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十)
 
{返回 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6

己三、断计彼为乐因之贪著

世间人不但认为女人是清净、美好的,具有各种优点,而且还是最重要的快乐之因,这一科就来断除这种认为女人是乐因的贪著。

设问:欲界之中,众生都在追逐着快乐,而女人是快乐的来源,所以不应该远离。

答: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

难词释义

无乐:此处是指无此贪欲所生之乐。

非愚:指至少已经断除了部分颠倒执著的修行者。

颂文直解

女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世间人没有贪欲心的时候,不会产生与女人交合的快乐,有了贪欲心后,才会耽著为快乐。因此,乐的因是贪欲,而贪欲之因,是将不真实的境颠倒分别为真实的愚痴。非愚者则没有贪,愚人的心则像是被幻术迷惑了一样,恒时从真实见中外驰,而生起了贪欲心。那么愚人所感受的乐是什么呢?即是除了仅是颠倒分别之外,无有丝毫快乐。

释义

圣天菩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不净身不是快乐的来源。首先是以不贪者和非愚者为例,说明没有贪著不净身,快乐依然存在。其次指出贪爱不净身是由颠倒的作意引起的,因此并不会从中得到丝毫真实的快乐。

首先“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这两句,站在不贪者和非愚者的角度,来揭示世间人所谓的清净、悦意、美好的事物,都是颠倒的,是一种错觉。不贪者,比如像婴幼儿,他们还没有男女的情欲,不会对异性产生贪心;非愚者,比如像修了不净观的修道者,他们远离了执女身为乐的颠倒执著,而在心中获得了法乐。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这两句,揭示了这种错觉的原因,是心的外散,被境所迷导致的。这样就以女身为例,说明了世间人所谓的清净法的本质,都是迷乱心识的一种非理作意而已。他们被本来不存在的“清净”所迷惑,因此心没有安住在不净的世俗实相上,反而外散到增益出来的“清净相”上,因此他们所谓的快乐,仅是一种错觉,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快乐。

这两句非常重要,是帮助我们认识真相的一个最核心、最重要的方法。什么叫心的“外驰”?就是因为无明而增益出了虚幻的法,并且将本是虚幻的法,执为心外存在,而且是真实有自性地存在,这样就将心的功能,驰散到心外的虚妄法上去了,被虚妄法蒙骗了。那么在这虚妄之上再进一步增益出来的乐、净、常、我等等,就更加是虚妄中的虚妄了。

不但是女人,凡是世间人所认为清净、悦意、美好的世间法,比如孩子、美景等等,也都是虚妄无实的。只有出世间的法,才是真正清净的。所以今后大家如果对世间法产生了清净的执著,生起了贪心,就应该从这个偈颂所教导的三个要点去提醒自己:一、对此没有贪心的人是怎么看的?二、有智慧的人是怎么看的?三、就算我觉得清净,那这是它的真相还是假相?如果是假相,就应坚决舍弃。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个愚人见到了王后,生起了贪欲心,于是他贿赂了王后的婢女,希望能有与王后见面的机会。婢女告诉了王后,王后答应了,并且说:王宫戒备森严,只能趁年底出宫时见面。到了年底,王后外出的头一天,愚人精心准备了香水、香料、鲜花、花环等物品,精心装饰了房间,满心期待着次日与王后的约会。但是第二天,他师父家的一头牛走丢了,他被派出去找牛去了。就在他出门后,王后来到了他的住处,等到他回来时,王后早已经离开了。这个愚人,辛苦等待并准备了一年,如果那一天他能待在家里,就能实现他的愿望,但是恰恰就在那天,他出门去了,所以错过了机会,使得一年的辛苦都落了空。这个愚人代表的是世间人,王后代表世间的快乐;愚人与王后地位悬殊,很少能得到与王后私会的机会,代表世间快乐极其稀少,很难得到;愚人想尽办法去追求王后,并且用一整年的时间,在等待着王后的来临,代表世间人追求快乐,非常辛苦和漫长;但是就在王后来临的那一天,这个愚人被师父安排外出去寻牛,而失去了机会,代表凡夫虽然梦想着获得快乐,但是因为分别心不安分,外驰而去贪著情欲,从而一直获得不了梦想中的快乐。

还有一个公案,是这样的。一个织匠被王后的美色迷住了,他见人就问:你见过王后吗?她会来吗?她说起我了吗?这个织匠,心迷乱而外驰,对王后产生了虚妄的清净相,产生了贪心,结果就陷入在了痛苦之中。

那么执著深重的世间人,还会提出来新的问题,下面他们就这样问:

设问:即使女人身上的乐是虚妄的,但是这些交合等的乐趣还是因为有了女人才能够得到,离开了女人,连虚幻的乐也没有了,所以女人还是应该被贪爱的。

答:

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

属我非他有,此摄持何为。

难词释义

合:交合,即不净行。

摄持:牢牢地执著为我所,或者说占为己有的意思。

何为:有何道理?即表示根本不合理。

颂文直解

如是进行观察时,明明女人没有任何乐,而将女人妄计为乐因,这样你的心已经颠倒,而日夜不断地对女人生起贪爱。但是在你正对女人爱重的时候,也仅能与女人偶尔交合,而不能长时间交合。那么你为什么还认为这是自己的女人,不属于他人,如此而将她牢牢地执著为我所呢?

这是说,既然在世间女人身上获得的虚妄快乐时间很短,那么就应该放弃对世间女人一直执为我所的占有欲。

释义

世间贪爱深重的人,即使从理上知道了女人等一切境是虚幻的,女人身上所谓的清净相更加是虚幻的,但是心中贪爱的习气难以一下子克服。就是说,即使是虚幻的相,他也会去贪执。就像《入菩萨行论·般若品》中说的那样:“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故见幻女时,见者空习弱。”这样的人,在颠倒执著女人为乐因之后,对女人的贪爱和看重,就会越来越增加,甚至做梦都会梦到。

世间男人贪爱女人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的目的,就是想与女人发生性关系、作不净行。他们在贪欲心的驱使下,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女人,去讨好女人,最终想要实现的,就是这种低劣的愿望。有人也许想,性欲是低劣的,但是爱情应该比较高尚吧。有这样想法的人确实比较多,但是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明白,如果一个女人是石女,那么男人还会对她生起贪心吗?还会去追求她吗?世间上所有将女身执为清净,赞美女人美丽和具有魅力的众多词句,其实都是建立在女人可以作不净行的基础上的。

但是,圣天菩萨这里告诫说:对女人非常爱重的人,快乐却并没有相应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不能常与合”。也就是说,作不净行的时间很短,所以即使与所贪爱的女人一直在一起,大部分时间都做不了不净行。而且在作了不净行后,因为愿望已经暂时满足,所以贪爱会暂时减少,这时对方的魅力就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心里就会很不在乎,很不耐烦,就会开始发生争吵。所以,一个认理的人,就应该放下对女人的贪执。

《四百论广释》中讲到了下面两个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婆罗门因为消化功能减弱,吃不下多少东西了。他虽然还有很多食物,但是一点也不想布施给别人。这些食物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作用了,他还当宝贝一样留下来,这就纯粹是一种舍不得、放不下的自私、吝啬心态导致的。这种低劣的习气,不但没有让他得到任何的利益,而且以后会因此而堕入饿鬼道。对女人的贪爱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贪爱女人的真正目的就是作不净行,那么在不作不净行的时候,还要去占有她,是完全不应理的了。

另一则公案是这样的:一个国王有许多妃子,虽然他对这些妃子没有贪心,但是也没遣散她们。一天一位比丘问国王:是否还想与这些妃子作不净行?国王回答说:不想。于是比丘给国王讲解了应该行持善法,国王听了后,就全部遣散了她们。确实是这样,既然这位国王不想与妃子们作不净行,那留着她们还有什么必要呢?当然这位国王有善根,能从善如流,接受比丘的劝导,这样的国王很难得。世间人也都应该学学这位国王,放下对女人的执著。

不但是对女人的执著是这样的,其他被认为是清净、悦意的事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很多人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爱重,认为孩子能带来无穷的欢乐,就可以用这个偈颂来作如理的思维。“如汝常爱重”:本来是说对女人爱重,这里就可以对应到爱重孩子上;“不能常与合”:对应女人是合,对应孩子,那就是孝顺,也就是说,不能经常得到孩子的孝顺;“属我非他有”:就是还想着这孩子只能属于自己,不能属于其他人,只能孝敬自己,不能孝敬其他人;“此摄持何为”这样牢牢地将孩子执为我所,是一点也没有道理的。

很多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非常强,想要管着孩子的一切,连孩子穿什么衣服这一类的小事情上,也都一定要听自己的。通过这些事情,父母的我所执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这都是不正确的,是愚痴颠倒的做法。因为孩子在上辈子不是你的孩子,在下辈子也已经相逢不相识了,只是在这辈子,才有机缘做你的孩子而已。孩子十来岁左右开始懂事之后,因为他俱生烦恼习气和业力的影响,有了他自己的个性、爱好、追求等等,就会和父母越离越远,在他成家之后,父母就更加靠边,以至于现在,都要通过立法来规定孩子必须看望或问候老年人了,这说明孩子照顾父母不周全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既然等孩子成年后,来看望一下都不愿意,那么对孩子还那么执著,那么希望占有,就是一件一厢情愿的愚痴事情了。

但是执著深重的人还是觉得对女人贪著是有理由的,下面就是他们新的想法:

设问:虽然这个虚幻的乐,能得到的时候确实很少,所以应放下对女人的贪著,但是,世间人认为贪心就是一种快乐,而女人是贪心之所缘境,所以贪著女人是合理的。

若贪即是乐,妇女应无用,

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

颂文直解

如果贪心本身即是快乐,那么女人恰恰应该没有用处了,因为世间人生起贪心后,需要与女人来作不净行,才能消除这个贪心。但是世间人是不会舍弃快乐的,所以说贪心本身是乐,是完全错误的。

释义

贪爱习气深重的人,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所以虽然他逐渐认清了上面的道理,但是还是放不下对女人贪爱的习气。尤其是一些所谓感情丰富的人,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沉溺在自己的迷乱贪著之中,不能自拔。

那么贪心是不是快乐呢?圣天菩萨抓住快乐是不会被舍弃这一点,引导我们认识到,贪心根本不符合快乐的这个特征。因为世间人生起贪心之后,被这个贪心逼迫而不得自在,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息灭这个贪心,消除心中的欲火。这就像中了毒一样,必须把这个毒给医治掉,否则会一直不断地扰乱身心。正因为贪心是要舍弃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快乐,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痛苦。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个又饥又渴的孩子,四处找吃的。他在晚上走进了一间房屋,屋里有一碗水和一碗灰。夜色朦胧中,他把灰看成了吃的东西,于是用水和上,捏成团吃下了。感觉吃饱了后,他才发觉这碗“食物”其实是一碗灰。这时他感觉到很恶心,就把碗里剩下的灰倒掉了。当他走出屋子,遇到了这个房屋的主人。主人知道情况后,很同情他,就给了他很多好吃的,并收养了他。这个公案中,又饥又渴的孩子,比喻充满贪欲的世间人;灰比喻女人;孩子因为被饥渴逼迫,四处找吃的,比喻贪心本身是一种苦,众生饱受这种苦的逼迫,不得不去追求女人等的所缘境来满足贪心,消除这种苦;夜色朦胧,比喻众生被无明愚痴障碍;孩子把灰看成了食物,比喻世间人执不清净的女身为清净;孩子吃了灰,似乎感觉饱了,比喻世间人似乎从贪爱女色中,得到了满足;后来孩子发现了所谓的“食物”,其实是灰,感觉很恶心,把剩下的灰倒掉了,比喻世间人通过观察,发现了女人其实是不清净的,生起了厌离心,放下了对女人的贪爱;主人比喻圣者;主人收养了他,并给了他许多好吃的,比喻众生归依了三宝,通过闻思修行,以此获得了很多法财,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这个公案也说明了,世间人想消除痛苦的发心,是无可非议的,是正常的。但是世间人的错误,在于认错了哪些法可以消除痛苦,也就是说,认错了什么是清净,什么是快乐。世间人把女人等不清净的有漏世间法,当作了清净的目标去追求,认为这些有漏法能够消除痛苦,带来快乐,这些目标完全设错了,因此就生起了贪心,这个贪心,根本不是快乐,相反,它的危害性非常大,反而把众生带入到痛苦的泥潭之中了,而且贪心越大,得到的痛苦就越多。而真正的快乐,只有在看破这些幻相、消除贪心之后才会获得。

前面的偈颂中说了“不能常与合”,有的人于是想,交合虽然短暂,但是至少也有这些短暂的交合之乐。这是贪爱习气重的人钻空子的想法,于是他们就提了这样的问题。

设问:与女人交合中能产生快乐,所以女人应该还是安乐之因吧?

答:

虽与妇相合,乐从余缘生,

非愚孰妄执,唯妇为乐因。

颂文直解

即使与妇女相合,乐也是从余缘——恶非理作意的分别中产生的。将乐的因,完全说成是令人悦意的女人,除了如你一样愚痴的人之外,谁会产生这样的妄执呢?因此,不应妄执女人为乐因。

释义

男女作不净行时候所谓的快乐,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主因是心的外驰而产生的颠倒作意。而和女人交合这件事,仅仅是一种助缘而已,它不是主因,更不是唯一的因。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不净行必定能产生快乐,那就像所有人被火烧伤后都很痛苦一样,应该所有人都可以在不净行中得到快乐了。但是已经离贪的圣者阿罗汉,即使产生了男女根的相合,也根本不会产生这种有漏的快乐。比如当年妙贤比丘尼已经证得了圣者阿罗汉果位,但是因为恶业成熟,被未生怨王凌辱。妙贤比丘尼当时“如中毒箭,生大忧苦”,根本没有丝毫的安乐。另外,尚未证得圣果,但是受持清净戒律的出家人,以及修持了不净观的修行者,也可以用正知正见,对这种有漏安乐进行压服。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不净行并不会必定产生快乐。

认为世间女人清净并且是安乐之因的根本原因,就是非理作意。非理作意扭曲了真相,产生了虚妄的清净相,因为觉得这些清净相很悦意,所以产生了贪心。圣者阿罗汉断除了颠倒作意,消除了贪心,所以不管是魔女、天女还是人女,都无法诱惑得了他,即使与他作不净行,他都不会生起一丝一毫的快乐。就像我们看非常非常可怜的马、牛、狗,在作不净行时,我们都知道这是旁生的颠倒行为,纯粹是旁生心里的烦恼、贪心产生的。另外像酒喝醉了后,过患那么多,但是贪酒的人却仍然认为酒是快乐之因。与此相同,只有愚痴的人,才会固执地坚持女人是快乐的唯一来源。

这一科的四个偈颂,断除了将女人作为乐因的贪著。第一颂提供了三个观察方法,即不贪者、非愚者和真实相,引导大家认识到对女人的贪爱,完全是一种颠倒作意;第二颂指出通过女人来满足这种颠倒贪爱的机会很少,说明女人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作用,因此应断除对女人的贪爱和我所执著;第三颂否定了把贪爱执为快乐的颠倒作意,指出贪爱恰恰是苦;第四颂指出,即使偶尔满足了颠倒的贪爱,女人起到的也仅仅是一种助缘而已。这样就可以确切地认识到,世间女人根本不是快乐之因,所以应该完完全全断除对世间女人的贪著。


{返回 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讲记(十九)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讲记(二十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七)
 中观四百论讲记(一)
 中观四百论讲记(十六)
 中观四百论讲记(三)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五)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二)
 中观四百论讲记(六十)
 中观四百论讲记(十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