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2

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在修自他相换法时,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落入到对业相的执著中去。也就是说,不应在相换的“我”和“他”之间构成对立的自性见。一方面,感觉“我”在接受“他”的一切;另一方面,是存在对业相的执著,感觉我吸收了一些“东西”(对方的恶业、烦恼等)。若不能从这种心理中摆脱出来,自他相换修起来会很痛苦。

  著相产生的心理力量很强大,比如我们吃东西,若听人说其中有个虫子,立刻会觉得很难受,虽然我们咀嚼时并无任何异样的感觉。即使这个虫子并不存在,但只要我们在意识中认可了它,同样会给自身带来心理困扰。所以,修自他相换法时,不要给自己这样一些“暗示”,不要沉溺于对业相的执著中。

  将心比心也可理解为自他相换的一个层面,但与自他相换有程度深浅的不同。自他相换的基础是破我、利他,以此对治凡夫无始以来形成的执我、排他的坚固习性。在凡夫的感觉中,他是他,我是我,他的快乐与我无关,他的痛苦也与我无关。这种对立,正是修习自他相换的最大障碍。

  若仔细研究《道次第》有关自他相换的修习,会发现它所破除的正是自他对立,而不是自始至终贯穿着自他双方。事实上,并没有一个自性的“自”,也没有一个自性的“他”,若不能破除这种自性的“自”和“他”,无论怎样高喊利益众生,终归是有限的。从因缘法来说,自他都是因缘的假相,既没有“我”,也没有“我所”。一旦打破“我”和“我所”,自他之间的鸿沟就不复存在,我们和众生就真正融为一体了。也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生起佛菩萨那样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

  在空性的层面上,自他是不二的,正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真正的利他,必须建立在这个层面上。所以说,自他相换修到一定高度是没有“自”“他”之分的。

  我们还要知道的是,自他相换的“爱执”,不能理解为“执著”于一个或几个具体对象,因为自他相换是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对象。在凡夫的心行上,可能执著于一个或几个具体对象,却无法对一切众生产生爱执。事实上,爱执一切众生,本身就是突破“执著”的表现。否则的话,绝对无法利益一切众生。反之,若能关爱一切众生,已是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而不是凡夫有限的慈悲心了。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下一篇:让修行提速,你也能
 有正见才看得见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
 步行禅
 心的训练——定
 原始僧团管理体制不同于世间教育
 真的信因果了吗
 传灯法会的祈愿文
 菩提心的修行
 佛教的福寿观
 轮回不在别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人而异[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成就之前,需要千锤百炼![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相应1经 单纯经[栏目:相应部 30.金翅鸟相应]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多闻与所知障[栏目:人行道]
 我们所有的行为、言语、念头,都是能量[栏目:陈大惠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