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发愿到回向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1

从发愿到回向

  回向是和发愿相呼应的,是将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所获的每分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它既对修行成果的巩固,同时也能将有限成果增值为无限。

  发愿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是对人生目标的确定。这种目标是经过思考和抉择的,并不是像通常那样,只是欲望和习俗的产物。我觉得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没有想法,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二是虽然有崇高的想法,但没有勇气去实施;三是有崇高志向并能身体力行。对佛法修行来说,明确目标并付诸实践后,还要将所修功德指向这个目标。所以,回向就相当于储蓄,能使我们的功德法财得以增长,乃至无限。

  为什么有限之行能转化为无限?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心,在于我们是否具有无限的发心。就像乘法,一个再小的数字,若乘以无穷大,结果都将成为无穷大。反之,任何有限的数字相乘,结果哪怕再大,仍是有限而非无限。

  一般人往往不注意发心的作用,事业虽然做得很大,却是以有限、有漏,甚至是贪著而充满我执的心去做。这种做法只能是成就我们的凡夫心,虽有所得,也只是人天福报,决非菩提资粮。

  从修行角度来说,重点不在于事情本身,关键是本着清净利他之心,同时尽己所能去做。达到尽心尽力两点,结果就不重要了。如果心态不正,或态度不认真,即使做再大的事业也是不圆满的。佛法强调众缘和合,个人努力只是众缘之一,但无法决定一切。客观上的成果,有时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对于做事者来说,只要能尽心尽力即可。至于实际成败,有时也取决于众生共业,不可强求。如果把心态做坏,即使暂时获得成功,也是得不偿失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上非常普遍,教界同样有类似倾向。虽然事业做得很大,却做得很执著,做得放不下,这就和修行本意相违了。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下一篇:不信是不行的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七日禅开示之四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
 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
 显密问答录(济群法师问 索达吉堪布答)
 出家意味着什么
 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唐高僧传 3 义解[栏目:唐高僧传·白话文]
 78 卧如来[栏目:大机大用]
 话头疑情有区别(明一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六十九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以弘一法师为例[栏目:温金玉教授]
 无量义经略解 说法品第二[栏目:智谕法师]
 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记实[栏目:圣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