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被肤浅化和世俗化的人生佛教(济群法师)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1

被肤浅化和世俗化的人生佛教

  究竟怎样来定义人生佛教?这个问题似乎人人皆知。事实上,很少有人可以完整表达它的内涵。我觉得,现在的人生佛教就像一个箩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装,都可以与之拉上关系。随便说几句生活感悟,再从经典找句相应的内容,就可冠以“人生佛教”之名。果然如此吗?须知,如果没有相当的教理素养,这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就会逐渐失去佛法应有的内涵,偏离出世解脱的核心。久而久之,使人生佛教等同于人生哲理,等同于人乘佛教,这是对人生佛教的矮化、肤浅化和世俗化,是我们在弘扬人生佛教时尤其要注意的。

  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生佛教思想,是以“人成即佛成”为目标,而不仅仅是要使人获得一些心灵慰藉,解决一些现实困扰。前些年,我在《人生佛教的思考》一文中谈到,人生佛教应该增加菩提心和空性见两大内涵。具有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积极入世而不被世俗所染,才能广泛利他而不被执著所缚,才能以人生佛教为起点,而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

  道宣律师在《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中说到,出家人有三种行为,一是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为,比如为名闻利养而不惜破戒等;二是凡福行,属于积集福报的行为,包括布施、建寺、讲经等;三是圣道行,即成为圣贤必须具备的行为,那就是依佛法正见修习止观,成就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根本所在。事实上,人生佛教同样需要具备这些内涵。如果不是以解脱为目标,单纯将佛法作为哲学义理在谈,作为人生指南来用,虽然也能使人获得平静安详,但终究是短暂而不究竟的利益,不是佛陀设教的本怀。

——摘自《我的修学经历》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人间佛教”的几点思考(何劲松)
下一篇:人间佛教不是世俗化(邓子美)
 星云长老:和谐就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转型与禅宗在中国近现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印顺法师)..
 研究净土文化 建设人间佛教——首届净土宗文化研讨会综述(张世辉)..
 《贤愚经》与人间佛教的精神(耿铭)
 宗教世俗化与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戴继诚)
 畅谈人间佛教的发展及未来在印度的弘扬
 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 下 (邓子美)
 人间佛教寄语(正果)
 人间佛教的意义与途径
 人间佛教的现代生命关怀(梁巧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炼心二十四字(宽见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谁解其中味(思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栏目:太虚法师]
 第四章 看明因果[栏目:看开]
 《西方确指》专勤念佛,不杂世念[栏目:大安法师]
 34 请修习不随情绪走[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佛[栏目:创古仁波切]
 清贫思想[栏目:佛网文摘]
 亲友书 第五节课[栏目:亲友书学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