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朋友相处的五个本分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5
  朋友相处的五个本分
  蔡礼旭老师
  朋友不只是要言而有信,还要有朋友的信义跟义务。朋友相处中有五个本分要尽到:
  第一是“劝谏”。当朋友有过失时要劝导他。我们用真诚心去劝谏,就要考量时机、态度和方法,还要有耐心,毕竟现在人很难一劝就接受。
  第二是“关心慰问”。当我们主动去关怀别人,自然而然就会带动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从而更加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会深刻体会到生命中的宝贵价值。
  第三是“互相赞叹,互相肯定”。懂得欣赏别人的心是一门真实学问。嫉妒别人,不懂得赞叹,心量就愈来愈小,道德学问也会因此而中止。所以,要常看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如果我们嫉妒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甚至于用言语毁谤他,会让跟他学习的人失去信心,由此很多人便失去了求学问的机会,这是有损阴德之事,不但折损了自己的福分,同时也障碍了别人。
  第四是“不言家丑,不言隐私”。不可以把朋友家里的隐私讲给其他人听,言语要谨慎,“话说多,不如少”。有时话说得太多,不经意把朋友的一些家事讲给其他人听,遇到有心人来挑拨是非就麻烦了,这样会破坏朋友之间的情谊。所谓“交浅不言深”,讲话要注意分寸,古人说“慎言”,言语确实要很谨慎。不谈人家的隐私,可以多谈谈人家的好事、德行,所谓“扬善于公堂”,我们愈肯定他,他就愈会积极努力地去做好。
  第五是“通财之义”。人生难免会有顺境、逆境,难免会有起伏跌宕。当一个人处于低潮或者逆境时,最需要朋友及时的帮助,这时要赶快帮助他。但帮助人要用智慧断,不然有可能是善心行了恶事。这个财不只是钱财,还指我们的经验、智慧。等到他已经学习到这些经验、方法和智慧,相信他也可以把人生经营得很好。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下一篇: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知过悔过改过
 父母要扎好孩子人格、德行的根基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孝道也可以权变
 提升对事理的判断能力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企业重伦理道德改善社会风气
 君子九思
 善的大小是从心量来看的
 又曰。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先破我执后破法执[栏目:宣化上人]
 心美,一切皆美[栏目:林清玄居士]
 漫说《杂阿含》(卷五)~G 第109(池譬经)[栏目:界定法师]
 有人说“藏传佛教格西学位是花钱买来的,不是靠学习成就取得的”这种说法对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布吒婆楼经第二十八[栏目:阿含典籍·长阿含经]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15.大悲[栏目: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佛教与企业管理──六和精神 以人为本(宽运法师)[栏目:佛教与管理]
 150.继祖灯打禅七 Continuing the lamp of the Patriarchs 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梦中梦因果问答 120 爷爷和奶奶往生后都到了什么地方?...[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佛教讲用利他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明显强调行为的动机,这样是否对行为的后果不够注重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