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佛念到心里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3

把佛念到心里

  佛菩萨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佛菩萨传记,及高僧大德的行谊,以此加深对三宝功德的认识,加深对皈依对象的认识。经常做这样一种忆念,三宝在内心的分量才会不断加重,对我们的影响才会日益加深。

  作为念佛者,就要不断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为万德洪名,惟有认识其中蕴藏的无量功德,念诵佛号时才能心口相应,念念得力。所以,我们每次念佛诵经前都要作一番思考,思考轮回是苦,思考人命无常,思考惟三宝堪为依怙,这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观察修。经过这番思考,可以将心调整到修行轨道。就像一张琴,必须把音调准才能奏出动听乐声。否则,同样是弹,就会发出杂音乃至噪音。

  修行是一个调整和重复的过程。所谓调整,就是修正错误,把我们的心从贪嗔痴调整出来,从凡夫状态调整出来,从对五欲六尘的执著中调整出来。所谓重复,就是重复正确,在内心培养正念,并且不断巩固。

  那么,正念又该如何培养?《阿含经》中,佛陀告诉我们有六随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需要反复忆念佛的功德,忆念法的殊胜,忆念僧的品质。忆念什么,就是在内心培养什么力量。我们念佛法僧,就是在培养和佛法僧相应的正念,这样才会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反之,如果念五欲六尘,就是在培养和贪嗔痴相应的妄念,这样就会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所以说,正念和妄念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效益。念佛法僧,内心会产生清凉;念五欲六尘,内心会产生躁动。我们是要清凉,还是躁动?

  皈依三宝代表着生命重心的调整。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三宝的重要性之后,才会从自我中心的生命状态中走出,开始以三宝为中心的修行。所以,皈依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不断念佛、念法、念僧。在南传和藏传佛教中,都很重视皈依的修行。因为佛法的所有实践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才有可能以生命实践佛法。不然的话,最多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作为一种精神点缀,只是过着一种有宗教情调的世俗生活。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把佛念到心里
下一篇: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
 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掌握八个修行核心
 有与无的两害相较
 你都在修些什么
 让吃饭也成为修行
 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如何依止善知识
 在家居士的律仪生活
 安住佛法修学,探寻生命真相——济群法师与青岛居士一席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同聚莲座下 悟佛第一谛[栏目:传喜法师]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六、第一、二、三内观智慧[栏目:迦那卡禅师]
 印祖故事 42、谛公病重弟子疑,问疾劝念观世音[栏目:常惭愧僧印光法师的故事]
 输得起[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欢喜与不欢喜[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道场新起[栏目:宣化上人]
 甚么是佛法 (达道居士著)[栏目:基础佛理]
 20.恰嘎国王——轻慢尊者再忏悔,暂失王位后复得[栏目:藏传百业经故事集]
 藏传净土法 第四十八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68 圆梦[栏目:大机大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