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八、方丈升座法会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26

  八、方丈升座法会

  (一)方丈升座法会概述

  方丈升座法会是汉传佛教寺院中最为隆重的庆典活动。方丈升座也称为晋院,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职,则称为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碧岩录》第92 则禅宗公案名: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丛林中每以此—公案表示第—义谛乃不立文字、言语道断者。可见禅宗赋予“升座”以十分神圣的意义。丛林中一般系前一日受请,次日升座。升座之法式与“上堂”相同,所说之法则与“普说”相同。

  由于新住持晋院仪式中的重要一项为“升座”(上堂)说法,于是人们转而将新住持就职仪式称为“升座”,寄希望于新住持“登法王座,作狮子吼”,弘化一方。

  在传统佛教中“住持”是住持三宝、住持佛法,教化众生之义,任重而道远,所以一寺之主的职位称为住持。方丈则是住持和尚的住处。现代常称寺主为住持或方丈。

  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即禅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亦称函丈、正堂、堂头。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转而指住持之居室。今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

  在古代,升座主要是指上堂说法,如上述《六祖坛经》记载的六祖慧能大师于大梵寺升座说法;《敕修百丈清规》卷末所附《古清规序》记载:“长老上堂升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因此,上堂说法与升座是相同的意思。《临济录》以后,上堂与升座才有区别,上堂是指说法,升座则是指方丈住持晋山时,升高座说法。

  根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入院条”的记载,唐代在举行晋山仪式时,必须头顶斗笠,腰背行包。到了山门口,放下斗笠,入门烧香,并且说法语;然后,到禅堂前放下行包,先洗足,取出衣具,同时挂在禅堂内的钩上,表示依住丛林(即是挂单,又称为挂搭),然后进入禅堂烧香,到中央圣僧像(一般是文殊菩萨像)前展大具,顶礼三拜,随同的人也同时礼拜。挂搭后,至佛殿拈香,这时有拈香法语,随后展大具,顶礼三拜。随后到土地堂、祖师堂前烧香,也各有法语。最后,入方丈室,也有法语。如此次第开堂祝祷,这是唐代所行的晋山古式。

  (二)升座法会的一般程序

  住持人选确定后,寺院原负责人(如监院)应准备须知一册,载明本寺所有田产物业、账目及迎接礼仪等,前往新住持所在地,请他过目,并择日良辰,隆重举行住持晋院、升座仪式。

  1、客堂预先挂接住持牌。寺院通常都打扫一新,张灯结彩,晋院用斋茶香烛等一应所需都要预备好。

  2、晋院当日。大众师闻钟声,各搭衣持具,在山门前两旁合掌而立,应邀前来的诸山长老亦于山门迎候。寺院首领执事则率领仪仗队前往指定地点迎接。

  3、新住持搭祖衣,由仪仗队和侍者拿着锡杖、幛、幡、提炉、香盘、拂子、如意、拄杖等导引,来到山门。此时钟鼓齐鸣,住持再到达山门。新住持在弥勒像、韦陀像前以及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堂等殿堂佛像前,都须拈香说法礼拜。

  唯在大雄宝殿佛像前,须由旧住持或本寺法派尊长接具,送蒲团位,大众诵经。

  最后到方丈室,亦由旧住持或本寺法派尊长接具,送方丈法座位。新住持对座说法数句,即登法座,立拈香。维那举赞,当唱到云来集完毕,方丈坐下,大众作礼后,悦众对鸣引磬三阵。时众侍者、诸执事先后展具礼拜。方丈说法后,诸山长老和大众齐问讯致贺。

  4、新住持供斋。闻鼓声,上普供,新住持于各殿尊像前——拈香顶礼;午梆鸣,旧住持或本寺法派尊长候送新住持斋堂位。


{返回 佛教丛林观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九、佛教葬礼
下一篇:佛教丛林观 第三章 丛林法会佛事 第一节 丛林常用法会 七、传戒法会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一节 十方与子孙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四、普请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二节 庄严具 七、佛坛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三节 供养具 二、手炉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二节 袈裟的种类及功德 二、袈裟的种类..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一、挂单与安单..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七节 赞呗法器 二、木鱼
 佛教丛林观 第四章 僧人服饰 第三节 僧人日常服饰 四、僧鞋与僧袜..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四节 生活用具 九、齿木
 佛教丛林观 第一章 丛林清规 第四节 丛林制度 七、嗣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五、竭诚供佛 四愿成就[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41.发大愿朝清凉山 Making serious vows to go on a pilgrim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欲海回狂白话解第二卷 受持篇 轮回观[栏目:欲海回狂白话解]
 坐中调身[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六、公案 — 求平等性智 9.识出六门[栏目:善祥法师]
 71 通身是眼[栏目:石头路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四)[栏目:宽运法师]
 给别人活路,就是给自己活路[栏目:看开]
 第三次闭关随笔 出关[栏目:能弘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