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五)从三个方面理解暇满人身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42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五)从三个方面理解暇满人身

  【“六道之中暇满极难得,”所谓六道之众生(藏义为行走者),如颂云:“一切众生由业行,除此无有诸行者。”如是所言,以种种业力而趋往各自六道,故称为行走者。六道即三恶趣与三善道。具有痛苦之恶劣处即为恶趣,其三者即地狱、饿鬼、旁生;较三恶趣略高之种类即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罗三者。于六道众生中,具备十圆满、八闲暇所依之身,极其难得。】

  虽然此处还没有开始讲解什么是十圆满,什么是八闲暇,但从密法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暇满人身。

  今生能遇到一位具德善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在座的所有弟子都已遇到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以及法王如意宝等高僧大德,第一个缘起已具备。

  往昔提婆达多在地狱遭受痛苦的时候,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抓住释迦牟尼佛的双足,苦苦哀求佛陀加持他离苦得乐。释迦牟尼佛说:“我为你指一条解脱之道,当知解脱依赖于你自己。”因此,仅仅见到导师而不听闻教法,我们仍旧无法消尽自己的烦恼而成办解脱。现前我们已经在高僧大德面前听闻了从小乘乃至密法之间的诸多教言,第二个条件也已具备。

  第三,即便听到解脱教法,但若不能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修法当中,前面所具备的一切条件就没有丝毫之利益。由于宿世因缘和今生对法的理解,我们正逐渐把自己的身心投入修法之中,也就具备了第三个条件。

  这样的人身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先不说六道众生,仅从如今世上我们能见到的人类而言,具备这样条件的又有多少?是的,汉地有很多信众,平时也有机会去谒见众多高僧大德,但一面之缘又能听闻多少教法呢?虽然来到汉地的导师会为大家讲解一些如何念诵心咒等教言,而且持诵功德也不可思议,但若想即生成办解脱,仅凭这一点可能还有些不够。所以,能在一位导师面前圆满得到教言并且如实修行的信众,如白天的星星般,是非常稀少的。

  无论从哪一方面观待,如今我们能得到殊胜的人身,都是非常稀有难得的。正如经文中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天我们能得到这样的人身,并不是自己太伟大的原因,而是来源于宿世的因缘福报。因此,从今天开始,就要更加珍惜自己的暇满人身而精进修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四)如何理解自己与上师一如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十六)八无暇之外无暇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二)清净传承可以遣除疑惑坚定信心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八)引业与满业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四)追求现世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一)直指缺点就是最殊胜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二十课(九)修法应时时忆念上师之恩德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一)如何让自己的修行充满法喜
 圣者言教 第六课(四)调心令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圣者言教 第八课(九)净观的根本就是转变心念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十五)口耳传承不可或缺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十四)净信 欲信和诚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优填王造像之始[栏目:圣像灵异篇]
 把钱用于印制法宝流通结缘用如法吗?[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修行这条路[栏目:开仁法师]
 金刚经微义[栏目:普献法师]
 居士教育面面观[栏目:佛教与教育]
 喜乐的曼达拉 喇荣(四)[栏目:喜乐的曼达拉]
 86.如何领众[栏目:星云法语·成功人生]
 关于境界公案的对话——天奇本瑞与绝学正聪精彩问答(黄夏年)[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掌声与嘘声[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