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8 叩头,叩头,再叩头
 
{返回 铃木俊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2

8 叩头,叩头,再叩头

有时候,师父和弟子会一起向佛陀叩头。有时候,我们也不妨向猫和狗叩头。

坐禅结束时,我们会以头触地叩头九次。我们叩头,是表示放下自己,放下自己则意味着弃绝二元性的思维。所以,叩头和坐禅并没有分别。

通常我们叩头是为了向某个比我们更值得尊敬的人致敬,但向佛陀叩头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有佛陀的想法,因为当你向佛陀叩头,你就会与佛陀合而为一,你自己就已经是佛了。当你与佛为一,与万物为一,你就会发现存在的真义。当你忘却一切分别思想,则万物都会成为你的师父,都是值得你敬拜的对象。

向猫和狗叩头?

当一切都存在于你的大心时,所有二元思维就会脱落。没有天地之别,没有男女之别,也没有师徒之别。有时候,一个男的会向一个女的叩头,一个女的也会向一个男的叩头。有时候,弟子会向师父叩头,师父也会向弟子叩头。一个不会向弟子叩头的师父,他也不会向佛陀叩头的。有时候,师父和弟子会一起向佛陀叩头。有时候,我们也不妨向猫和狗叩头。

叩头是严肃的修行

在你的大心里,一切都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一切都是佛的自身。不管你看见或听见了什么,一切都尽在其中。在修行里,你应该如一切之所如,接受一切,给予每一样事物如同对佛陀的敬重。这样,佛就会向佛叩头,而你会向你自己叩头。这是真正的叩头。

如果你对你的大心没有坚定信心,你的叩头就会是二元性的。当你成为你自己,你就是在真切的意义下给自己叩头,而你与万物为一。只有在“你是你自己”的情况下,你才能在真切的意义下向万物叩头。

叩头是非常严肃的修行,哪怕是人生的最后一刻,你也应该准备好叩头。当你除了叩头之外,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你就应该叩头。这种信念极有其必要。以这种精神叩头的话,那么所有的戒、所有的教法就都会内化成为你的一切,而你也会拥有一切存在于大心之中的东西。

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千利体,在1591年因为主子丰臣秀吉的命令而切腹自杀。临死前,千利体说:“当我拥有这把剑时,既没有佛也没有祖。“他的意思是,当我们拥有大心这把剑时,世界就不是二元的。唯一存在的东西只是这种精神。这种冷静沉着的精神总是呈现在他的茶道里。他从不以二元性的思维来做任何事情,他每一刻都为死做好了准备。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茶道仪式中死去,并且更新自己,这就是茶道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如何叩头。

师父额头上的硬皮

我师父额头上有一块硬皮,那是叩头叩太多造成的。他知道自己个性冥顽不灵,所以就叩头,叩头,再叩头。他总是在内心听到他的师父斥责他的声音。他进入曹洞宗那年是30岁——对日本僧人来说,这个年纪才出家,算是相当晚。

人愈年轻就愈比较不顽固,愈比较容易除去自我中心思想。因此,他师父都称他为“迟来者”,斥责他那么晚才出家。事实上,他师父十分喜爱他的倔强性格。我师父70岁时这样说过:“年轻时,我像头老虎,如今我则像只猫。”他非常喜欢自己像只猫。

叩头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自我中心思想。去除这些想法并不容易,但叩头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修行方法。结果如何并不重要,为改善自身而努力才更为要紧。叩头这种修行是没有终点可言的。

只管去做,别管不可能

每次叩头都是“四弘誓愿”的再一次表达。这四大愿是:

众生无达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如果佛道是达不到的,我们又怎能达到呢?但不管能否达到,我们都应该去做!这就是佛法。

“因为那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去做。”这并不是佛法。哪怕是不可能的,我们仍然非去做不可,因为那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希望我们去做的。事实上,可不可能并不是重点。

如果去除自我中心的观念是我们最内在的渴望,我们就非去做不可。在你下定决心去做之前,你会觉得困难重重;一旦你下定决心,就会觉得那一点都不难。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你获得宁静安详。心的平静不意味着你应该什么都不做,真正的平静应该在活动中寻找。

所以,我们说:“在不动中寻静容易,在动中寻静难,但只有动中之静才是真正的静。”

进步是一点一滴的

修行过一阵子之后,你就会明白,想要有快速、不寻常的精进是不可能的。哪怕你做了很大的努力,进步仍然只会是点点滴滴。那可不像是去淋浴,你不会一下子就全身湿透。禅修更像是走在雾里头,刚开始时,你不会觉得湿,但愈走就愈湿,湿会一点一点加重。如果你急于求成,就会对自己慢吞吞的进步感到不耐烦,心里会想:“真是慢得要命!”这是不对的想法。

当你在雾中沾湿了身体,那想要弄干身体就非常困难。所以,你不需要为进步缓慢的问题担心。这情形好比学习外国语言一样,想要一蹴而就根本是不可能的,但经过反复学习,你就一定能学好。这就是曹洞宗的修行方式。你可以说曹洞宗追求的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可以说曹洞宗完全不期许任何的进步,但只要保持真诚,在每个当下尽最大的努力便已经足够,没有任何的涅槃寂静[12]是在修行之外的。


{返回 铃木俊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9 开悟没啥特别?
下一篇: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1 坐禅的姿势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11 空性使你理解一切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3 那一下电闪
 禅者的初心 序 目录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4 涟漪就是你的修行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9 安静地坐禅
 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6 一错再错也是禅
 禅者的初心 第二部 在修行的道路上 6 布施就是无所执著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7 相信“无中生有”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12 心也需要休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欲望是苦[栏目:梭巴仁波切]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坛经》讲义(16)[栏目:惟因法师]
 《寒山子诗集》赏析[栏目:邹相美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六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Chapter 20 - Never-Slighting Bodhisattva[栏目:The Wonderful Dharma Lotus Flower Sutra]
 见贤思齐·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念佛的修法[栏目:林钰堂博士]
 正道光辉 自序[栏目:能弘法师]
 菩萨法施的功德[栏目:修行笔记]
 传心法要讲记(11)[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