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心念与命运(四)第七章 心念与安忍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35

第七章 心念与安忍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於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来,好让大家斥责他,只有韩忠献公不这麽做。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诈,然而,他却时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现难看的脸色。
  (评)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原文是:「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德育古监》第一二七页)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4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容之一字,众妙之门
下一篇:一本仁慈,善待憎毁
 欠钱还债,欠命殒身
 心地之中,不留一物
 人言己过,拜谢不已
 目中无人,尴尬难堪
 赠民一牛,百姓敬让
 实行胎教,生子贤慧
 礼聘良师,启蒙幼童
 侍奉人母,宛如亲娘
 争相羞愧,风化大治
 顺性诱导,势必有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装填头脑知见跟闻思基础有何区别?[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佛与象的前世今生(姚展雄)[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一章 序说[栏目:印顺法师]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四十四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六章 乐见圣贤 问答[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修行之乐乐何如[栏目:禅林衲子心]
 我对佛教宗教师的一些建议[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78.天谴 Death By Lightning[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兜率圣贤录[栏目:兜率圣贤录]
 汉魏时期蜀汉、孙吴墓葬中的佛教遗物——兼谈长江流域的佛教传播(杨秋莎)[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