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3、什么是《般若品》里诠释的世俗和胜义?以这两个法相和自相续对照,能产生了什么样的启发?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32

3、什么是《般若品》里诠释的世俗和胜义?以这两个法相和自相续对照,能产生了什么样的启发?

答: 《般若品》里自空大中观所诠释的世俗,即是普虚,指的是心前显现的轮回和涅槃中的一切万法,并非真的存在,其实都只是假相、幻相,就像水中的月亮一样;而胜义,则更进一步地指出了这些假相、幻相,正因为它们如同水中的月亮,所以其实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没有生灭过,没有存在过,同样也没有空的存在,没有无生无灭的存在,也没有现空无二的存在,这才是离一切戏论不可思议的第一义。

但是在现实中,凡夫对见闻觉知到的种种事物,非但没有认识到它们本不存在的胜义实相,就连它们在世俗中的虚幻性质也没有被认识到,反而认为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对于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功德,还有家人、工作、乃至佛法僧三宝、佛果等等,都会觉得既然存在着,就必然是实有的。这说明了凡夫对万法本质的观察能力是多么的低,对万法本质的认识结果有多么的错误,也正因为这些错误认识(也就是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才导致了众多的惑业苦。这正说明大家需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般若法门,将正确的中观观察方法学到手,来彻底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认识,从而能原原本本地还原出万法的真相。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们所指的实际含义”?并以此来对《般若品》的科判甲一和甲二作具体的解读。
下一篇:2、寂天菩萨说:"故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请问你学般若法门的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对照寂天菩萨的要求,什么样的目的和方法才是正确的?请各位认真地思考。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
 13、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来分析《般若品..
 26、在“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中,从“若断惑解脱”到“故应修空性”的这部..
 27、分析“断诤”中“彼等摄义”的结构,并总结你学习这段摄义的启发。..
 3、什么是《般若品》里诠释的世俗和胜义?以这两个法相和自相续对照,能产..
 16、既然世间人的无患根识所取的境和八地以下的菩萨在出定时所见的相同,..
 6、世俗的意思是虚相,那么是否一切的虚相都是世俗?
 17、请比较实事师、唯识师、中观师在见解上的异同,并总结下下宗到上上宗..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
 32、有人说,前面问题中关于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的道理,在《金刚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食恶果的老鹰[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七十二[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1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五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前行讲记 第二百一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悲心5[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佛教学院需要统一的教科书[栏目:明日的佛教]
 打坐修心[栏目:传喜法师·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