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念与命运(四)第七章 心念与安忍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8

第七章 心念与安忍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於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来,好让大家斥责他,只有韩忠献公不这麽做。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诈,然而,他却时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现难看的脸色。
  (评)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原文是:「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德育古监》第一二七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容之一字,众妙之门
下一篇:一本仁慈,善待憎毁
 无信不立,且有奇祸
 遇害无怨,孝养无违
 心念与命运(四)第六章 心念与德性 民胞物与,广积阴功
 气氛愉快,学习省力
 待人以诚,应戒妄语
 勤者得财,本分所有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心念与命运(四)第七章 心念与安忍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
 有母如此,自然尽职
 凶岁谷贵,妙策利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比丘记事(之十一)[栏目:比丘记事]
 佛教的基本认识 六、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莲师自解狮弦·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第八讲[栏目:莲师自解狮弦]
 认识人生之六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我们对外人很慈悲,但是对家人却不行。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改变?[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