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被肤浅化和世俗化的人生佛教(济群法师)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22

被肤浅化和世俗化的人生佛教

  究竟怎样来定义人生佛教?这个问题似乎人人皆知。事实上,很少有人可以完整表达它的内涵。我觉得,现在的人生佛教就像一个箩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装,都可以与之拉上关系。随便说几句生活感悟,再从经典找句相应的内容,就可冠以“人生佛教”之名。果然如此吗?须知,如果没有相当的教理素养,这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就会逐渐失去佛法应有的内涵,偏离出世解脱的核心。久而久之,使人生佛教等同于人生哲理,等同于人乘佛教,这是对人生佛教的矮化、肤浅化和世俗化,是我们在弘扬人生佛教时尤其要注意的。

  太虚大师所提出的人生佛教思想,是以“人成即佛成”为目标,而不仅仅是要使人获得一些心灵慰藉,解决一些现实困扰。前些年,我在《人生佛教的思考》一文中谈到,人生佛教应该增加菩提心和空性见两大内涵。具有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积极入世而不被世俗所染,才能广泛利他而不被执著所缚,才能以人生佛教为起点,而以解脱和无上菩提为终点。

  道宣律师在《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中说到,出家人有三种行为,一是凡罪行,即凡夫的不善行为,比如为名闻利养而不惜破戒等;二是凡福行,属于积集福报的行为,包括布施、建寺、讲经等;三是圣道行,即成为圣贤必须具备的行为,那就是依佛法正见修习止观,成就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根本所在。事实上,人生佛教同样需要具备这些内涵。如果不是以解脱为目标,单纯将佛法作为哲学义理在谈,作为人生指南来用,虽然也能使人获得平静安详,但终究是短暂而不究竟的利益,不是佛陀设教的本怀。

——摘自《我的修学经历》


{返回 人间佛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关于“人间佛教”的几点思考(何劲松)
下一篇:人间佛教不是世俗化(邓子美)
 澳洲人间佛教的发展——从澳洲南天寺三坛大戒戒会谈起(心知)
 太虚、星云的人间佛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张华)
 人间佛教寄语(正果)
 人间佛教的奉行者(超定法师)
 致力于国家发展进步是当代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杨曾文)
 禅宗人间佛教思想内在理路探析及其现代性审视(缪方明)
 佛教慈善事业与“人间佛教”思想
 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定位及其发展构想(姚南强、柴紫慧)
 太虚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麻天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浴于气中[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4)[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何为心上见佛[栏目:常善法师]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一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初中后善祈愿文(释法炬恭译)[栏目:宗喀巴大师]
 经商守信 事业绝对有成[栏目:蔡礼旭老师]
 悟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栏目:传喜法师]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7[栏目:余金成居士]
 往生有 分第一集 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栏目:妙莲法师]
 观无量寿经第四讲[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