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6、世俗的意思是虚相,那么是否一切的虚相都是世俗?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7

6世俗的意思是虚相,那么是否一切的虚相都是世俗?

答:虽然一切世俗法都是虚相,但是这虚相也分有两种层次,对应到世俗上,即是正世俗和倒世俗。其中正世俗法是指虽然在众生的无患根识前无欺存在,但其实并不实有的法,比如说见到的显色和形色,听到的声音等等,即世俗中有如幻的显现,但胜义中本来就是空性,因此说它们都是虚相;而倒世俗纯粹是凡夫众生的第六分别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增益出来的内容,不但在胜义中,就连在正世俗中也根本不存在,比如说人我、法我、凡夫所执著的清净的身体,外道所执著的常有的声音等等。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7、“现空双融”是否是指一切显现都成为了空性?
下一篇:5、仿照以上对于甲一和甲二的解读,试着解读科判中余下的部分。
 4、如何才能更好地“吃透其中的科判和文句,明白它们所指的实际含义”?并..
 17、请比较实事师、唯识师、中观师在见解上的异同,并总结下下宗到上上宗..
 11、认真理解《讲记》中对“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
 3、什么是《般若品》里诠释的世俗和胜义?以这两个法相和自相续对照,能产..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
 1、般若品的第一大科判是“应需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虽然只有..
 6、世俗的意思是虚相,那么是否一切的虚相都是世俗?
 19、认真理解并体会全知的这段释文:“凡成立识实有,则于无分一体的实有..
 22、按照“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去修行,是..
 27、分析“断诤”中“彼等摄义”的结构,并总结你学习这段摄义的启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尘网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须论;息交岂独忘知己,为爱吾庐夏木阴。[栏目: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大悲咒句偈 41.呼卢呼卢摩啰 HU LU HU LU MWO LA[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从坚定佛教信仰来竖立导师形象(悟实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五百罗汉 253、觉性解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识和智有什么差别?[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六章 看透善恶[栏目:看开]
 贤愚经波婆离品[栏目:经典]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六卷[栏目:净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