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两足尊”、“离欲尊”、“众中尊”是什么意思呢?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116
同修:“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两足尊”、“离欲尊”、“众中尊”是什么意思呢?
 
师:过去有人问:“两足尊,是不是两只脚最尊贵呀?”(众笑)“两足尊”,“两”,是代表两种的意思,即福报和智慧,“足”是满足,就是说佛菩萨的智慧是圆满的,福报是圆满的,所以他已经很满足了。我们皈依佛,佛是圆满的,我们就要学习佛的智慧,学习佛的修福方法,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像佛一样,把自己的福报、智慧达到圆满,就对了,你就成佛了。
 
“离欲尊”,就是说你学佛了以后烦恼没有了,心也很清净了,欲望都淡泊了,自自然然地就显示一种洒脱自在,很尊贵。
 
“众中尊”,就更简单了。因为你是佛弟子,佛有无量的智慧、圆满的福报,所以称为世尊,世间最尊贵的,非常受大家景仰。你是他的弟子,在大众中你不也是很尊贵的吗?地位也提升了。这是佛的福报、佛的智慧。我们要好好向佛学习,依教奉行,这样才能不愧于我们是佛的学生。否则我们皈依了,也拿到皈依证了,但是我们不了解佛,对佛教也一无所知,这就错误了,这是有名无实啊!名义上我们是佛教徒,实质上一点也不懂,那么“众中尊”也是有名无实。
 
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的榜样。所谓做个好榜样,就是我们能够有智慧、有福报,能够跟大家分享,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道就是舍已为人,“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我们众生的心肯定达不到这种程度:“我自己安乐一会儿多好呢,众生的苦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凡人都会这样想。
 
那为什么菩萨不是这样的呢?因为菩萨明了,一切众生才是真的自己,一切众生和自己是同一个体。菩萨看到一切众生受苦,他不认为是众生在受苦,他认为是自己在受苦。我们看到这个人拿着刀要去杀那头猪,菩萨看到的不是在杀这头猪,是在杀他自己啊;看到这个人不孝顺父母,虐待父母,菩萨眼里看的这个人分明是在虐待自己。菩萨是这个心。
 
我们众生体会不到,还感觉自己挺好的,甚至觉得菩萨“不正常”。其实菩萨的心才是真心。“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是一切众生本来共同具有的,那才是真的自己。菩萨找到了,而我们凡人没找到,凡人认妄为真,认那个妄心是自己。菩萨用的是真心、是自己。不一样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学佛了,皈依佛门了,都要行菩萨道,那就是“众中尊”。一切都要为众生啊!
 
(2010年7月10日在东北主法放生给护生师兄的答疑)

{返回 开愿法师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未做仪轨,内心皈依,也叫皈依吗?
下一篇:过春节回到家,家里人吃肉我不愿吃,父母看见特别生气...怎么做比较好呢?
 一直跟着放生,放生的功德到底有多大?怎样体现?
 到底我们要不要给历代宗亲、冤亲债主回向呢?
 主修《心经》,间歇念佛号,算不算是杂修呢?佛号是念六字还是四字的呢?..
 开广告公司给酒厂做广告赚了很多钱,别人劝告不要做,可是我要维持公司运营..
 对待伤害别人的暴徒,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
 佛教对科学技术有什么样的看法?
 修正,“修”的是什么?“正”的是什么?
 要先忏悔业障,去掉业障,清净了才能修禅定,对吗?
 师父,我学佛不久,家人反对我学佛,怎么办?
 怎么理解“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24[栏目:印海法师]
 六祖坛经讲话 第十 付嘱品 译文[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藏地民众信仰现状之分析[栏目:藏密问答录]
 慈云忏主净土文讲记[栏目:圣严法师]
 听说:见到阿弥陀佛接引要「冲上去」。见到阿弥陀佛后,要怎样「冲上去」?[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九[栏目:世亲菩萨]
 第一章 地论学派与唯识学的传播 第五节 地论师南道的传承[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八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光明大手印是解脱道[栏目:雪漠]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五十一、咕噜山卡札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