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间佛教,利乐有情
 
{返回 张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3

  人间佛教,利乐有情

  六祖大师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佛教,是人间的佛教,是给世间之人的生活以指导的佛教。人间,是佛教常驻的人间,是使佛教立地生根的人间。即世而出世,这就是佛教积极进取的方向。赵朴初会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了“人间佛教”的思想,并在一九八七年通过中国佛教协会五届会议将“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入《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对佛教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人间佛教”作为一种现代佛教思想体系,最早是太虚大师(1890-1947)在 20世纪初期提出的。当时佛法久衰不振,僧侣戒律废弛,很多修行佛法的人只知道佛法能够超脱尘俗往生净土,一心只求死后到极乐世界去,对现世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助益,而且由于世俗百姓的长期愚昧而对于佛教中掺入的鬼怪产生了迷信,更有一些对佛法的偏见非常流行。所以太虚大师为了正本清源,根除弊端,提出了人间佛教这一思想。而了解这一思想的背景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即世而出世的积极进取思想。

  就其内涵而言,人间佛教虽然是由太虚大师提出来的,但其历史渊源,却可上溯到释迦牟尼那里,与佛祖的思想完全契合。释加牟尼佛出生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度生也在人间,他的一生,正是佛教即世而出世的具体体现。释加牟尼这个名字的本意就是释加族的圣人的意思,可见,即使已经觉悟成佛,佛祖仍然没有完全抛弃自己的族姓。经文记载,释加牟尼的父亲亡故之时,释加牟尼仍然要赶回去亲自为父亲送葬。《增一阿含经》里佛说自己“用人间之食”,“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释加牟尼的出家修行,正是为了解决人世间普通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最重大的根本问题。释加牟尼成佛之后,仍然不忘大众悲苦,怜悯众生求法不易,所以一生普行教化,足迹所及,遍于印度恒河两岸大地。即使用中国儒家的观点来看,我佛释迦牟尼一生也完全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个当之无愧的“仁者”。为了寻求真理,寻求人生的真谛,他毅然抛弃王公贵族的安逸生活,献身于追求智慧和觉悟世人的伟大事业,这种气概和功业,是远远超过什么“转轮圣王”等人间帝王,所以才号称“大雄”。

  我佛释迦牟尼四十九年说法的听众,绝大多数都是人世间的普通人,三藏经文的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如何解决人间修行的各种疑难问题。佛经明言,惟有在人间为人,才最能够秉受佛法,才最能够修行解脱,所以我佛释迦牟尼四十九年间与弟子游化人间,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说明了在人间生活中如何修行,在生活中如何对佛法进行圆满实践。所以佛教从一开始产生,就是人间的佛教;而人间有了佛教,就可以用佛法来解决人间修行的各种问题。《增一阿含经》中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这说明我佛释迦牟尼在人间传授佛法的根本要义,这是佛教的基本点,也是佛法修行的基本点。

  佛法与世间是同在的关系,我们要在人世修行佛法,佛法绝不是完全脱离人间的另一个孤立世界。对一个佛法修行者来说,不能执着于“世间”和“出世间 ”的绝对区分。要知道,一个人如果心在修行,那么他行走坐卧,日常工作都是在修行,不是只有整天念佛打坐才是修行。总之,执着于离开世间去追求觉悟成佛是不可能的。


{返回 张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八万法门,安心而入
下一篇: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三、佛教进取观的现代意义 慈航普度,和谐社会..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无法可修,无果可证..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以戒为师,定..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忍隐精进,调..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2、怎样进取 降伏烦恼,金..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公案觉悟,生死了脱..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拈花微笑,禅法心传..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二、佛教的进取实践 识宝知道,断臂求法..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3、佛教进取思想的特质 去..
 慎勿放逸——佛教进取观 一、佛教的进取思想 1、为什么进取 人间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真正的念佛[栏目:仁焕法师]
 “口授传承”噶举派[栏目:噶举]
 菩提眷属 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栏目:宽运法师]
 自己修除障法能消除众生的业障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一九)[栏目:杂阿含经]
 不懂经,不打坐,不开悟,给亡魂诵《地藏经》有用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对于忧郁症、躁郁症,暴躁易怒的人如何帮助他?[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自我成长 - 懂得放下,才能自在[栏目:方外看红尘]
 宰制己念[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宽容是最好的教育法则[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