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处世间,如虚空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53

处世间,如虚空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过戒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是保持少欲知足的生活状态。出家生活是简单的,生活环境简单,内心也容易获得平静。若是环境太复杂,幻想自然随之增多。欲望特别大的人,必然要为了满足欲望不断操劳,不断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心力。现代人虽然生活好了,但普遍活得很累,时刻都在挣钱和消费的循环中奔忙,几乎没有片刻闲暇。

  相比之下,出家人确实太有福报了。我们不必为生存奔波,我们的生活,是为真理而求索,为悟道而修行。也正因为如此,生活方式要尽可能简单,既能减少内心贪著,也是珍惜现有福报。在早期僧团中,佛陀规定比丘们奉行极为简朴的生活准则,树下坐,常乞食,云游四方,一瓶一钵,身无长物。中国古代禅僧的生活也同样淡泊超然,“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正是这种了无牵挂的修道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匮乏,但内心却充实自在。

  生活在现代的出家人,物质生活虽然比以前丰富了,修道环境却非常严峻。现代人修行确实比古人要难,因为外在的诱惑太多了。修行需要有相对清净的环境,尤其在尚未具备相应定力之前,环境是否清净如法,更显得重要。过去,寺院的一堵围墙就将我们和红尘隔开了。但现在,报刊、电视、网络早已突破了围墙的阻隔。即使我们身处围墙之内,仍可能受到外界干扰。所以,我们除了持戒之外,还必须培养自身的定力,否则很难抵挡种种诱惑。

  除例行的早晚功课之外,我们应该每天安排一定的禅修时间。打坐能帮助我们将心安住于正念,培养生命内在的自主力量。当这种力量强大之后,我们才有能力抵挡外在环境。否则的话,很难在五欲六尘中保持初心不退。即使能够坚持,也往往坚持得非常艰难。而有了定力之后,内心自然就能安住。此外,我们还要具足透视世间的智慧。学习教理,便是帮助我们获得正确看待世间和人生的智慧。若看不清世界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奥秘、看不清自身心念的幻化无常,我们和世人的认识又有什么差别?可以说,我们就没有在佛法中真正得到受益。

  对于出家人来说,外在威仪和内在心行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造就僧格的两大要素。其中,通过修定开发智慧更为重要。若能以佛法智慧俯视世间,我们才能真正保有超然物外的自在,才能救济群迷而不为尘劳所染。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道念的建立·僧格的养成
下一篇:相信解脱,希求解脱
 《解深密经》要义说
 出家意味着什么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三、贪嗔痴制造问题
 大慈大悲的大
 这个奇妙而无所不在的缘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内在美的最高境界
 学佛不能缺少什么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杂阿含》(卷四)~L 第101(人间经):本经所阐述的是佛陀的庄严相好(千辐轮相)。[栏目:界定法师]
 佛陀如是说 (适当行为经)[栏目:您认识佛教吗]
 宗派处开始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The Cure for Death[栏目:Dhammapada Stories]
 佛教慈善浅论[栏目:佛教与慈善]
 放生款没有用完该怎么处理?[栏目:放生健康·净空法师问答]
 补特伽罗耳传[栏目:历史源流]
 忏悔 Purification Practice[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大乘佛法度厄难[栏目:传喜法师]
 十三届:开幕式的讲话(李益锁)[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