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08
  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主讲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这个“亲仁”,我们也要了解到是不是一、二个月来亲一次?要多久?时时刻刻。来,掌声鼓励,标準答案。那请问一下,如何时时刻刻?你不能在走路的时候还拿着“弟子规,圣人训”,怎么样达到时时刻刻?依教奉行,然后放在心上,整本经典熟读之后就能放在心上。还有,中国文化把它浓缩起来可以有一个心法,只有三个字,我们就很好时时提起来观照有没有在圣教之中。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哪三个字?“君,亲,师”。天地之间最尊贵的就是天地君亲师,很多的省分现在的祠堂供的那个牌位还有天地君亲师。
  其实这些君亲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天地之德落实在立身,落实在齐家,落实在贡献社会上。所以中国人对于君、亲、师特别的恭敬。而这个君亲师除了身分之外,还有它本质的意义,我们只要时时告诉自己有没有“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这样你就能时时在圣道之中。那很多人说:我又不是企业老板,怎么作之君?这个君是指以身作则的意思,是指领导,以身作则,也就是身教:再来作之亲,这个亲是指关怀、爱护,把他当一家人看待,叫作之亲,爱护关怀;再来作之师,师是代表教导,代表因材施教,这是教导,是言教的部分,也是抓住很多的机会教育点。而君、亲、师一定可以解决所有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当人与人的问题可以解决,那人与社会的问题能不能解决?整个社会只是人群的积累,所有对待人的态度你只要掌握到了,人与社会的问题就解决。那人与自然一定可以和睦相处。因为孟夫子告诉我们“亲亲而仁民”,就可以爱护人民,爱护众人;“仁民而爱物”,就可以这种仁慈之心延伸到对于万物的关怀、的尊重。所以只要能把人与人的关系处好,将是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在人与人当中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做到君、亲、师,用这样的态度道业精进很快。

{返回 蔡礼旭老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下一篇: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信守的智慧
 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教育的核心就是在启发心地
 改过要发耻心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朋友之间有哪些应该尽的义务?
 反求诸己的智慧
 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孝悌为传家之本
 圣哲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纪元论[栏目:太虚法师]
 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5.皈依僧不堕畜生[栏目:能弘法师]
 殊胜的药师法门(海涛法师)[栏目:药师佛·文集]
 Teacher And Disciple[栏目:Shunryu Suzuki]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七十六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四皈依[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杀生食肉难逃灾厄[栏目:传喜法师]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百分之九十九跟佛说的一样,但有百分之一的过错,就断众生法身慧命。[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法是用来生活的[栏目:莲心慧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