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中的众生世界与佛世界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6

佛法中的众生世界与佛世界

药师山紫虚居士

  一、前言

  在佛书上,我们常可看到「世间如幻」、「世间无常」、「诸法心造」、「诸法虚妄有」、「诸法由空所生」等很多词句,此中所指的诸法与世间就是众生所认知的世界。至于佛世界,一般是指诸佛所成就的净土而言,如阿弥陀经所描述的极乐世界即是一个佛世界,这是南无阿弥陀佛为渡众生,经多劫修行而成就的世界。至于如何成就诸佛的世界?众生的世界与诸佛的世界有何差别?众生世界与佛世界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在本文中我们要以浅显的文字来说明这些问题。本文很多观点代表笔者个人之见解,若有问题之处请有缘的读者多多指教。在本文中,笔者对「佛世界」有较广泛的解释,请见下文。

  二、众生原本具有如来藏

  佛经上说众生皆具有「佛性」,此佛性即是「如来藏」,众生由于皆有如来藏,故只要「无明」破除,则皆会成佛。众生在未被无明遮覆之前,本有清净且妙用难思的「空」。此「空」是真空妙有不可思议的状态。其具有清净的体性称为「法身」(或本心),也同时具有各种相用称为报身与应身,也就是具有四种妙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如来藏也具有成就一切世间的「智种子」。佛教中所称的「空」就是指这些非众生可了知的空性与妙智,而不是一无所有的虚空或顽空。

  三、由空与智种子形成诸佛的世界

  诸佛由法身起心,经由平等性智观照取出智种子,并经由妙观察智之观照而成就各种「智名相」,再由成所作智之妙用则成就诸佛的世界。这些世界有各种不同的相状,例如西方极乐世界的亭台楼阁、大空成就曼荼罗中的各种光、净土空相面的各种「觉知」、金刚顶经中金刚界曼荼罗内诸金刚庄严的身相等,这些皆是属诸佛的世界。这些「佛世界」皆无为法所成,不是众生无常、苦、空的世界,而是常、乐、清净的世界。

  诸佛世界中的各种心念(名相、符号等)皆是「智种子」所成。在这些世界中,当诸佛要对尘境作观察时,如来藏中的智种子即相应而生,诸佛以智观照此所生的智种子或名相,当下即可「了知」所对之境界,此即无为法所知的诸佛世界。当然,「空」的体性,也就是法身,亦属其中之一种。

  四、众生的世界是意识心所生的世界

  五、以麻、绳、蛇及灯光来比喻诸法的性质

  用麻可结成不同式样的绳子,绳子在灯光不明亮的情况下,会被误看成蛇,在佛教的唯识论中,就以麻、绳、蛇来比喻诸法的性质。麻被喻为圆成实性,类似诸法的体性(法身)。绳喻为依他起性,类似无为法所成的佛世界。蛇则被喻为遍计所执性,类似众生所认识的诸有为法。灯光不明被喻为众生的无明。

  众生所认识的有为法就如这种灯光不明而错认的「妄蛇」,此蛇没有实体,但却有相用,(例如它会吓人)。此蛇也不是无因而生,它是因绳而有(也可说因麻而有),它也由于有灯光不明的助缘,才会发生。因此,我们说世间诸法乃以自性为因,以无明为缘,和合而妄生。此妄蛇也不能离麻而独存,因此,世间诸法也不能离自性而存在。在佛教中常以「第二月」来比喻诸法,其道理与此妄蛇相似。众生在这种有如妄蛇的境界中轮回生死,而不知此为虚妄,但只要能打开灯光,则能见绳知麻,妄蛇也就消失,众生也就能入佛世界了生脱死。要打开心灯,就要皈依三宝,依佛正法,由妄修真,则一旦心灯点燃,则昏暗破解,虚妄自明。

  无明有多种,例如障碍大圆镜智的有根本无明、尘沙无明等,因此识种子就不能转为智种子,识种子显现而成为如同妄蛇的微细念头。又例如枝末无明的存在,此障碍妙观察智,使众生妄认各种名相符号为实有,因此而有森罗万象与众生身心的各种妄蛇。

  六、众生世界与佛世界的交连问题

  众生世界与佛世界之间的最大障碍就是「无明」,就像「灯光昏暗」之下,才有妄蛇出现。众生若能破除一切无明,则成为应身佛境界,则其所认识的世间即是「佛世界」(见第三节)。诸佛(含妙觉果位的菩萨)由于心灯明亮,已得四智,故有神通力可入各种无明,进入各种众生的世间,以应众生之祈求,解除众生各种虚妄的痛苦烦恼。例如,诸佛可由「空」中显现六道的「黑云」,并以神通力进入某一道的「黑云」之中(此即入该道之第八识)。再入该道特有的「光」(此为识种子所生),由此即可进一步进入该道之名色中,此时诸佛之智能系统就暂时转成该道众生的识能系统,但这种大神通力,妙觉以下菩萨不会有。妙觉以下各果位的菩萨、化佛、金刚等,为渡众生成就菩萨道业,有时也修各种入众生世间的「法」。这些「法」包括常用的阿字观或月轮观,此法可由「空」中出到第八识,再配合其他种子字或咒语则可入众生的世间,以法渡生。又如用六字大明咒,配合其他种子字或咒语的使用,则可由「空」入六道众生的世间以渡生。这些都是诸佛菩萨为成就尚未成佛的众生而施设的一些方便法,这些法都要靠佛力的加持才得成就。其他如「中观」之成就者可同时了知世间与「空」。但要渡生,则必须加修各种法,如修本尊观想等。

  七、结论

  众生所觉知的世界只是一些虚妄意识心的显示而已,并非实有这些尘境存在。修行者应常如此观,以彻底改变内心的认定,久之可修成如幻观,如此可不着世间诸相。修行者也要皈依三宝,供养诸佛菩萨,勤修佛之正法,以打开心灯,破一切无明以得本有诸妙智,以了生死脱轮回。并要诚心求佛力加持以出六道世间,帮助在虚妄苦中的六道众生,使其皆能离虚妄苦得虚妄乐,终得无上正觉。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三宝弟子紫虚居士合十


{返回 药师山·紫虚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唯识与如来藏论的争议与统一
下一篇: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结构认知现象及复制生物的问题
 学佛感言一则
 佛教的命运观
 关于法衣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以佛法观点看天灾的问题
 关于双身法的问题
 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贪名之戒
 中华药师山居士佛学学会简介(一)
 谈修法与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安般守意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四共加行法[栏目:泰·锡度仁波切]
 现观总义讲记 第四课[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放下福报得福报(达真堪布)[栏目:福慧修行]
 2007新春寄语[栏目:桑吉银登仁波切]
 入世修比较好,还是清修比较好?[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K 1257经:本经叙述时光流逝之迅速。[栏目:界定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 六祖大师的开宗明义和得法经过[栏目:怡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