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3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坛经》中,将禅宗修行归纳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大要领。

  所谓无念,是说觉悟本体不以念头的方式出现,其作用为遍知。这也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即了知一切,映现一切。但这个无念的体和念头又是不相妨碍的。在修行之初,固然要平息念头。一旦体认无念之体后,不妨起心动念。此时,就可以念而无念,可以分别一切而无所执著,所谓“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所谓无相,是说觉悟本体不以任何相的方式出现。和无念同样,这种无相和有相也不是对立的。事实上,我们可以由相的当下去体认无相,因为它是超越一切相,而又显现一切相的。

  所谓无住,是说觉悟本体具有无住的功用,就像镜子一样,没有什么物体可以粘著其上。它只是如实地显现一切,不会对外境有美丑好恶的分别,也不会有贪恋或嗔恨的情绪,更不会选择或排斥什么,它接纳一切,却从不留恋什么。

  禅宗的“平常心是道”,说的也是这个原理。所谓平常,并不是常人现前的心。因为凡夫心是充满是非、曲直、人我的,相对佛法所说的平常,是极不平常的。真正的平常,是来自觉悟本体的作用。

  这种平常,也体现在《坛经》特殊的用心方法中。经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如果我们执著这个心,执著这个净,本身都是妄心的作用,是与修道相违的。所以,在体认过程中不可带有取舍和选择,只须如实观照即可。因为觉悟本体已具有一切功用——这正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前提,是它所以称为修行捷径的前提。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你都在修些什么
下一篇: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方便之道——我看净土法门
 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
 《菩提路漫漫》自序
 西园寺五百罗汉后记
 道得道不得,得道不得道
 菩萨资格的考察
 佛法要领及修行次第
 菩提心与空性见(摘录)
 让修行提速,你也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儿子[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意乐人生[栏目:慈法法师]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栏目:黄夏年教授]
 鬼和神的区别[栏目:仁清法师]
 佛学的真面目·后记[栏目:妙泽居士]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15[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恒河大手印 (第八讲)[栏目:元音老人]
 明了的利益[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五识身相应地[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玩家的江湖[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