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还不快舍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2

还不快舍

  在无尽轮回中,推动我们流转生死的动力,正是凡夫心。它的基石便是无明,并由此导致世间所有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造业,在造业过程中,凡夫心又得到滋养和增长,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拥有什么?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唯有凡夫心。在凡夫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凡夫心的作用:烦恼、我执、贪嗔痴,皆为凡夫心的显现。

  凡夫心,属于佛经所说的妄识的层面。关于这一内容的阐述,在佛教典籍中占有相当分量。如《阿含经》,就比较偏重对妄识的分析,很少讲到真心。而在大乘经论中,唯识宗更是重视妄识分析的典型,并将其归纳为八识、五十一心所,阐述得极为精确到位,故名虚妄唯识系。但分析妄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舍弃妄识。

   那么,如何才能舍弃妄识?在佛教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认为妄识必须舍弃,如唯识宗所说的“转识成智”。唯识宗有转依之说,即转舍、转得。依唯识宗的观点来看,生命中有染和净两个层面。“染”是我们要舍弃的,“净”则是我们要成就的。从这个角度分析,“染”和“净”似乎有着截然不同的自体。舍弃染污的妄识,方能成就清净的识体。

  一是“即妄即真”,认为染污的妄识没有独立自体。换句话说,在妄想生起之处,既没有根,也没有去处。事实上,它并未离开真心的作用。所以妄识并不需要舍弃,因为它本来就只是呈现在真心上的影像。当我们以智慧觉照之时,它自然就消归空性中,了无踪迹。

   认识到妄心差别,进而舍弃妄心,正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内容。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善美
下一篇: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
 不要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佛与法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解脱真的成了江湖传说吗
 关于《净行品》的两则开示
 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
 戒带给我们的帮助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心学,在新时代
 如法才能表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经》宗要释论[栏目:陈兵教授]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二[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教育第一 办学第一 人才第一——广东陆丰市清云山定光寺宏慧法师访谈录[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与祖师同行 叁 佳人独自知 树见行人几回老[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十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人际关系的离合[栏目:果煜法师]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61-80卷)[栏目:五百大阿罗汉]
 43 蝇子投窗[栏目:活得快乐]
 如何把佛教的种子播种在西方的土壤里——依法法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每天出离一点点[栏目:灵山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