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种叫习惯的陷阱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0

一种叫习惯的陷阱

济群法师

   心真是非常微妙,有种种伪装,还有种种自我保护机制,要看透它绝非易事。不仅要了解凡夫心的运作规律,更要通过禅修来培养觉照力,否则,很容易落入我执的陷阱,难以自拔。

  如果我们的做事方式不利于个人修行,那么,也会给团体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可能暂时是有利的,有促进的,但其中隐含的危机,会使这个团体偏离正确方向。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佛教界非常普遍。很多做事的人,既不重视教理,也不重视禅修,结果越做越俗,越做越没谱了。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

  要让菩提书院成为一个健康的修学团体,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做事,并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调整。

  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多少体会,因为参与时间不长,本身又在认真修学,凡夫心会暂时蛰伏起来。一段时间过去,我们对凡夫心可能会渐渐放松警惕。同时,参与的事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就可能把大部分心力转到事情上。这时候,正是凡夫心卷土重来的时机。所以,因为做事产生的问题,往往不是开始就出现的,而是一段时间后渐渐露出端倪的。

  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做事,而凡夫的习惯是什么?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显现,但根源无非是“我执”。只有以一种无我的方式做事,才能使做事成为修行的一部分,才会使心越做越放松,越做越开阔。反之,做事就只是做事而已,甚至会对修行构成障碍,做得越多,心里越累,绑得越紧。

  我希望,大家在开始做事时,就知道可能出现的病根在哪里,在尚未发病之前就防范它,进而根治它。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已经看到太多人栽在其中,偏离了学佛的初衷。随着修学的深入,随着对自身认识的加深,你们会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下发生的因果
下一篇: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依赖
 清白良心
 无论自己身上发生什么,都不必觉得很倒霉
 知足常乐与竞争意识
 菩萨的心
 以从容的心去生活
 佛号最吉祥
 佛教在商品浪潮中的反思
 学看花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和造像的意义
 佛教里,是否赞成高调的慈善行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以不动为适当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礼敬[栏目:明法尊者]
 要如何克服想亲近上师却又畏惧的心情?[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佛化奠祭手册 三、基本处理流程[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法音集(一) 序 自序 编印缘起[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天台小止观 讲解 第四十集[栏目:天台小止观讲解·成观法师]
 如何是病从口入[栏目:传喜法师]
 大势至圆通章释义[栏目:陈兵教授]
 从禅宗教学来看星云大师的自觉教育观(永中)[栏目:佛教与教育]
 什么是十发趣?[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