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相应151经 徒弟经
 
{返回 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8
汉译经文相应部35相应151经/徒弟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这梵行被住于无徒弟与无师父上。
  比丘们!有徒弟、有师父的比丘住于苦而不愉快。
  比丘们!无徒弟、无师父的比丘住于安乐而愉快。
  而,比丘们!怎样是有徒弟、有师父的比丘住于苦而不愉快呢?
  比丘们!这里,比丘以眼见色后,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之忆念与意向。『它们住于他之内;恶不善法住于其内』,因此,他被称为『有徒弟』。『它们袭击他;恶不善法袭击他』,因此,他被称为『有师父』。
  ……(中略)再者,比丘们!比丘以舌尝味道后,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之忆念与意向。『它们住于他之内;恶不善法住于其内』,因此,他被称为『有徒弟』。『它们袭击他;恶不善法袭击他』,因此,他被称为『有师父』。……(中略)再者,比丘们!比丘以意识知法后,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之忆念与意向。『它们住于他之内;恶不善法住于其内』,因此,他被称为『有徒弟』。『它们袭击他;恶不善法袭击他』,因此,他被称为『有师父』。
  这样,比丘们!有徒弟、有师父的比丘住于苦而不愉快。
  而,比丘们!怎样是无徒弟、无师父的比丘住于安乐而愉快呢?
  比丘们!这里,比丘以眼见色后,不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之忆念与意向。『它们不住于他之内;恶不善法不住于其内』,因此,他被称为『无徒弟』。『它们不袭击他;恶不善法不袭击他』,因此,他被称为『无师父』。
  ……(中略)再者,比丘们!比丘以舌尝味道后,不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之忆念与意向。『它们不住于他之内;恶不善法不住于其内』,因此,他被称为『无徒弟』。『它们不袭击他;恶不善法不袭击他』,因此,他被称为『无师父』。……(中略)再者,比丘们!比丘以意识知法后,不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之忆念与意向。『它们不住于他之内;恶不善法不住于其内』,因此,他被称为『无徒弟』。『它们不袭击他;恶不善法不袭击他』,因此,他被称为『无师父』。
  这样,比丘们!无徒弟、无师父的比丘住于安乐而愉快。
  比丘们!这梵行被住于无徒弟、无师父上。
  比丘们!有徒弟、有师父的比丘住于苦而不愉快。
  比丘们!无徒弟、无师父的比丘住于安乐而愉快。」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近住弟子(SA.235)」,南传作「徒弟」(antevāsika,直译为「内住者」,另译为「阿阇梨的弟子」,即「还需要跟随阿阇梨住的弟子」),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学生」(students)。
  「彼比丘行此法者(SA.235)」,南传作「它们袭击他」(Te naṃ samudācar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它们攻击他」(They assail him)。按:「袭击」(samudācarati)这个动词原意为「实行」、「生起」、「说」,菩提比丘长老依注释书解读为「攻击」(assail, beset),或者「击败」(overpower)、「支配」(dominate)。如果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那「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犹如「师父」监管徒弟一样,所以说他「有师父」(这时他的「师父」就是「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这是「双关语」。而北传经文显然采取「行;实行」的意思,这与「师;阿阇梨」(ācariya)有「行」的意思,也同样可以构成「双关语」。
  「于此边住者(SA.235)」,南传作「它们住于他之内」(tyāssa anto vas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它们住于他之内」(They dwell within him)。按:徒弟(antevāsika),直译为「内住者」,也译为「师父(阿阇梨)的弟子」,经文说,如果生起「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那「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犹如「徒弟」与他(师父)住在一起一样,也就是「住于内」(anto vasanti),所以说他「有徒弟」(这时他的「徒弟」就是「随顺于结的恶不善法」),这是「双关语」。这里北传经文的「边住」,可能即巴利经文的「住于内」(anto vasanti),因为「边」(anta)经语尾变化可以是「anto」,而「anto」却也是介系词「内」的意思,而从前后文义来看,后者之解读较为适当。

{返回 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相应152经 为了什么目的梵行经
下一篇:相应150经 得涅盘所适当之道经
 相应126经 那难陀经
 相应15经 遍求乐味经
 相应92经 一对经第一
 相应91经 扰动经第二
 相应68经 三弥提问世间经
 相应6经 外部无我经
 相应162经 拘絺罗-无常经
 相应21经 苦的生起经第一
 相应84经 坏败之法经
 相应223经 内处苦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课合解 第四讲[栏目:亲佛法师]
 相应11经 衣经[栏目:相应部 16.迦叶相应]
 佛教教育的几点意见(潘桂明)[栏目:佛教与教育]
 人在里面,无方向、距离,那是什么状况?[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同行善友」赞[栏目: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在第三届中国佛医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栏目:永信法师]
 恰如其分,恰如其量,莫名其妙[栏目:莲花次第开放]
 影子[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念珠的起源[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