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二集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93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二集)  2009/3/24  台湾华藏电视台  文件名:12-47-1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四页第一行,我们从第二句念起:

   【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

   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自性隐显这个现象,隐与显都没有因,不像一切万物,一切万物确确实实所谓是因缘生法,这是佛讲的。只有自性不是因缘生法,为什么?它没有生,它也没有灭。在宇宙之间真正讲到不生不灭的,就是自性,自性从哪里来的?无有来处。自性为什么发生的?没有原因,只有这桩事情,这里说得好,它『非生因之所生』。但是如果你有智慧,你确确实实能够证得,这个证得不是说你得到什么,你真正知道它的存在,而且真正知道它是宇宙的第一因,宇宙、生命、我都是从它变现出来的。佛说得很好,一切万物,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没有生因,识有,识是因缘所生法,性没有,这个要知道,这很难懂,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讲到生因,我们前面提到《成实论》里面的三因,这个三因也就是讲的一切万法,一切万法总离不开这三种因。第一个是「生因」,第二个是「习因」,第三个是「依因」。这些概念、事实都围绕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都能通达明了,你是个明白人;如果不能通达明了,那你就是个胡涂人,胡涂人在佛法称为凡夫,明白人称之为菩萨。菩萨跟凡夫没有两样,只是对于一切万事万法明不明白。

   生因我们说过了,只有自性没有生因,除了自性之外,统统都有生因。宇宙怎么来的,有生因,我从哪里来的,有生因,怎么来的?我们在华严会上讲了很多,不止一次,时时刻刻都提出来。为什么要这么频繁的来提示?因为我们没有能够认知,不是听一次就明白,这个话听一万次你也未必能明白,未必能明了,不明了就不得受用。真正明了就得受用,这受用是什么?受用是大自在。大乘教里面讲三德,如果真的明了,你就得解脱德,解脱就是大自在。我们不得大自在,还有烦恼,还有习气;换句话说,我们没有真的明了,只是听说而已。所以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学习要不断的重复,温故而知新,这是很有道理的。真清楚了,三德都现前,法身德现前,什么是法身德?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是法身德。你就不会再分人我,没有这个概念,你真正晓得整个宇宙是自己,好像我们明了,我们这个身体是自己,你就不会再去分这是头,这是眼睛,这是耳朵,这是鼻子,这是手臂,这是手指,你就不会分,为什么?一体!所以你真正证得法身,法就是身,法性是真心,法相是真身。法相在大的方面来说遍法界虚空界,范围缩小来讲,咱们娑婆世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大的你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华藏世界,叫世界海。

   佛说,在大宇宙里面,像华藏世界海无量无边,无有穷尽,有没有生因?有。生因是什么?我们这篇文字里面的第三段就讲三种周遍,「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这是性德,所以它的生因是性德。那自性的生因呢?自性就没有生因,所以它第一个源头没有生因,第二个就有生因。宇宙出现,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五句话,末后一句话「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有生因,前面讲的没有生因。前面譬如他讲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清净没有生因,「本不生灭」没有生因,「本自具足、本无动摇」都没有生因。法尔,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不可思议,佛这句话说得妙!你没有办法去想象,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是物质,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不是精神,我们的意识想不到,这才是真的。这篇文章里面最难懂的就是第一段,因为第一段就是它没有生因,二段以后都有生因那就很好懂。第一段里面就是禅宗里面常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禅宗常常参这个话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讲得很清楚。在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得没有这么清楚,但是也讲得好,那是什么?叫常寂光。我们不要说土,也不要说身,就叫常寂光,那是本来面目。常寂光就是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常寂光里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佛经里还有一个名词叫「大光明藏」,那也就是讲常寂光,也就是讲自性,自性是大光明。这个东西你说体会,体会都体会不到,为什么?你体会用心,只要讲用心全用妄心,真心用不上。真心是什么?真心是下面讲的「了因佛性」。「非生因之所生」,这句话要肯定,决定没有怀疑,有怀疑那就是障碍,烦恼障,六个根本烦恼,贪瞋痴慢下面就是疑。你在这上面怀疑,你就永远不能见性,不能见性造成什么样的障碍?出不了十法界。给你说你可以出六道轮回,你出不了十法界,十法界最高的是佛法界,你没办法超越,也就是说你永远见不到诸佛如来的常寂光净土,你见不到。所以这个疑要断,这个疑,六个根本烦恼里头的疑,不是普通的疑惑,我们普通叫怀疑不是这个,那你就搞错了。就是对这个自性清净心没有原因生的,法尔如是,对这个不能怀疑,这个疑情断了,你才能体会到万物都有生因。

   第二个讲「习因」。这个生因,万物的生因是什么?是唯心所现,这个心就是自性,自性能现。能现为什么会有差别?能现应该都是一样,没错,确实是一样。种种差别从哪里来的?差别从习因来的。你看看我们中国古人讲的,讲得含糊,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我们中国,你看《三字经》上,小朋友都会念,「性相近」,那个性就是自性,不是生因之所生。「习相远」,习是什么?习因,我们中国人讲习惯,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因就是习惯。批注里面讲得很清楚,虽然不长,就一句,「如习贪欲而益长贪欲」。我们中国人常讲,「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他跟善人在一起他自然就变善,跟恶人在一起他就学坏了。所以环境能变化一个人的气质,要晓得这些烦恼没有的。最高的我们不说,最高的是起心动念,自性里头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也是生因。起心动念之后现种种不同的现象,十界、六道、三途,这些染净、善恶、苦乐完全是习性,是习因。明白这个道理,就晓得教育的重要。

   所以我常常想,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我想都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中国这个地区。早年我跟李老师学教,我把我这个看法向他老人家请教,他老人家给我证明,他说理上讲得通,事上没有证据,这真的,事上什么?没有记录。佛在经上也没有说,中国古圣先贤哪些是佛菩萨再来的,没讲,所以事上没有证据,理上讲得通。为什么?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就是在十界、六道、三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得大自在,一点障碍都没有。他怎么能现身?现身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所以他种种示现还是非生因之所生。性如是,相亦如是,这个道理深,为什么?他觉悟了,所谓觉悟就是他不起心、不动念,那就不是生因之所生。只要起心动念就是生因之所生,那个生因是什么?生因是起心动念。诸位要晓得,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应化在北印度,应化在人道也有父母,也有诞生,也有童年、少年、青年、晚年,都有这现象,有生有灭,七十九岁圆寂,我们讲七十九岁死了,有生有灭。这是不是有生因之所生?没有,这难懂!明明有怎么会没有?真的没有,给你讲有这是什么?随顺俗谛说有。要是随顺真谛呢?真谛没有,这不好懂。佛一生说法,在总的原则上,佛依二谛说法,就是真谛、俗谛。俗谛就是依一般人的常识给你讲,你会懂。真谛是什么?真谛是依第一义谛,那就是如来亲证的境界,没有;这所有一切万法也是非生因之所生,这个太妙太妙了,这个太难懂了。

   虽然难懂,真的,佛有善巧方便,也能够叫我们细心的人稍有体会,譬如宇宙的来源,这是我们第二段要讨论的,宇宙的来源是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我们也不懂,我们听到这个名词,「我突然起了个念头,想到一桩事情,这是起心动念」,不是,不然,我们这个念头太粗,不是佛所说的。佛所说的起心动念极其微细,微细到什么样的程度,不但我们自己不知道,阿罗汉不知道,菩萨也不知道。菩萨在《华严经》上讲的有四十一个阶级,不算前面十信,前面十信位算上的时候是五十一个阶级。这五十一个阶级那真的都是菩萨,我们就是连最初的初信位的菩萨,我们都比不上人家。我们这一生认真修行,能不能修到他的地位?不多。为什么?初信位的菩萨,给诸位说,自私自利没有了,名闻利养没有了,五欲六尘没有了,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所以他能够把六道里面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掉,我们有没有办法断一品?这是真的。八十八品见惑,佛菩萨又把它归纳为五大类,这个说话就好讲,因为教学方便起见分为五大类,八十八太多了。

   这五大类,第一个是身见,身见断掉了,也就是初信位的菩萨绝对不会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一招就不容易。我们还执着身是我,他知道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身是我所有的,是我所有的不是我。什么是我?他已经懂得灵性才是我。到最后给你说,什么是真正的我?我们这第一条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是我,是真我,这就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把它忘得干干净净的,把身当作我,你说糟不糟糕?好比一个人,我们比喻这衣服是我所有的,他把衣服认为是我,我忘掉了,衣服是我,执着这个衣服,你说这不是错误吗?六道里面的众生,哪一个不把身看作是我!纵然他修行修定能够达到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他还是有身见,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他比不上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菩萨身见破了。

   边见破了,边见是二边,我们为了说话方便起见,大家容易懂,不讲这个名词,我常常讲对立。二边不就是对立吗?初信位的菩萨对立的念头没有了,现在科学里面讲相对论,相对,他没有相对。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冲突频繁,不但家庭有冲突,父子、兄弟有冲突,夫妇有冲突,踏进社会与一切众生冲突,与一切万法冲突,怨天尤人,这是现在社会现象。这种乱象,根在哪里?根就在对立,就在边见。边见没有了,所有一切冲突都化解,初信位的菩萨做到。下面是邪见,那是错误的见解,见取见、戒取见是成见,统统都没有了。我们怎么能比得上?所以证得初信位的菩萨,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决定不堕三恶道,天上人间。而佛说得很清楚,最多七次他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六道就没有了。所以不能小看他,他是初信位的菩萨,那也是圣人,我们叫小圣。在三种不退里面他证得位不退,所以从他算起五十一个阶级。到什么时候、哪个阶级,才能够真正懂得世尊在大乘教里面讲的起心动念?八地菩萨。你们想想看,八地多高?你看信位十个阶级十信,再往上去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十个位次,再上去十地,十地你看看从初地到七地四十七个位次,到八地四十八个位次,到八地菩萨才知道佛所讲的起心动念,七地菩萨都不知道,八地菩萨才知道。所以佛天天给我们讲起心动念,我们统统都误会了,认为我们这个粗糙的念头就是起心动念,不是的,太微细了。

   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的对话,这才恍然大悟。佛问他一般人讲的一念,我们讲起个念头一念,这是粗念,太粗了。佛问弥勒菩萨,这一个念里面有多少个细念,微细的念头,真正的起心动念有几个念头?有几个形?有几个识?形是什么?形就是物质,物质现象,识就是精神现象。弥勒菩萨回答释迦牟尼佛说,一弹指,这一弹指的时间很短,这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一百个千是十万,这是单位,多少个十万?三十二亿个十万。等于我们现在的话说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的念头,你看看一弹指,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弹指这里头就有三百二十兆的念头;换句话说,三百二十兆的念头成就一弹指。我们起个念头的时候不止一弹指,一弹指速度太快了。现在我们通常讲时间以秒为单位,一秒钟,我们弹指,我们弹得快大概一秒钟弹四次,再乘四,一秒钟里面有多少个细念?一千二百八十兆。这样快的速度八地菩萨知道,八地菩萨那个定功深,甚深禅定里面极其微细的那一个念头一动,他都晓得。这一念是什么?这一念就是佛经讲的起心动念,就是佛法里讲的根本无明。佛在大乘教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就是有这一念。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样微细的念头,「念念成形」,每个念头都有物质现象出现,「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识,精神现象。换句话说,精神现象跟物质现象同时发生的,物质现象变成什么?变成宇宙,物质现象变成宇宙,精神现象就是自己。我们现在讲所有一切动物,所有一切动物里面最重要是自己,其它的是我们生活环境,我们生活环境里面有人事环境,这是动物,有物质环境、有自然现象的环境,这么个来源。如果边见破掉,不再有对立,这些现象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真正讲修行,从哪里修?先要知道无我,身不是我,然后要知道我们跟宇宙,对人、对事、对物都是一体,没有对立。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为什么?他迷,他不知道,他执着身是我。我们觉悟,觉悟是什么?觉悟之后整个宇宙是我,我怎么能跟人对立!就是受伤害也不对立。我想有很多人有这么个经验,我自己也有过很多次,不小心牙齿咬了舌头,舌头咬破流血了,你想想牙齿跟舌头两个对立吗?它不会对立,为什么?一体。别人跟我对立,还不就跟牙齿咬到舌头一样吗?他可以对立,我们知道事实真相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是和谐。所以要晓得,宇宙是和谐的,和谐是自然的,与性德完全相应。对立、报复、不和是错误的,完全违背了自性,这是错误的。

   因为习因,所以诸佛菩萨、大圣大贤应化到这个世间,这是什么?众生有感,他自自然然就应,这个感应我们到后面也要详细说明。应化到世间是什么?来教我们。我们很不幸堕落在六道,堕在六道里面,我们应该怎样过日子,我们在六道里面终极的目标是什么,这都要知道。然后所谓人生的价值观、人生的意义,这才得其正,不会趋向邪恶。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提升自己的灵性。用贤首大师这篇文章来说,就是妄尽还源,回归自性,这个价值观正确,一点都没错误。生生世世,记住,学佛修行起头难,只要起头的瓶颈突破之后,节节往上升,它是几何级数往上升。最困难的是开头,而开头最困难的是对于佛给我们讲的自性,宇宙万有的本体,这个认知太难,你怎么能够对佛所说的深信不疑,这一点比什么都困难。我们现在一般人相信科学家,为什么相信?科学家用很多仪器把它证明。我们对佛菩萨所讲的,我们就不相信他,其实佛菩萨跟科学家一样,他也是证明的,但是他那个证明只有他知道,我们不知道。所以佛菩萨的教学也非常科学,他教给我们方法,你自己去亲证,什么方法?修禅定。

   所以佛法里面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要知道法是方法,门是门径。这个方法、门径它要达到什么目的?统统都是达到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不是一个方法,无量无边的方法都可以能达到。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禅定,无量法门就是无量的方法修禅定,是这么个意思。你自己修,你的定功浅深,定功浅的突破一部分,定功深的突破大部分,到究竟圆满全突破了,你就晓得整个宇宙真相,就真相大白了。《华严经》上讲的是宇宙真相,这一本《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是宇宙真相,这篇文章是略说,《华严经》是细说。其实里面所说的性相、理事、因果都是圆满的,没有欠缺,没有增减,妙不可言。不但佛法是平等见性,我们再综观所有一切宗教,如果真的会修,都能达到这个境界,都能够超越六道,都能够超越十法界,都能够明心见性,关键是你会不会!我相信在早期,每个宗教创教的时候,创教的这个人都有相当的功夫,就是定功,他们都亲证了境界。这个证得浅深不相同,有些宗教确实他见到天道他就很满足,我们大乘教里面常讲得少为足,看到这地方非常美好就安住在那里,这生天。天层次很多,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这都没有出六道轮回。

   更聪明一点的人,定功更深的人他突破六道,阿罗汉,我们在楞严会上,佛所讲的九次第定。你看世间到八定,再往上提升一等,第九定,就超越无色界的最高层非想非非想处天,他超越了。超越就超越六道,他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去,这才真正称为正觉。佛家修行梵语音译的终极的目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得到正觉。六道里没有正觉,纵然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佛也没有说他是正觉,正觉是阿罗汉。阿罗汉再往上去是辟支佛,辟支佛再往上面去是菩萨,菩萨再上面是佛,十法界的佛,不是真佛。天台大师的六即佛说相似即佛,很像佛不是真的,什么原因?因为佛的标准是用真心不再用妄心。十法界里面的佛还是用阿赖耶,也就是说没有能够真正的转八识成四智,没转得过来,所以这是十法界里的佛。如果转识成智,转八识,八识没有了,变成四智菩提,十法界就没有了,他到哪里去?他到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往生极乐世界他是生阿弥陀佛的实报土,如果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他肯定是到华藏世界毘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华严经》上说圆教,华严是圆教,初住菩萨就到这个境界。十信圆满就出了十法界,就回归到一真法界,那是诸佛如来的净土。所以四圣法界是诸佛菩萨的方便有余土,这些是什么?十法界、六道、三途全是习因,习因所成就的。所以习因关系太大了,教育就是为了这个,教育的兴起也是为了这个,为什么要教育?习因。

   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乱了,真的叫世界大乱。这桩事情,早年李老师往生的时候,往生的前一天下午,他告诉在身边这些同学。我没在场,同学们转告我,老师说「世界乱了,佛菩萨、神仙下凡也救不了,你们唯一的一条生路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李老师最后的遗言就是这么一句话,叫我们要认真念佛求生净土,第二天早晨他走了。我们这些同学记住老师这句遗言,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是最稳当的方法,是最快速的方法,最可靠的方法,真实不虚。我们今天学《华严》,修净土为什么学《华严》?彭际清居士讲得很好,这个都是净宗的大德。彭居士我们相信他不是凡人,因为他一生行业是一般凡人做不到的,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他告诉我们,《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真的,《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换句话说,《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就是《无量寿经》的细说,这他提出来。我们仔细再去研究这三部经,真的我肯定他的话,他的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的总结归向在哪里?在《无量寿经》,在极乐世界。所以会集本前面一篇长序,梅光羲居士写的,写得好!梅老居士是我们李老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学生,我们得称祖师。代代相承这叫师承,哪里会有错误的!所以我们学《华严》没有离开净土,而对于《无量寿经》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

   李老师那个时候发心,他也跟我讲过,他希望把《华严经》讲圆满,最后再讲一遍《阿弥陀经》,他就往生。但这个话他没有兑现,他《华严经》讲的还不到一半,他就走了。这里面,我们这些做学生的人,在旁边看得很清楚,他不应该走,但是他走了。怎么走的?食物中毒,两次食物中毒。他是个很好的中医,第一次食物中毒,他用解药化解,没事,没受什么大的伤害,过了半年又遇到一次。老师实在讲这习惯要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他是山东人喜欢面食,同修煮了一碗面给他吃,那个面是面条,市场里面卖一把一把的,一把一把的面条那都放很久的,里面有防腐剂,没有防腐剂,它怎么能放那么长久?可能是过期,所以煮出这个面味道都不同,他自己晓得。可是要让这些学生欢喜,当他的面把它吃完,吃完回去再吃解药。第二次遇到这个事情,他还是这样做法,可是回去吃解药迟了,他这个毒发作,这个伤害就受大了,他差不多病了三个月,元气大伤。所以他老人家看到我的时候一再的警告我,说过好几遍,不要到馆子吃东西,馆子里面东西不干净。所以对饮食要特别注意小心。他也许是因为懂医,他懂得解药,所以他敢。我们不敢,我们闻到味道不对就不敢吃,为什么?我们怕中毒,他不怕中毒,他的亏就吃在这里。所以实在是不应该走的,我们那个时候看他,老师至少也能活一百二十岁。你看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照顾,自己可以料理自己,所以没想到他是遇到这么一个因缘。给我很大的教训,一再嘱咐饮食要特别小心。

   所以这个习因就非常重要,我们如何把自己不好的习惯改过来。用什么改?什么标准?《弟子规》是标准,《感应篇》是标准,《十善业道》是标准,我常常讲儒释道的三个根。我们真正想学佛,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重要。把这个东西落实,就是古大德教给我们的「持戒念佛」。我们今天光念佛,不持戒,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的习惯不好,习气不好,极乐世界的人不收。所以你要看看,世尊在《阿弥陀经》里面给我们介绍的那些话,极乐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看它的标准,善不是普通善,上善,在我们娑婆世界修十善业道,上品十善生天是欲界天,中品十善得人间富贵是人道,下品十善是修十善夹杂着傲慢,这是阿修罗道,叫三善道。所以我们把阿修罗那个要除掉,至少中上品的十善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经本一打开「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就是这么一个标准。你要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欢迎你去,那个地方的大众不答应,因为你不善会把他们的社会扰乱。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好比移民,它那个移民的条件这是第一条,很重要的,必须要通过,我们确确实实是上善之人,要修上品十善,那念佛往生你真有把握。十善要记住: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

   什么叫上品?连这个念头都没有,上品;有这个念头,没有行为,是中品,中品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中下辈。上品呢?上品是决定能够生凡圣同居土上三品,给诸位说,上三品多半是预知时至,往生的时候瑞相稀有,这是我们可以办得到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练,叫练功夫,练什么功夫?不但不杀生,连杀生的念头都没有;不但不偷盗,连占人便宜的念头都没有;不但不淫欲,淫欲的念头没有,这叫上品。我们不是做不到,可以做得到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的来修学,这叫真功夫。然后念佛不能间断,不一定在口里头,心里头有佛,经上告诉我们「忆佛念佛」,忆是想佛,想经上的教训,念佛是心里真有佛。你看那个念是今心,现在的心,心上真有佛,不一定是口上。口上有佛,心里没有佛,没用处,「口念弥陀心散乱」,古人说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最重要是心里有佛。我们这样,这个习因就太好了,我们要培养这个因,千万不要惹现前社会这些烦恼习气,很不好,现在社会人家说什么是价值?财富就是价值。人到世间来干什么?来赚钱的。钱能带得去吗?带不去。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常常奉劝同学,我们要修带得去的,我们要干这个;带不去的我们不干,我们不要。你要晓得,财产带不去,你何必去搞这个,名利带不去,名是虚名,地位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也带不去。带不去的这些东西你过分的去操心,错了!所以要把能带得去的,你看经上常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你就晓得,那个业是带得去的。业有善业、有恶业、有净业、有染业,我们要带净业,我们要带善业,修十善带善业,修清净心带净业。这是我们真正的价值观,我们才真正能够得生净土。所以习因比什么都重要。

   如何我们得清净心?我有一个方法,凡是染污我们心里的东西统统把它排除掉,头一个是电视。我不看电视总有四十多年,这是染污,报纸染污,杂志染污,电影染污,戏剧染污,连唱歌都染污,我一概拒绝,我没有权力叫你不演出,但是我有权力不听、不看。我每天听的佛号,看的佛经,一天都不离开,五十八年!讲经教学五十一年,所以才能保住这个清净心。古人讲,三天不念圣贤书,面目就变了。我们要是三个月把佛法丢掉的时候,肯定被社会不良的习气染污,那还得了吗?所以在这社会上还能保持住,靠什么?靠读经、靠念佛。电视、电影偶尔看一次都不可以,你要晓得,那一次在你阿赖耶识里落下的种子,你要用什么样的功夫才能把它除掉?麻烦透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根本不接触。现在有不少同学发心想编导一些佛教的影片、连续剧,好不好?好。我看不看?不看。好什么?给别人看,宣传佛教是好事情我也赞成,但是我不会去看。所以这个自己一定要把持着。

   第三个讲「依因」,有个简单的解释,「如以六根六境为所依而生六识」。六识从哪来的?六识的真因还是唯心所现的,但是它要没有依因它只有隐,它不会现。就像能大师所说的「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如果没有六根六境,它生不出来,它就不能显出来,隐现不同。它要是有六根六境为缘它就生,六识就起来,就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六根六境是属于物质现象,也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念念成形」,六根六境都是形,「形皆有识」,六识就这么样生的,生起六识。由此可知,我们所依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跟古时候所依靠的环境不一样,古时候的社会因为圣贤教育普及,普及到平民。我这样的年龄,我童年的时候,我大概三岁时候的事情我还能记得。那个时候的社会,这是抗战以前,农村里面教育不普及,学校很少,所以文盲很多,就是不认识字的。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他受过很好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从小长辈讲给你听,做给你看,身教!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世代相传。老人教儿女特别重视女孩子,女孩子将来为人妻、为人母,太重要!

   所以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这是许许多多外国人,我所接触到,研究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非常羡慕。中国这么大的版图,这样大的族群,几千年来长治久安,它怎么得来的?全世界所没有的。虽然古时候也有乱世,但是乱世时间并不长,一般改朝换代,五年动乱它就恢复正常秩序,那么快,它靠什么?靠教育,就是靠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不一定要认识字。懂得伦理,伦理是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就是现在所讲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这是道。所谓道它是自然形成的,这不是哪个人创造、发明,受约束的,不是,自然的。凡是顺乎自然形成的叫道;遵守自然法则,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是德。所以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五常讲的是仁义礼智信,不认识字的人他懂!他做到了。我的母亲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我们从小母亲就教我们这些道理。她从哪里来的?她的父母教她的,她的长辈教她的,她也这样教导我们,所以从小就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因果的教育不能够疏忽,《安士全书》里面有两句话,周安士说的「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这两句话说得好,真话!因果关系这个社会的治乱,你说多重要。

   所以中国在古时候学校虽然不能普遍,不普及,不像现在,但是它教育普及。它用什么方法?寓教于乐,我们现在人讲的文艺表演。表演的内容,这里面叫说唱艺术,说书的、戏剧、舞蹈、诗歌,这里面都是讲伦理、道德、因果。农村里面庙会,佛菩萨、神仙这些节日都有表演,这些表演里面的内容都离不开忠孝节义,都离不开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这是受教育。硬件的设施,古人聪明,每家有祠堂,过去是大家庭,不是小家庭,一个村庄就是一家人,不分家的。我小时候,我们家里清寒贫困,依靠姑母,姑母嫁的宛家,宛家是大家族,兄弟十个不分家的,这在抗战之前。大家庭的人口多,那个时候宛家已经衰了,虽然衰还有二、三百人。一般的大家庭五百人是正常的,兴旺的七、八百人,这是一个家,所以「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现在讲家没有人能懂,你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所以这么大的家庭,如果要没有规矩,那还得了吗?

   我们这些年提倡《弟子规》,《弟子规》是什么?就是从前大家庭里面必须要遵守的规矩,总共一百一十三条,共同要学习的。每个家庭都要学习的,但是每个家庭除了这一部分之外,必修的之外,他还有学习的,那是他家里面提出来的。你看看家谱里面有,因为每个家族还要重视其它的规矩,他的祖宗的传统,还有家庭的事业不一样,所以它必须还有其它的条文。这个是共同遵守的,它有家道、有家规,或者叫家训,有家学、有家业,人人都要遵守。所以这个家庭从老到少都守这些规矩,都讲道义;换句话说,人人都是好人,这个社会没有作奸犯科的,都守规矩。祠堂代表伦理道德的,孔庙代表圣贤的教诲,城隍庙代表因果教育。这三个硬件设施每个县市都有,它产生教化的功能太大了,让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起心动念没有邪思,为什么?他受伦理道德教育。他认为做错事情是羞耻,不但是个人羞耻,我们这个族羞耻,祖宗蒙羞,他怎么敢做!懂得因果教育,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敢做坏事情。

   所以从前旧社会,警察没那么多,各种行业里最轻松最快乐的是做官的,为什么?没事做,没有犯案的,没有案子办。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所以做官的人很轻松,他们空闲的时间太多,游山玩水,写诗词、作文章消遣。不像现在,现在你看官场里办不完的案子,开不完的会,真辛苦!原因呢?那个时候这三种教育落实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全民落实,做官的人就轻松,就愉快。现在人把这三种教育疏忽,没有伦理,人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连父子关系都不知道,所以小孩杀父母这已经不是新闻。在美国发生六岁的小孩拿手枪把父母杀掉,杀老师、杀同学、杀兄弟。还有一种拿着枪乱扫射,小孩杀了好多人,警察把他抓去,为什么你要杀这些人?无缘无故,也没有仇恨。为什么杀?他心里有怨恨,他恨这个社会,恨这一切人,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像这种事情我们能想象得到,往后这种案件愈来愈多,为什么?因为没有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习因,他自自然然会产生这种现象,太可怕!

   我们要想社会长治久安,没有别的办法,这是英国人讲出来的,英国汤恩比博士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外国人讲的。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说什么?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佛法里确实,大乘头有高等哲学、高等科学,这《华严经》,这毕竟是少数,这不是多数。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可以说是相当的昌明,突飞猛进。这部经在今天这个时段里,我们做一些研究讨论,对于高等知识分子肯定有帮助,在这个世界上接触的人也是愈来愈多,这是个好现象。还有一部分人把它看作宗教,把它看作迷信,不愿意接触它,这样的人也很多。我们自己在年轻也犯了这个过失,以为它是宗教,以为它是迷信,不想去接触。我对佛教的认识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我跟他学哲学,这才知道佛法不是迷信,它也不是宗教,它是教育,它是个究竟圆满的教育,无所不包。我跟方老师学哲学,所以他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佛经,佛经是高等哲学;从科学观点来看,佛经是高等科学。今天哲学与科学里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华严经》上都有答案,这很难得!就像我们讲宇宙的起源、生命从哪里来的,讲得比现在科学家讲得透彻。科学家谈这个问题我们还打问号,还有怀疑;而佛法讲的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佛在禅定里面亲见的境界,这就是科学,他不是随便说出来的,不是推理,不是想象,是真的看到。

   下面讲『唯了因之所了』,这一句非常重要,你怎么知道的?佛法《涅槃经》里面讲三因佛性,第一个是「正因佛性」,简单的说,什么叫正因佛性?佛在经上讲「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中是中道,中是不偏不邪叫做中,叫中正真如,真如就是自性,正因佛性就是自性,「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你看这个有生因,有生因之所生。你怎么证得法身?是因为你离一切邪非,邪非是什么?「邪」,给诸位说,就是《华严经》上常讲的分别执着,自性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是邪。「非」是什么?非是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中正真如就现前,中正真如就是我们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就现前了。所以大乘教讲得真好,简单明了。

   我们一般讲佛法学什么?我们所求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怎么样得到?你看佛教给我们多好,你能把执着放下,执着是邪,只放下执着你就得到正觉,你就超越六道。你就晓得,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从执着来的,只要你有执着就有六道。什么是执着?你要记住,一念,一念是多长时间?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那么短的时间,你起了个一念的时候相就出来,就是六道的现象,那你也在六道之中。如果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这个念头没有了,六道就没有,像个梦一样醒了,没有了。没有的时候,梦里面境界还能想得起来、记得起来,那叫习气,习气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习气到四圣法界再去断,习气断掉就叫辟支佛。在辟支佛的位次上,习气虽然没有了,可是有分别,分别也是邪,自性里头没分别,都叫邪念。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四圣法界里面下面的两个声闻缘觉就没有了,剩下的是菩萨、佛,小乘没有了,大乘出现。菩萨虽然分别断掉,还有分别的习气,分别的习气没有那就成佛了。天台大师讲「相似即佛」,为什么?他还有起心动念,就是还有妄想,妄想是非,这个地方讲的非,离一切邪非,他还有非。妄想(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中正真如现前,中正真如就是实报庄严土,就是此地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都出现了。

   我们一般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十法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出现的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众生,我们一般讲诸佛如来,或者是讲法身大士,他们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分别执着的习气都没有。他有什么?他有起心动念的习气,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就是无始无明,他有无始无明习气,习气没断。这个习气没法子断,你不能去断它,你一断它,不就又起心动念了吗?不起心、不动念,用什么断它?让它自然的断,让时间去淘汰它。需要多长的时间?经上给我们说的,这佛说的,三大阿僧祇劫。诸位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讲普通修行,是讲明心见性之后,就是不起心、不动念,要把那个起心动念的习气断掉,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这个事难懂,什么叫习气?古人这个比喻很好,古大德用酒瓶来做比喻,酒瓶里头盛酒的,把酒倒干净,里面擦干净,确实一滴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这个味道你能不能断掉?断不掉,为什么?你清洗的时候都洗干净,没有办法把它洗掉。那怎么办?酒瓶塞子打开放在那个地方,放个半年一年再去闻,没有了。所以他要相当长的时间,自自然然没有了,这叫除习气。诸佛的实报庄严土从哪里来的?就是那习气,他只要有习气就有实报土出现;习气没有,实报土没有了。

   所以实报土也是假的,《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统指一切,并没有说诸佛实报土除外,佛没这个讲法。所以实报土也不是真的,这个要知道。到习气断尽,实报土就没有了。大乘经里面确实有这么一句话,「留惑润生」,也就是到等觉这个位次,这个习气已经很微薄,这一点微薄的习气是可以,他把它保留住,保留住什么?就实报土它存在。如果不保留,不保留实报土就不见了,不见了的时候常寂光现前。我们净土里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自性,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出现了,这里头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要知道实报土里头还有物质、精神现象,你看这个讲得多清楚,讲得多明白。所以我们了解,诸佛一真法界,实报土我们常讲一真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怎么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情,你看它的生因、习因、依因,这统统给你说清楚,说明白。明白这个道理,从理上讲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只要你真的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下放下,恭喜你,你就成佛了,一念之间!有没有这种人?有,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这个示现,菩提树下一下放下,成佛了。

   惠能大师在中国给我们做示现,五祖方丈室里头半夜三更,忍和尚给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知道惠能大师不认识字,绝对没有经本,经本他不认识。祖师跟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放下了。就是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他就成佛,说出他见性的境界。他见性,性像什么样子?祖师需要考验考验,你说来听听。你看他说了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圆明体,第一个说清净,第二个「不生不灭」,第三个「本自具足」,第四个「本无动摇」,最后一个「能生万法」。忍和尚一听,不用说了,也不要讲了,衣钵就给他,叫他赶快走。为什么要赶快走?怕别人嫉妒、不服、要害他,叫他去藏起来。他到猎人队待了十五年,大家把这个事情也忘掉,他才出来。这也给我们示现嫉妒障碍是多么可怕,不可以抗衡,只可以回避。也是让时间久了,大家淡化,也就跟那个习气一样,慢慢没有了,他才出现。这是什么?这叫顿悟、顿舍,放下是舍,顿舍他一下就放下,上上根人。上中下三根都做不到,那怎么办?佛有方便法,你慢慢的放,先放下执着,再放下分别,最后再放下起心动念,这叫渐悟、渐修,渐渐放下,这个法子成就的人可多!

   所以佛法契入境界的秘诀,就是看破放下。我跟章嘉大师见面,头一天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我从方东美先生那里知道,佛法殊胜,佛法太好了,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秘诀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我提出这个问题。他看了我半个小时不说话,我也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等他回答。他看我,看我什么?心浮气躁,年轻,心浮气躁的时候跟他讲什么都不能接受。所以他看我,我看他,我们才晓得这是修定,让你整个心情定下来,静下来,他才跟你说。半个小时,跟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他没有给我说,我也没有问,因为我听不懂。看破、放下,好像似懂非懂,我就问他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他教我这个,这个我懂,叫我要认真去做,这真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这段还没有讲完,明天我们继续再学习。谢谢大家。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三集
下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一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十五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十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八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一0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我成长 - 境随心转能转败为胜[栏目:方外看红尘]
 禅门骊珠集 第六篇 石头至曹洞的禅师 龙潭崇信[栏目:禅门骊珠集]
 中阿含经十二选 第四选 佛法的不共理则 因缘:《□帝经》[栏目:中阿含经十二选]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二讲之:造论的必要性[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佳节忆母念师恩[栏目: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寒山研究的新思路(崔小敬)[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栏目: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