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拈花智慧 去满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返回 拈花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41

拈花智慧:传递心灵的智慧 

释果宁

    去满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究竟什么是“欲望”,什么又是“需要”?我们现今的人们总是分不清楚这两者的差异,将“欲望”当成“需要”,结果使我们自身产生苦恼。

    欲望,是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需要,是此时此刻,是当下,是人的自然需求。

    “需要”是我们本能的反应,是此时此刻的反应。正如此刻你饿了,那么你就需要吃饭;此时你口渴,你就需要喝水;此时你困倦了,你就需要休息……“需要”是很单纯的感受,也是最本质的反映。如果你不能及时地满足的你需要,那么你的身体就要提出“抗议”,饥不饮食、渴不饮水,生命的能量就会透支,困倦时不睡觉,那么就会精神崩溃。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位大作家,记者问他:“您认为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位大作家竟然回答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大便通畅!”作家解释说,当你便秘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痛苦了……没错,幸福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如果我们当下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这一刻的痛苦你就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所以说,人生本能的满足和需要,是胜过一切的。

    人的“需要”是不能够压制的,正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花开柳绿是因为时节到了,花苞需要绽放,柳芽需要舒展;正如九旱的大地需要甘霖的滋润,从而使植物生长;正如湖泊需要水草来自我净化……需要是真实的,归于本质的,也可以说,“需要”是必须的。

    万物同根生,我们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生灵,同样不可压抑自身的需要,而当今社会的人们,反而忘记了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是生理本能的反应,同样也是心灵上的反应。我们在职场、商海奔波劳碌,心里压抑是不可避免的,这时侯,我们的心里自然而然就生出了一些需要,需要放松一下,需要发泄一下。也许,此时此刻,你就是想去街边的花园散散步;也许,此时此刻,你只是想停下工作看看书;也许,此时此刻,你很想一个人看一场老电影……这些都是当下心灵的需要,是你此时最真实的感受,那么你为什么不去满足它呢?

    人的身体会因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死去,人的精神同样也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消弭。尽量去满足当下的感受,去体验、去感悟当下需要,那么你就会从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你就会理解什么才是“人生的喜悦”。

    然而,“欲望”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要给“欲望”下个定义,那么它就是你的意念,向着未来运动,你追逐却不可得的东西。

    当你心中升起了欲望的时候,你的心就已经投向了虚无缥缈的未来,可是未来又是什么?未来未到,我们谁也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未来虽然可以设计,但它毕竟是虚幻的,并非真实存在的。要知道,一个人要想达到真实、宁静的状态,就需要身心一处,当你身在当下而心在未来的时候,你的心神就飘到九霄云外了,注意力没有放在当下,你还能做好什么呢?

    欲望就好比天边的地平线,看似不远,可是当你用尽全力向它奔去,却永远也无法到达。正如夸父追日,那是遥不可及的美妙幻想,耗尽生命去追逐,却永远也追不到,最终渴死在追逐的路上;正如精卫填海,欲海之深,又岂是能够填平的?人的欲望是无法到达的,它就像悬挂在驴子面前的萝卜,看得到却够不着;欲望又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刚刚满足了一个欲望,新的欲望又会迅速升起,诱惑你去追逐。人一旦落入了欲望的漩涡,那么只能是苦苦挣扎,循环往复不得解脱。

    人们在苦苦追逐欲望道路上迷失了自己,人们把欲望奉为之上,可是欲望回报给你的是什么呢?欲望带给你的只能是无尽的痛苦和烦恼,是千方百计想要到达的烦恼,是苦苦追寻求而不得的烦恼……看看我们周围的人,看看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常常感到心烦苦闷?正是因为你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可是人的欲望能够得到满足么?

    “欲”字,是欠着的谷子,永远要欠着,永远填不满,又怎么能够得到满足呢?真理真的就摆在我们面前,不要再视而不见了。既然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那么我们又何必苦苦追逐一个永远也追不到的东西呢?欲望是虚幻的,它常常变换形态来迷惑我们,让我们认为那才是美好的,可是你跑啊跑啊,直到你落入了死亡的境地,还是到不了它的怀抱。而在追逐的同时,你已经耗去了生命的能量,失去了身边真真切切的幸福和快乐。

    当今社会的人们,崇尚“野心”,似乎只有雄心勃勃才能证明一个人具有慷慨激昂的志向。可是那些朝着欲望“奋战”的人们,那些年轻有为或是老当益壮的企业家们,当你把生命的能量完全用于满足所谓的抱负和欲望的时候,你失去的是身心的健康,是家庭的幸福,是点点滴滴的快乐。

    欲望?虚妄,是未来;需要才是真实,是当下。欲望是复杂的,而需要是简单的。曾经,有人问孟子:“如果再给你一次生命,你要怎么活呢?”孟子回答说:“我一定会多注意我的需要,少去关注我的欲望。”需要是触手可及的幸福,千万不要再“这山望着那山高”,何况山外还有高山在呢!与其遥望远山,空自嗟叹,不如俯身赏花,自得其乐啊。

    所以,去满足我们当下的“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返回 拈花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拈花智慧 古人的智慧来自心灵
下一篇:拈花智慧 头脑、心灵、本能的平衡才能带来和谐,和谐才会快乐
 拈花智慧 婚姻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失望呢?
 拈花智慧 男人重头脑,女人重心灵
 拈花智慧 幸福是心灵的感受
 拈花智慧 爱情和婚姻的哲学
 拈花智慧 西方的“十字信仰”和东方的“圆形信仰”
 拈花智慧 抛却爱情的“占有欲”
 拈花智慧 我们是怎么迷失自己的?
 拈花智慧 心灵教育是最美好的教育
 拈花智慧 去满足“需要”吧,而不是“欲望”
 拈花智慧 家庭的和谐需要信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94.问曰:若佛法的今世果,何以故诸佛弟子有无所得者?[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勇敢的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上[栏目:续高僧传]
 佛陀十大弟子传─阿难尊者[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宣化老和尚讲述]
 为《大长今》揭开生死之谜[栏目:陈沛然博士]
 03-076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净土圣贤录易解 (往生居士第七)[栏目:念佛感应]
 愿性之9:祈愿启动菩提心[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无限无尽的开阔空间[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珍宝伏藏---无垢修持晶鬘(节录)[栏目:莲华生大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