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往生论注讲记(十九)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众生体者。此分中有二重。一者观佛,二者观菩萨。观佛者。】

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

【此观义已彰前偈。】

众生体性这部分中有二重:观察佛和观察菩萨。怎么观察佛庄严功德成就?要知道,观佛庄严功德成就有八种相。

观察的内容已经显示在上面偈文的讲解中。

何等八种。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若欲观座,当依观无量寿经。】

如果想观佛的莲花座,应当依照《观无量寿经》。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什么是佛的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就是如来色身具足相好,圆光如同百亿三千大千世界,色像超胜一切众生。

就像《观经》所说,阿弥陀佛的真身犹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的白毫右旋宛转,犹如五座须弥山。佛眼犹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体诸毛孔中演出光明,如同须弥山。佛的圆光犹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化佛。一一化佛又有众多无数的化菩萨作为侍者。阿弥陀佛具足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具足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

【若欲观佛身,当依观无量寿经。】

如果想观佛身业功德庄严,应当依照《观无量寿经》。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什么是佛的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就是如来微妙清净的名号或者说法的音声周遍传闻在十方世界中。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什么是佛的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就是佛的心像地、水、火、风、虚空一样无分别。无分别就是没有分别心。

【凡夫众生身口意三业以造罪。轮转三界,无有穷已。是故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云何用治。】

为什么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呢?因为凡夫众生以身、口、意三业或三种造作来造罪(也就是身体造很多罪业,语言造很多罪业,起心动念造很多罪业),这样就在三界中上下轮转,没有止息的时候。因此,诸佛菩萨就用无量功德庄严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用以对治众生虚诳的三业。怎么对治众生的三业呢?以下就依次从身、口、意三个方面来说明。

这里的“虚诳”是虚伪不如实的意思。也就是众生身、口、意三门造业,都是以虚妄的分别作为所依。由种种人我、法我的分别而发起造作,因此是虚诳的造作。

【众生以身见故(“身见”就是我见。),受三途身,卑贱身,丑陋身,八难身,流转身。】

众生把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积聚误认是我而执著,由此发起种种烦恼、造种种有漏业,以业力而受取种种身,比如受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身,受屠夫、妓女、奴隶等的卑贱身、受五官不正等的丑陋身、受无机缘修持佛法的八无暇身,以及受种种流转在三界中的身。

【如是等众生,见阿弥陀如来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种种身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身业。】

这等众生在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的色身时,如上的种种身业系缚就都得以解脱,从此入在如来家中,毕竟证得平等身业。

这里“平等”二字极为关键。前面说过“平等是诸法体相”,所以是诸法实相的异名。平等就是离差别。离什么差别?离有、无、是、非、善、恶、美、丑、常、断、一、异等的一切差别。因为这些都落在一头,都是边,都是戏论;而实相远离一切边,没有任何差别相可得,所以称为“平等”。所谓“入如来家”,就是证入了实相。

以往是因为执著我和我所等,以种种虚妄的执著发起身体的造作,这样因上是杂染的业行,果上就被业报缠缚。现在在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的身时,就能证入平等法性,而解脱种种身业的系缚。也就是远离“这是我的身、那是他的身”等等的执著,安住在远离人、法的大平等性中,现起平等的身业;或者证入了周遍大平等性、远离自他的执著,从安住在平等法性中,现起种种化身,现前从一身中化现微尘数身等的不可思议身业。

【众生以骄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如是人应受拔舌苦,喑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

众生以狂傲、高慢的缘故,诽谤正法、诋毁贤圣、舍弃轻视尊长,这样的人本应感受地狱的异熟果——拔舌等的大苦,又要感受等流果——生为人时舌根不具的喑哑苦,言教不行苦(就是言教不威重,即使自己说得正确,别人也不听从),以及没有名闻的苦。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像这些具有种种诸苦的众生,在闻到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或者闻到佛说法的音声时,如上的种种口业系缚就都得以解脱,入在如来家中,毕竟得平等口业。可见佛的名号和音声具有不可思议的除障作用。

在大经(唐译)中说到阿弥陀佛因地这样发愿:如果我成佛后,在无量不可思议无等界诸佛刹中,菩萨闻我名号之后,不证得离生,不获得陀罗尼,我就不取正觉。又说:如果我成佛,其他佛刹中的菩萨闻到我的名号之后,如果不应时修菩萨行,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具诸善根,我就不取正觉。可见由闻弥陀名号能得无生法忍,能住在平等法中或住在实相中。

宋译说到极乐人民在宝池中听到说法的音声时,“发清净心,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见在闻到如来说法的音声时,远离分别,正直平等,毕竟得如来平等口业。也就是入于离一切边的平等法性,从中现起不被偏执所染的平等口业,或者现前从一个音声中流现无量音声海、言辞海等的不可思议口业。

【众生以邪见故,心生分别。若有若无,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恶,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种种分别。以分别故,长沦三有,受种种分别苦,取舍苦。长寝大夜,无有出期。】

众生由于邪见或不如实了知,在内心里生起种种分别,计较有啊、无啊、非啊、是啊、好啊、丑啊、善啊、恶啊、彼啊、此啊,有像这样的种种分别。以起虚妄分别的缘故,就长劫沦落在三有的各种生处当中,长期受种种分别的苦、取舍的苦,陷入在长夜无明中,无有出期。

这里说的“邪见”,就是不如实地见。本有的见为没有,本无的见为有。这就是生起种种分别的根源。由于心里有邪见没有遣除,就会不自在地分别有无、是非、好丑、善恶、是此、是彼等等。而起了这种种分别造下了有漏业,就又相续不断地受三有中的种种身。所以三有整个是由虚妄分别一手制造的。

【是众生若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若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是等众生,如上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这些众生如果遇到阿弥陀如来的平等光照触,或者闻到阿弥陀如来的平等意业,如上种种意业的系缚就都得以解脱,入在如来家中,毕竟得到平等意业。就是证入离一切边的平等法性,从中现起远离边执的平等意业,或者现前一刹那照见万法的不可思议意业。

昙鸾大师在《赞阿弥陀佛偈》里有一首偈这样说:“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解脱光”,就是解脱一切二边执著的法身光明。“轮”,表示圆满具足。“解脱光轮”就是圆具解脱妙德。“无限齐”就是没有固定的限量或边际。由于具足这样的德相,阿弥陀佛又称为无边光佛,就是远离一切戏论边的光明。“蒙光触者离有无”,就是得到阿弥陀佛无边光的照触,就离开了有、无二边,这是离开一切边,究竟解脱的意思。“是故稽首平等觉”,因此顶礼能使众生悟入平等实相的阿弥陀佛。这首偈说的“得佛光照触,能远离有无一切边”,和这里所说“种种意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完全是一味。

再看“闻阿弥陀如来平等意业”,“闻”有信受、了知的意思。如果能以智慧了知如来离一切边的平等意业,也能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意业。

总之,阿弥陀佛庄严身口意三业,用以净治众生虚诳三业的意思是:由庄严色身相好光明,使众生见到如来身相就解脱身业系缚,毕竟得平等身业;由庄严万德名号和说法的音声,使众生闻到名号、音声,就解脱口业系缚,毕竟得平等口业;由庄严意业和智慧光明,使众生遇到光明照触以及了知如来意业,就解脱意业系缚,毕竟得平等意业。

下面是断除佛心无分别的疑惑。

【问曰,心是觉知相。云何可得同地水火风无分别耶。】

问:心是觉知的体性,怎么可能像地水火风一样无分别呢?

【答曰,心虽知相。入实相,则无知也。譬如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

虽然以前是有种种虚妄的知,但在证入实相后,就消除了虚妄的知。就像蛇虽然是弯曲的,放入竹筒,就使得蛇拉直了。同样,原先心有缘此缘彼的觉知,在证入实相之后,就契合平等实相而远离分别。

《辨法法性论》宣说了能在自心中生起无分别智的四种加行:首先抉择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依于万法唯识,就没有心外的所取;以所取的境得不到,能取的心也得不到;依于二取何处也不得,就只见无二的真如。按照这样次第修持,就能生起无分别智。所以由证入无二取真如,就能寂灭有所缘的种种知。寂灭了觉知,就叫“无知”。

【又如人身若针刺,若蜂螫,则有觉知。若石蛭啖,若甘刀割(“甘刀”:一种作手术的刀。),则无觉知。如是等有知无知,在于因缘。若在因缘,则非知非无知也。】

又比如,人的身体以针扎刺或被黄蜂咬时,就有疼痛的觉知;在水田里被蚂蝗咬或用甘刀割时,就没有觉知。像这样,有觉知和无觉知观待于因缘。观待因缘的法就没有自性,所以觉知没有自性,无觉知也没有自性,都只是因缘生的虚妄的法。这一句讲到分别心种种的知都是有为法,都是虚妄的客尘法,可以消除。

像刚才,在被针刺和被黄蜂咬时就觉知疼痛,被蚂蝗咬、被甘刀割时就不觉知疼痛。可见觉知或不觉知都观待于因缘。既然观待于因缘,就没有自己独立的自性(也就是说,如果觉知是有自性的法,就应当恒时都有觉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失去觉知。但有些情况下有觉知,有些情况下又失去觉知,这就证明分别心的觉知不具有不变的自性。)。既然没有自性,那就是虚妄的。既然是虚妄的,就不是真知!如果是真知,就不会随缘生灭;会随缘生灭,就是妄知。而且正因为这种知只是因缘生的虚妄的法,因此就能由生起对治而得以消除。而消除之后余留的知就是真知。

《释量论》说:“心自性光明,诸垢是客尘。”所以,虚妄分别都是暂时性的客尘法,这些在发起无分别智之后就被逐渐息灭,到成佛时心和心所全部寂灭,现前的就是无知而知的真知。《般若经》说:“未见任何缘,是为最胜见。(不见任何所缘就是最殊胜的见。)”龙树菩萨《法界赞》说:“如是光明心,为贪等垢染,智火烧其垢,非彼光明性。(就是这无为法的光明心性被贪等虚妄分别所染,以无分别智的火烧尽的是这些垢染,而不是光明心性。因此虚妄的知可以消除,最终余留的是真知。)”

所以现在知道这、知道那,这是妄心!是缘种种戏论而起的心!要没有种种戏论,不会无因自己活动起来!比如我们现代人心里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这是由熏习各种现代语言和观念生起的,如果我们生在某个原始部落里,没受过这些熏习,就一点不会有这些思想。所以这样的种种了知就只是由因缘造成的有为法,是虚假的东西。如果我们能见到实相,这些就会被逐渐消除。最终不但是凡夫的分别,连圣者出定位的分别也都会全部寂灭!这些都是妄知,最终达到的是无知而知,是本具的大无为法的智慧。

【问曰,心入实相,可令无知。云何得有一切种智耶。】

他说:由心契入实相或了达实相,就能使心达到无知。也就是以前种种虚妄的知都会寂灭。但已经成了无知,怎么会有一切种智呢?

问的人不知道无知和知不二,他认为如果入了实相,就变成无知,也就不成立有遍知万法的一切种智。

【答曰,凡心有知,则有所不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知,知即无知也。】

这是区别凡心和圣心的知而回答说:凡心有知就有所不知,也就是以分别心有攀缘所取的知,因此不能无所不知。圣心没有攀缘所取的知,以真心周遍万法的缘故,因此无所不知。所以圣心是无知而知、知即无知,也就是寂灭一切心、心所的同时,现前无缘而遍照一切的智慧。

这意思是讲到:由于万法本来与法性无二,因此在佛果地究竟转依时,虽然在了达法性中没有任何分别,但同时能不假功用、任运地遍知万法。

【问曰,既言无知故无所不知。若无所不知者,岂不是知种种法耶。既知种种之法,复云何言无所分别耶。】

又问:既然说“由于无知,就无所不知”,那么无所不知不是知种种法吗?既是知种种法,怎么能说无所分别呢?不是知道这、知道那,什么都知道吗?

其实回答也简单,镜子不是无分别还能照一切吗?

【答曰,诸法种种相,皆如幻化。然幻化象马,非无长颈鼻首足异。而智者观之,岂言定有象马分别之耶。】

答:诸法的种种相就像幻化,显现而毫无实体,但幻化的象马,不是没有长长的脖子、鼻子、头、脚等的差别,但智者观它的时候,哪里会说决定有象、马而分别它呢?

就跟镜子能照种种相,但镜子没有分别心。佛的心照见一切万法,但没有“是此、是彼”的分别。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生论注讲记(十八)
下一篇:往生论注讲记(二十)
 往生论注讲记(七)
 菩提心之七重因果的修法(七)
 往生论注讲记(十九)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六)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二)
 净土教言讲记(二)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七)
 《正法妙音》第七册 如何依止善知识与走向解脱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四)
 普贤行愿品讲记(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现代因果实录(第一部)[栏目:因果启示录]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十七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