法”。关键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证到多少人生真谛,并在改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状况方面,积累了多少真功夫。

  本书是在本人以前陆续出版的四种《禅露集》基础上精选出来的。以前四种《禅露集》现在已经不易看到。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也为了免去读者查找以前《禅露集》的麻烦,故这次出版不作简单化的重印,而是进行了重新选编。我希望,这本精选的《禅露集》,能够有助于读者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心情有所改善,对生活更有信心,或觉得生活变得美好,当然更是我所希望的。


{返回 永信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探索宗教服务社会的方式和途径
下一篇:《少林问禅之机锋辨禅2010》序言
 新年贺词
 关于佛道教寺观土地确权登记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切实做好设立宗教活动场所
 幸福禅
 在首届北美少林文化节上的致辞
 在《中国少林寺》三大巨著首发式上的讲话
 找回“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胜境
 在文化全球化、标准化浪潮中,少林功夫的保护和振兴
 关于全国宗教活动场所实行分层登记管理的建议
 我出家的故事很平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5.封他为大居士[栏目:动物的故事]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十九)[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牢狱很大(摩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被车撞倒安然无恙[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J 第296经(因缘经):本经主要叙述缘生之法。[栏目:界定法师]
 大悲咒句偈 60.那啰谨墀 NWO LA JIN CH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礼拜供养修持药师佛的利益[栏目:药师佛·文集]
 三三四 王训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转化瞋怒为慈悲的力量[栏目:修行笔记]
 隋唐五代第二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栏目:禅诗三百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