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具足万法的自性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00

具足万法的自性

  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于觉悟本体之上。和教下的修行相比,更为直接,更为简明。

  如皈依三宝,教下主要是强调住持三宝,侧重外在的引导,而禅宗则强调自性三宝。所谓自性三宝,即与佛法僧对应的觉、正、净。觉,是觉悟本体;正,是通向解脱的道路;净,是觉悟本体所具有的特点。那么,又该如何皈依自性三宝呢?《坛经》告诉我们:“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再如《坛经》对法报化三身的诠释,也有别于教下经典。经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清净法身是什么?是觉悟本体所代表的空性力量;圆满报身是什么?是无欠无余的觉悟本体;千百亿化身是什么?是觉悟本体的无量妙用。所以说,法报化三身同样没有离开我们的觉悟本体。

  至于戒定慧的修行,依然是建立在觉悟本之体上。经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因为觉悟本体就具备无非、无乱、无痴的特点,倘能安住于此,还有什么不是道用,不是修行的呢?关于这一原理,六祖在《坛经》中还有很多开示,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等等。可见,无论持戒、修定,都离不开心的作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下一篇: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佛教的财富观(二)
 认识菩提心
 心灵环保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心经》的人生智慧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正念,使浮躁远离 二、寻找调心之道
 经典、草鞋和舟楫
 写在《金刚经专集》前
 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文珠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五)从三个方面理解暇满人身[栏目:圣者言教]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卷之一(李贽)[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最大的功德在哪里?Where is great merit to be found?[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无下手处[栏目:公案100]
 4.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六章 静坐的三个面向 标明念头和体证[栏目: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现代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李元松)[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21.问曰:何等是五种邪命?[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