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9

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无自性的智慧也很重要。每种烦恼和情绪都有相应的所缘境,或是因为家人引起,或是因为事业引起,或是因为某件事引起,或是因为某个人引起。为什么这件事或这个人会让你产生烦恼?关键就在于,我们执著于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设定。当这种设定和现实发生冲突,或是和我们的另一些妄想发生冲突时,烦恼自然就产生了。

  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他会如此对待我?”“为什么我的努力没有结果?”“为什么不幸总是降临到我身上?”虽然抱怨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接着会有一个共同的表达,那就是——“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会想不通?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寻找原因,寻找这个“为什么”,而是建构了一个自己觉得“应该怎样”的设定,然后埋头扎入这一思维的死胡同中,碰壁也就在所难免了。

  如何解除烦恼?就是要改变原有的设定。《心经》和《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法无自性空,就是在帮助我们认识法的真相,帮助我们消除对世界的错误看法。当我们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假相,是梦幻泡影,认识到过去的所有看法都是一厢情愿,并非世界真实,烦恼自然就无从生起了。所以会有烦恼,原因就在于,我们觉得世界是实实在在的,觉得那些人和事是实实在在的,觉得我们所以为的正确和错误是实实在在的,觉得我们所设定的“应该怎样”的结局是实实在在的。

  空性的修行,一方面是帮助我们解除我执,一方面是指导我们如实观照世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又生活在各自的世界,有的在喜悦中,有的在痛苦中。区别就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感受世界。所以,佛法修行特别强调正见的作用,而一切法无自性正是佛法最根本的正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拥有了看待世界的慧眼,打开了走出轮回的大门。


{返回 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现世乐的未完待续
下一篇:心灵频道的收视率
 看似合理,实则短视
 需求带来的危机
 今天的这个舞台和主角
 欲望就是我们的永动机
 点石成金者的悲哀
 一些貌似可靠的支撑
 压力——背起还是放下
 累了自己,更累了自然
 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名言与真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逃避是解脱最大的障碍[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内心解读 一、总持分:自性的现代解读[栏目:清净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第四十九章 愿生于妙喜佛土者当生彼国[栏目:维摩诘所说经白话解]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买椟还珠[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如何修定(布楚仁波切)[栏目:禅定]
 法句经要义 第十一品 老品 末利王妃 佛法永垂不朽[栏目:法句经要义]
 升须弥山顶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节录[栏目:梦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