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受戒?受戒和不受戒有什么区别?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74

同修:我一个同事说他已经皈依了,但是他什么都不忌,他说虽然已经皈依了,他没有受戒。皈依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受戒?受戒和不受戒有什么区别?

师:三皈五戒是很重要的。主要是现在这个时代,众生做不到,所以要善巧方便,你能够做到几条,自己发愿自己做,就守住了。历代祖师,尤其到民国以后,包括一些大德,传三皈五戒,都称为方便戒,方便皈依。为什么?你刚入佛门,你做不到,所以叫方便。传与不传的意义,只是个形式,关键在于我们真正想做到。持戒不是为给别人看的,也不是为了炫耀的,而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的一个过程。不是为了持戒而持戒,是为了你自己有一个清净心、开智慧而去做的。
 
但是要考虑到我们现前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尤其现在,一个人学佛,有可能全家都不认识佛教,你立刻让家人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一点荤腥都不能吃了或者也不敢做了,那就可能造成家庭的矛盾,家庭不和谐,家人会误会佛教,误认为你是走入“歪门邪道”了。到那个时候,他们起了反感,这是对佛教不利的,影响不好,所以就不从这方面入门了。
 
从哪儿入门?回家你要孝养父母,你要去帮助别人、孝敬长辈,他们心暖了,他们感觉你有变化了,看你学佛学得好了,然后你吃素也好持戒也好,他们都能接受了。用这个入门更人性化,现在的人容易接受,不能把自己的家庭搞得矛盾激化。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有那么多门?因为有这么多众生的根性、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佛才开了八万四千副的药,来对治八万四千种的病,每一门都称无上菩提,都可以治好这个病。持戒也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一门,也是根本。
 
但是根本,我们要从能做到的地方开始,不能够说“我发的愿很大,我都要守住”,最后周围的人全攻击你,你连基本的正常的生活环境都没有了,你就谈不上持戒,你这样连修行都谈不上。所以要因人、因事、因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定,这个戒自己能守几条自己定。不在于是看这个人皈依了也受戒了,但没有守,不要看这些,他守没守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是凡夫。我们不敢去评论别人,说不定人家是大菩萨示现呢,像济公一样,谁敢说他怎么样,他都证阿罗汉了。
 
所以我们不妄加评论一个人持与不持,关键把握好自己持与不持,自己修行到什么程度。了解别人是聪明,了解自己才是智者。你天天看着外面的社会,“这个人持戒很好,那个人不持戒”,自己天天心情起起伏伏,生很多烦恼,这是自己错了,自己不对。
 
(2011年1月8日给北京义工的答疑)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在家拜佛,拜八十八佛可以吗?是拜八十八佛,还是拜阿弥陀佛好?
下一篇:师父您说我们做事的过程,同时需要提起智慧的观照,怎么理解呢?
 因为我们家是开饭店的,所以每天她造很多杀业...我应该怎么做?..
 我放下了,什么都不要了...什么是放下?“放下”怎么理解?
 有些出家人,他们生病,只是一种相,给人感觉好像是生病,但是他自己有病无..
 家里要迁祖坟,有什么特别的仪轨或者仪式吗?怎么样做对故去的亲人更好些?..
 “皈依佛”所说的“佛”,是过去佛,还是未来佛呢?
 怎么给过世的亲人积福?
 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
 师父,放生可以不回向吗?
 孩子得了自闭症,怎么能够治好?
 哲学是佛学的基础,对爱情怎么理解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兼论中国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栏目:法界法师]
 做火施的时候,点燃的食子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栏目:火施·问答]
 临终窍诀——慈成加参仁波切对临终者的指导[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七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普遍胜利 - 一根圆木[栏目:普遍胜利·普巴扎西仁波切故事]
 《华严经》中所说的持戒[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圣者言教 第九课(十八)整洁干净是创造清净的缘起[栏目:圣者言教]
 念观音心咒的时候,有时候观想的是佛菩萨,有时候观想的是众生,这如法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佛经的作用[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