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两全其美,不是不可能的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9

两全其美,不是不可能的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著。因为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著,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富豪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但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心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在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成。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 “空”和“有”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比如《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讲:“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一种现象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换言之,是条件决定一切的存在,离开条件,我们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这种存在只是因缘假相而已。但我们因为无明所惑,无法见到世间的真相,于是就会把主观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觉得它就是如此,确实如此,由此衍生出许多烦恼。佛教所说的“空”,正是要帮助我们认识真相,去除我们主观赋予的种种特质。这样才能从迷乱的状态中走出,超然物外,心无所著。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后,看到很多人因为无明,每天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就要发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烦恼。有了这样的慈悲心,就能积极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过程中保持无所得、不染著的心态。《金刚经》就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放下,同时又积极利他的经典。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仅仅是环境需要保护
下一篇:最大和最小的都是它
 付出时间,就是付出生命
 找寻存在的感觉
 知足、惜福、环保
 幸福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
 生命这个产品
 今天的这个舞台和主角
 内心潜藏着无量种子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一本万利的窍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典型在夙昔”?[栏目:昭慧法师]
 修破瓦法时观想的三个关键之处[栏目:达真堪布]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发心(十)[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七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六节 报时法器 三、板[栏目:佛教丛林观]
 82.河中的海豹 The Seal In The River[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禅修开示 身念处 一、安般念[栏目:禅修开示·性空法师]
 法空恩师讲《广论》80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九[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提婆达多放护财醉象欲害佛缘第百一[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