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具足万法的自性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75

具足万法的自性

  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于觉悟本体之上。和教下的修行相比,更为直接,更为简明。

  如皈依三宝,教下主要是强调住持三宝,侧重外在的引导,而禅宗则强调自性三宝。所谓自性三宝,即与佛法僧对应的觉、正、净。觉,是觉悟本体;正,是通向解脱的道路;净,是觉悟本体所具有的特点。那么,又该如何皈依自性三宝呢?《坛经》告诉我们:“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再如《坛经》对法报化三身的诠释,也有别于教下经典。经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清净法身是什么?是觉悟本体所代表的空性力量;圆满报身是什么?是无欠无余的觉悟本体;千百亿化身是什么?是觉悟本体的无量妙用。所以说,法报化三身同样没有离开我们的觉悟本体。

  至于戒定慧的修行,依然是建立在觉悟本之体上。经云:“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因为觉悟本体就具备无非、无乱、无痴的特点,倘能安住于此,还有什么不是道用,不是修行的呢?关于这一原理,六祖在《坛经》中还有很多开示,如“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等等。可见,无论持戒、修定,都离不开心的作用。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下一篇: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脱
 为什么三宝是宝
 与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的一席谈
 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幸福人生的原理
 显密问答录(济群法师问 索达吉堪布答)
 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让吃饭也成为修行
 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进无退[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计有所得、轮回无休[栏目:慧光法师]
 闽南菜姑的起源和地位(法清)[栏目:其它法师]
 欲望就是我们的永动机[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J 第601经(萨罗经):本经叙述如果名色灭而无余,则永断生死而灭苦乐。[栏目:界定法师]
 《弥陀经》解首推三疏[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九十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法事[栏目:衍慈法师]
 西方新兴宗教与主流文化之间四个悖谬性特征(释青平)[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