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三集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89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三集)  2009/5/18  台湾高雄  档名:12-47-3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五页最后一行:

  【施戒忍进及禅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这两句话是讲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文殊师利菩萨为班首,以这十个科目就是十度(十波罗蜜)劝进这些法身大士。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法身菩萨的分上,他们已经把根本无明破了,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了。不起心、不动念,还有这十条吗?还有布施、持戒、忍辱吗?有这个不就是又起心动念,又有分别执着了吗?再加上普贤菩萨的十愿,有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有,不但是初学,连老修也不免有这些疑虑存在。这事有没有?有,事上哪里没有。究竟果地,无始无明习气统统都断干净了,不但事上没有,习气都没有了,那是究竟果位,圆满的佛果。在我们学到这个地方就很清楚、很明白,究竟果位里面,不但是六道、十法界没有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连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讲华藏世界、讲极乐世界,有没有?也没有了;习气没有了,境界就不会现前。可是习气还没有断尽的这些法身菩萨,无始无明习气现的就是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报土,实报庄严土。这里面有没有究竟果位的诸佛如来?我们现在可以说肯定有,不但有,有很多,为什么?感应!众生有感,如来就有应,感应。实报土有感应,四圣法界有感应,六道里面也有感应,只要有感,他就有应;只要有应,普贤的十愿、文殊的十度自自然然就显示出来。

  菩萨要不随顺我们众生,就无法可说,所以今天我们学到的这个科目叫「恒顺众生」,为什么?众生还有分别、还有执着。菩萨到究竟果位的诸佛如来,还是要恒顺众生,要随顺众生的习气,要随顺众生的烦恼。他随顺,这就妙了,他会不会生烦恼?会不会现习气?不会,真的不会,所以这叫妙用,什么都能随顺。在这个境界里面,不但是究竟果地,《华严经》初住菩萨以上无明烦恼都断了,也就是说,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他确实没有一念不觉,这个决定没有,这我们要肯定的,决定没有。我们有,十法界的众生有,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有,都有一念不觉,也就是我们讲的起心动念。证得法身之后就没有了,这个一念不觉是永远不会起来了,但是他有习气,在实报庄严土里有习气。我们前面也做了多次的报告。虽有习气,不妨碍,习气再浓,十住菩萨习气很重,也不妨碍,不妨碍与十法界里面众生起感应道交。而且我们知道,十法界绝对不限于释迦牟尼佛的报土,就是娑婆世界,不限于在这个地方起作用。而他起作用范围太大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他都有能力起感应,只要众生有感,他就会有应,就会现形。现什么样的形?没有一定,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为什么?恒顺众生,没有自己的意思,众生想什么样的样子,他就现什么样子。所以佛在大乘教里面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话是对的。诸佛菩萨跟我们感应道交,是从我们的心想生,他没有心想。这世间里面的事,无论是依报、正报,我们讲环境,依报的环境跟正报的环境;正报环境,实际上就是依报里面的人事环境,没有一法不是从心想生。知道从心想生,我们才能够体会到佛、菩萨,还包括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他们都有能力在六道里面现身说法,我们明白了他们是如何来帮助众生、来接引众生、来成就众生。这里面讲的众生,专门指的是六道众生。

  顺,这个顺字意思太深太广了,我们这个世间圣人也教我们顺。顺用在哪里?用在孝。什么叫孝?顺,顺就是孝。这是讲我们,我们的范围讲得还窄小,顺父母,孝顺父母。把孝顺父母扩大,引申扩大,孝顺一切众生,为什么?这个事情我们不知道,我们没有智慧、没有神通,不知道。佛告诉我们,《菩萨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讲得很多,「一切众生」,这讲有情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有一切有情众生,这些有情众生包括一切动物,这把六道里头都讲尽了。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这里面所有的众生跟我们什么关系?这讲伦常、伦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佛经上佛常常讲,「孝顺父母师僧三宝」,那这个顺的意思范围太大了,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全含摄在其中。从这个地方,我们要真正能体会到慈悲,慈悲心、爱心、尊重的心。我们的心生不起来,现在人对父母那个孝心都生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这是烦恼、业障把自己的性德障碍、盖覆起来了,将性德转变成烦恼。佛告诉我们,这种障碍(就是业障)太多了,无量无边,佛菩萨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这说话就容易了。第一类,根本无明,也叫做无始无明。根本的意思,那就是所有的业障就从这里出生的,像一棵树一样,这是根,这是本,那些枝枝叶叶都是从这根本生的,所以称之为根本。无始,这意思就更深,无始是什么?无始不是说这个理太深、事太杂、时间太长,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它的根源才说无始,这是我们把意思全都会错了。无始真正的意思,它没有开始,没有开始那就不是真的,是假的,这个意思好,没有开始。世出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唯独无始无明没有因,它没有原因,所以它是假的。

  无始无明一发生之后,我们的自性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有因,那个因是什么?就是无始无明,就是一念不觉,那个是因。一变成阿赖耶,就是惠能大师说的「能生万法」,宇宙出现,宇宙是依报,我出现了。我从哪里来的?我出现了,我跟宇宙同时出现的。这个我,诸位要记住,不是这个肉身,那我们这个宇宙多少年,我们这个肉身才多少年,不能用这个肉身来代表。就是肉身有生灭,我不生灭,我没有生灭。惠能大师明心见性,跟我们讲得清楚,「何期自性,本无生灭」。自性是我,自性也是整个宇宙,宇宙是自性变的,我也是自性变的,我跟自性是一不是二,宇宙跟自性也是一不是二,我跟宇宙原来是一体。无始无明起了之后,很快的连带就起了分别、起了执着。阿赖耶这里头有三细相,「无明业相」,业是振动,业就是动,就是一念不觉,就是无始无明,业相。业相才现前,马上它就有转变,速度非常快,「转相」,什么东西出现?我出现了,正报出现,用现在的话就是精神的现象出现,这就是末那识,第七识。从第七识,也叫见分,这一出现,有见分,见分是能见,所见的现象出现了,所见是物质现象,「境界相」,境界相出现了,这是阿赖耶的三细相。从三细相就变现出六粗相,宇宙形成了。

  我们是愈迷愈深,不知道回头。所以从常寂光,要知道自性就是常寂光,变成实报土;实报土里头不觉、迷了,就变成四圣法界;四圣法界又迷了,就变成六道轮回,愈迷愈深。迷得再深,实际上讲关系不大,只要觉悟,只要回头,回头是岸。我们今天从很深的业障,来问我们几时才能够修成圆满的佛果?从理上讲,一念,一念觉悟就回头了。诸佛菩萨给我们表演,我们在这一段期间里面,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这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外国是二千五百多年,他做了一次实验,在菩提树下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就回归自性。像我们这个题目「妄尽还源」,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妄就尽了,尽了就还源,就成佛,一念之间。非常明显做给我们看。释迦虽然如是的示现,真正看得懂的人不多,可以说在当时、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人懂。释迦牟尼佛示现找不到知音,那来怎么?来的时候就没意义了,就只有回归自性,就还源。这个还源的念头,就是回到常寂光,这还源念头才动,净居天人知道了,净居天是四禅天,那里头有修行人,三果的圣人在那个地方修行。他们聪明,立刻就下来,从净居天下来,他们有能力变现成我们人的样子,做代表向释迦牟尼佛请法,为我们大众讲经说法,教化我们大众,帮助大众回头。所以佛法要有人启请,没有人启请,佛菩萨就灭度。释迦牟尼佛恒顺众生,留在这个世间教学,接受启请开始教学,到七十九岁缘尽了,缘怎么尽?根熟的众生都得度,缘最重要就是根熟众生,根不熟的那个不算数,最重要就是根熟众生。什么叫根熟?最低限度有能力证阿罗汉果,佛出世,没有这个能力,佛不出世。证阿罗汉果,我们晓得,最低限度要把见思烦恼放下。一般讲,你真有能力断见思烦恼,你才能感得诸佛如来应化到这个地方,我们有感,佛就有应。真干,真放下,这前面讲的请佛住世,这是请佛住世的条件,不是口里随便说的,那佛请不来的。你真正发这个心,佛菩萨就来了,感应道交,立刻就示现。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有谁真正放得下?我们常常讲的,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这很难!但是,这是只在佛的门口,没进门,能不能感动佛菩萨应现在这个世间?不能,但是能感动小果圣人,他们教我们就足够了。所以不发大心怎么行?一定要发大心,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现前这个阶段是乱世,人心反常,起心动念完全违背性德。性德是纯善纯净的,中国人的老祖宗说得好,「人性本善」,所以《三字经》第一句话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那个善都不善,这个善是圆满的意思,没有丝毫不善的欠缺,这是说什么?这就是讲自性。我们在这篇文章里面读到,前面读过,「自性清净圆明体」,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不但没有善恶、染净,所有一切对立都没有。我们现在的人起心动念,伦理、道德、因果全没有了,伦理、道德、因果都是自性善里面的东西,与性德相应,就是与本性相应,是自性的性德。这个地方讲的恒顺,这顺是性德,性德虽然恒顺众生,但是性德永远没有改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

  我们就经论的教诲,我们做了一个例子,这三种不同颜色代表妄想、分别、执着,黄色的代表无始无明,《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妄想就是无始无明,蓝色的代表分别,红色的代表执着。《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有这是凡夫。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作法性,外面的境界是法相,法性是能现,法相是所现,法相也就是法身。凡夫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完全迷了,迷了之后就扭曲,好像我们眼睛戴上眼镜,遮住了,外面什么都看不见,这是六道凡夫。同时你想想看,它有没有障碍眼睛?没有,这就是它与法性不相干。它是不是障碍外面境界?也没有,外面境界它也没有障碍到。这个东西虚妄,不是真的,它为什么起作用?你以为它是真的就起作用,就让我们永远不能够回归自性,所以一觉悟,它就没有了。这是比喻,到底还有个形在,实际上妄想分别执着你也摸不着,你也看不见,你也听不到,你也想不出来。妄想是什么?想不出来,所以叫妄想!妄就不是真的,我们不得已用这个做比喻。你统统放下就成佛,就回归自性,法性跟法相就融成一体,这叫常寂光净土,身土是一不是二,佛经上佛常常把它比喻作性海,也是说这个意思。

  我们不能像佛、像大菩萨根性那么利,一听,他就放下,他立刻就成就,这个难。我们不是这种根性,佛教我们,你慢慢放,一点一点的放,先把执着放下,执着是最严重的烦恼,我们这红色代表执着,执着放下。执着放下,看外面好像戴太阳眼镜,就能看得清楚了,这是什么境界?这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们在这个境界里头,他们有分别、有妄想。如果再把分别放下,分别是蓝色的,把它放下,这个是只有无明,这是什么?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这叫无始无明、叫起心动念。这个再放下,就没有了,回归自性,十法界就没有了。不但六道是假的,有执着就有六道,就现六道的境界,执着没有了,六道就没有了。执着叫做见思烦恼,见是见解,就是你看错了;思是思想,你想错了,你的想法绝不是正确的,你的看法也是错误的,这是六道。

  六道是什么?实报土里面的一真法界扭曲了、变形了,像我们有了这个障碍,外面境界统统都变色、变形了,本善变成不善。你看看自性随顺,自性实在有没有障碍?没障碍到,我们这个比喻你能看得很清楚,它障碍不到,并没有真的障碍到我们的眼,就是障碍自性,没有,也没有妨碍法相;换句话说,与法性、与法相不相干,自以为有这个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我们讲得粗一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就这个东西。诸位要细心想想,你去追究追究,自私自利在哪里?你到这个身体每个细胞里找,找不到。你看不到它,你抓不到它,甚至你也想不出来它,想不到,这个东西害了我们。要怎么样才把这个事情解决?不想就没事。佛确实有他的善巧方便,头一个你不要想身体,身体不是真的。所以《金刚经》上讲得很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寿者是什么?时间,告诉你时间跟空间都是假的,根本不存在。这个理跟事讲得深,它是真的,都是一种虚无飘渺的抽象概念,你生活在这里头,真是所谓作茧自缚,你跳不出来。所以佛菩萨称六道叫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肯回头,不再想。头一个,不要执着身是我,可以说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个执着里生的。

  第二个严重错误是对立,佛经上讲的边见,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一切万物对立,有我、有你、有他,就对立。有对立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错了、冤枉了,没有对立。在《华严》,这是大乘、一乘法里面,佛给我们讲,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好比我们的身体是整个宇宙,我是什么?我是身体里的一个细胞。我们身体细胞很多,细胞跟细胞是不是对立?那一对立麻烦大了,不对立。细胞你不容易体会,器官容易,外面眼耳鼻舌,里面五脏六腑,不一样,它对不对立?它要一对立,人就生病,严重那就得死亡。它是和谐的、和睦的,它是一体的。牙齿跟舌头,一不小心牙齿咬到舌头,舌头咬破了,舌头跟牙齿对不对立?要不要报仇?没有,为什么?一体,知道是一体。一体和睦,身体健康长寿。如果身体眼睛都对立,眼睛好,耳朵聋,人残废了。每个器官都第一,这个人健康。我们地球上这么多个国家,一百多个国家,各个对立,所以这个地球社会麻烦来了。如果放弃对立,大家和睦相处,这不是世界和平吗?人人都享福,所以幸福的人生。佛在这里提示我们恒顺,顺是性德,像自性一样,无论我们起什么念头,起念头它就变化,它变化,随你怎么变,它不变,它能随你变。像道家讲的「上善若水」,上善是大圣,明心见性的人,他像水一样;你是方的,水流到你那里现出方的,你是个圆的,他流到你那边就现成圆的,他能随顺,他一点都不执着,他也不分别。

  所以我们要想到性德是那么样的圆满,无论众生怎样分别执着,他不执着。见性,见性的人就不执着、就不分别,没有见性的人就分别执着。所以见性的人能够恒顺众生,你造作极重的罪业堕阿鼻地狱,他也随顺你,因为阿鼻地狱也是自性现的,离开自性就没有法相,相就没有了。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什么人?这是佛,这是法身大士。《华严经》里面什么人做到?初住菩萨以上统统做到了。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说恒顺,还有做不到的地方,能顺,不圆满、不究竟。到法身菩萨就究竟圆满,什么都能顺,行善能顺,造恶也能顺,虽能顺,形相上随顺,骨子里头没有动摇过,这到后面讲到四德的时候就会细说,叫随缘妙用。妙用里面,就是示现这个妙用觉悟众生。妙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从来没有间断过,为什么我们没有觉察出来?业障太重了。所以学佛,修行最重要的修什么?消业障,没有别的,业障消除就回归自性。业障要怎样消除?我们前面第四愿学过「忏除业障」,也有文字里面讲「忏悔业障」。业是什么?业是造作,正在造作的时候叫事,造完以后就叫业,这个业有善有恶。障是什么?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回归自性。我们这个经题上讲「妄尽还源」,你那个妄没尽,你的障就存在,你就还不了源,这个源就是自性,大乘教里一般讲明心见性,它障碍你明心见性,见性就叫成佛,这是业障。如果我们真正明白、觉悟了,我有业障,这在佛法里面叫解悟。悟有两类,解悟一定在先,就是你觉悟了。觉悟之后要忏悔,忏除业障之后这叫证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证悟你才能得受用,什么样的受用?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你全都得到。

  你看我们居住在地球上的凡夫,生活的圈子很小。如果我们信息没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没有了,我们的生活范围就很小,在这个小小的地区老死不相往来,古时候的社会。现在是得力于信息发达、交通便捷,我们生活的圈子扩大了,大到什么程度?也不过就是一个地球,现在还不能到其它星球上去旅游。是的,不少科学家都在动脑筋,想到其它星球上去访问、去旅行,应不应该?应该,可不可以这样想?这个想法是妄想。如果你能回归自性,你的生活圈子扩大,大到什么程度?尽虚空遍法界是你生活的空间。你想到十方世界去旅游、去访问,要不要交通工具?不需要。如果我们今天制造这些机器、机械,做这些工具,这就像我们在地球上一样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它产生副作用。真的,自从科学技术发展,我们的工商业、农业,许许多多的生产都产生巨大的变化,把自然生态都破坏了。我们要很冷静去思惟、观察,去判断,科技带给我们到底是利还是害?我很冷静来观察,带给我们的利十分,带给我们的灾害九十分,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这个地球决定没有末日。世界末日从哪来的?就从科学技术发展出来的,把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把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统统疏忽、放弃了,相信科学,再不相信古圣先贤。

  可是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不信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把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统统丢掉,你相信科学家,那世界末日现前,不就是吃亏在眼前了吗?物质生活好像是富裕起来,比过去好,可是精神生活没有了,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感到恐惧,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现象。你到这个世间来是为什么的?过去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接受圣贤教育,来到这个世间提升自己的灵性,好像是来学习的,提升自己的德行,积功累德,相信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中国人常讲,身有生灭,灵魂没有生灭。你这一生造作有报应!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你出不了轮回这个圈,你在这里面要受报,你怎么待人,人怎么待你;你怎么待畜生,畜生也会回报你。为什么有天灾?为什么有人祸?为什么有瘟疫?这都是属于果,果必有因。因是什么?因是人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造作的都是不善,感应的就是天灾人祸。我们起心动念,树木花草知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山河大地知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桌椅板凳知不知道?统统知道,没有不知道的。

  佛在经上跟我们讲,我们听不懂,这些东西,植物、矿物它没有知觉,它怎么会知道?这些年来,日本江本博士他做水实验,对我们学佛的人贡献很大。前几个星期,在我们高雄做了一次讲演,他特地来看我,我们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他东京的实验室我去参观过两次,真的不是假的。他用水做实验,发现水会看、会听、会懂得人的意思。我告诉他,在佛经上讲,我们底下这个单元就学到了,第三个单元就学到,精神跟物质是一体,分不开的,有精神一定有物质,有物质一定有精神。水是物质,它的自性、它的本性跟我们的本性、自性是一个,不是两个。自性有见闻觉知,性德有色声香味。水,他测验出来有见闻觉知,我告诉他,根据佛在经典上所说的,任何物质都有见闻觉知。他把他的实验扩大,实验花草树木,看它能不能跟人沟通,一样的品种,同时养的盆栽,培养的,这两盆盆栽,他用来做实验。一边给好的信息给它,我喜欢你、我爱你,那一边我恨你、我讨厌你,结果这一边给它好信息的长得非常茂盛,那一边天天给它坏信息,慢慢它就枯掉。二、三个月之后,非常显著,植物都能感应;矿物,从水当中,他实验出来了。我告诉他,现在他只看到色相,我说它还有妙音,它还有妙香、还有美味,你还没试出来,我鼓励他,你还要努力。

  这个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这启示很大,如果我们要是真觉悟了,原来山河大地都有灵性,我们起心动念对它都有感应,那我们尽量有好的念头,不要有恶念,自然灾害全就没有了。为什么有地震?为什么有台风?为什么地球温度会上升?我们的念头不干净,我们有贪瞋痴慢。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讲得很清楚,水灾怎么来的?贪心。居住在地球上世界这些人,贪婪没有止境,就会被水淹没掉。瞋恚,脾气很大,瞋恚心很重,嫉妒心很重,就有火灾。地球温度上升是属于火,干旱是属于火灾的现象,火山爆发。风灾是愚痴感应得的。地震是心里面有怨气不平所感应得的,叫傲慢。所以佛讲得好,「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自然灾害就没有了。人人懂得这个道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性德相应,性德是纯净纯善。

  我们现在可以说,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跟我们地球有没有差别?没有,完全没有差别。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西方世界环境那么美,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现在浊恶到了极处。严重的瘟疫,现在瘟疫从动物身上生出来,为什么?还不是动物来报复人!你们怎么吃牠,你们怎么杀害牠,你用什么手段对付牠,牠一回报就是瘟疫。所以这个世间,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山河大地,统统都是冤冤相报,这才是事实真相。科学技术侦测不出来,佛给我们说出来,佛凭什么说出来的?佛凭定慧,甚深禅定里面他看到了。禅定可以突破空间维次,禅定里面看到过去、现在、未来,这不是假的,不是迷信,你修禅定,你就能见到。什么是禅定?清净心就是禅定。佛家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说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道,修什么?统统修禅定。离开禅定不是佛法,佛法的枢纽就是禅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是什么?慧是通达明了。明了什么?明了事实真相,大乘教特别是般若里面讲的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禅定里面一点障碍都没有,看到了,清清楚楚,六道里面无非都是冤冤相报。

  我在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在台湾来讲我第一次出国,接受香港同修邀请,讲《楞严经》。那一次讲了四个月,在香港住的时间长,前两个月在九龙,中华佛教图书馆,倓虚法师建的道场;后两个月在香港蓝塘道光明讲堂,寿冶老和尚的道场。那个时候,寿冶老和尚移民到纽约,到美国,以后我在美国跟他见了很多次面。这个老法师专学《华严》,他写《华严经》,每天写,很勤奋。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写圆满,很可能,几十年,天天写。他写的这部经,好像是送在纽约博物馆,送到博物馆去保存。光明讲堂大殿上有一副对联,老和尚写的,很能够警惕人,上联是写的,「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写的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很值得人警惕。这是讲的什么?人跟人的关系。现在我们学了《华严》,我们知道人与树木花草的关系,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人与整个宇宙的关系,人还更深入的与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这佛经上讲得透彻。跟你说明这些关系,这就是伦理,伦理是讲关系。道德是讲这些不同关系我们如何和睦相处,这是属于道德。可是伦理道德必须得有因果做基础,你懂得这些业因果报,你起心动念都会善,为什么?善得的果报好!我对人好,人对我好,我对人不好,招来是人对我不好,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这个道理要懂。我们遇到逆境,遇到恶缘,别人对我不好,我要知道这是果,一定有前因,从前我一定对他不好,所以现在遇到,他对我会有这种态度。那怎么办?我对他要格外的好,所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生命是永恒的,人是不死的,这个要知道,身死你灵魂不死,你再转个身又来了,这个事实真相你要懂得。

  所以人在世间,我们第一个任务是什么?目的?把过去所有的怨结给它化解,要建立好的关系,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没有白来。要学法身菩萨、诸佛如来那样的恒顺众生,没有条件的,我能随顺,这是真学佛。一定要依照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法,不可以,他就是不善也要恒顺,纵然做得很恶,那就随他去吧,随他去也恒顺,也是顺他,我们退出,不跟他在一起作恶就行了。他怎么做,不要批评他,不要干涉他,随他去做。他造作的这些恶业,最后他要受恶报,他受恶报的时候,他会醒悟过来。那个恶报是帮助他觉悟的,那个恶报可能是佛菩萨示现的,让他回头,那就是好事。回头,他就会真的想学好,想学好,想想过去所遇的这些人事物,某人你看,我作恶,他远离我,他没有批评我,他会想到这个是好人,他要来找你,来向你学习,那你就可以教他。与一切众生结善缘,不结恶缘,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恒顺这是真实智慧,没有智慧是做不到的。恒顺,极重艰难困苦对立之下,都没有疑惑,都没有恶念,为什么?因为法身菩萨他们都不起心、不动念,所以他真正能做得到。如果我们要学恒顺,必须要放弃成见,要放弃我们主观观念,严守道德的规范,那这里面在《弟子规》上几乎都有,所以说《弟子规》是中国古圣先贤教育落实在生活当中的集大成。真正要改造我们的命运,希望我们这一生能够得到幸福美满,认真学《弟子规》,认真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道》,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三个根里头最重要的是因果。前清周安士先生,他有一本着作叫《安士全书》,在佛门里面流通得很广。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这是在最近这个世纪最好的一部书,他老人家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安士先生讲了两句话,讲得好!「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你们想想今天世界混乱,什么原因?不相信因果。过去中国五千年来,这是连外国人都佩服的,五千年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他们能做到长治久安,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什么原因造成这么美好的社会?在中国固然有改朝换代,时间都不长。一个政权建立,一般是五年就制礼作乐,社会就恢复秩序。这一恢复,至少有一百年到一百五十年的太平盛世,这在中国历史上看到的。靠什么?给诸位说,靠深信因果,所以那个伦理道德的教育它踏实,它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不相信因果,《弟子规》跟十善业都做成表面,不踏实,不是从内心里面做到的。因果能够帮助人从内心里头真做,因为他懂得果报通三世,他会想到来世,那个心地就纯善了,这个非常重要。

  恒顺从哪里做起?真的,中国古人教得好,从孝顺父母做起。要顺父母的心,顺父母的志,父母都希望儿女好,要能随顺。但是现在这个随顺当中要有智慧,才能够如理如法的随顺。我们中国伦理道德教育丢掉将近一个世纪,现在年轻人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甚至到曾祖父母还未必知道,大概到高祖父母知道这个事情,那他教你,对你的期望就不一样了。现在你的父母、祖父母可能对你期望什么?发财!赚钱,这个重要,这就是他方向、目标已经错了。古时候人价值观不在名利,在德行,教你要做个好人,荣宗耀祖,光大门楣,他那个价值观不相同。中国几千年教育都是崇尚仁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以孔孟学说做为国家全民教育的一个典范。孔子说什么?孔子讲仁,「仁者爱人」;孟子讲义,「义者循理」,义就是起心动念所作所为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人人都能有爱人的心,爱人就不会害人,人人都讲义,就不会犯法,不会做错误的事情。这五千年的太平盛世是用仁义两个字教出来的,以这个为中心,围绕着中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这样教出来的,人是教得好的。最近这一百年,满清亡国,民国成立,大家把祖宗教诲疏忽了,看到外国人这些科技文明很羡慕,盲目的去追求,我们今天遭受这样的苦难,原因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我离开台湾十二年,这次回来是看牙齿,最近几个月吃东西感到很不方便,一检查,严重的牙周病,需要一段时间来治疗。回来之后,看到一些老朋友、老同修非常的欢喜。这些年我们在国外,也是缘分,叫机缘,缘分,没有遇到,不要去求,求就是攀缘;遇到之后,该做的那应当要做。佛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果对于国家民族、对于世界的安危,有这个机缘来做出一点贡献,这都是应该的,无论出家、在家都应该做。所以就遇到,这是联合国的世界和平组织,参与这些会议,这也是我们自己没想到过的事情。九一一事件之后,这个社会冲突非常严重,怎样化解?怎样恢复到社会安定和平?这是大事,不是小事。我们参与之后,在这一方面留意,去思惟、去观察,寻找病根在哪里。所以想到中国过去长治久安之道,靠什么?靠伦理教育,靠道德教育,靠因果教育。正好是中国传统教学里头儒释道的三个根,现在没有了,儒释道虽然有,根没有了,所以儒释道也不起作用。儒释道变质了,往好的方面说,它变学术,不好的方面,它变成迷信,这是严重的危机。

  所以我们极力提倡,要把这三个根救起来,从哪里做起?一定从自己本身去做起,依教修行。《弟子规》里面讲一百一十三桩事情,说的纲目很简单,每桩事情引申出去是无量无边。就像佛法里面讲的十善业道,十条,这十个是总纲,每一条里面都有十条,十乘十就一百,一百条里面,每一条里头都有一百条,所以小乘把十善业道展开就是三千威仪,大乘菩萨把十善业道展开就变成八万细行。《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你就晓得,《弟子规》一展开跟菩萨八万细行没有两样。所以这三样东西是一体,可以结合。在现前的社会要特别着重于因果教育,一定要知道生命是永恒的,人是不会死的。身体毁掉,换个身体就是,这个身体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脏了、破了,你会换一件,同样的道理,身体用个几十年不好使用了,换一个,不会贪生怕死,欢欢喜喜换一个身体。欢喜,换的身体就愈换愈好,要是恐惧、害怕,愈换愈坏,那就麻烦大了。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

  十愿末后,「普皆回向」,这一条是把我们所知、所修、所行一切功德扩大,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那就跟法身菩萨一样。回向三处,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价值观。我们不是求升官发财,一切目标从升官发财这个价值观,那太小了,而且什么?你享受很短。换个身体之后,你带不去,一样都带不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凡是带不走的,我们不必考虑它,在这一生当中,有很好,没有也很好,不要去操这个心。能带得走的要加以重视,德行能带得走,智慧能带得走,你所造的业习能带得走,这就不能不留意了。所以佛教给我们,第一个「回向菩提」,菩提是什么?智慧。佛菩萨在这一生当中,他要的是什么?他要开智慧,智慧能带得走,这是真东西。第二「回向众生」,好!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念念都能够舍己为人。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是王子出身,如果要不出家、不学佛,他继承父亲的王位,他是一国的国君。做一个国君,能够照顾一国的人民,不错了,做个好国王,他舍弃了,他出家去作佛。佛是什么意思?我们中国人讲圣人,印度人叫佛,他做老师去了,他服务贡献的范围就更大,不止他一国。

  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我们要清楚,用现在人的术语来讲,他是什么身分?他是道地道地的一个社会教育家,用现在的话再加上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他一生搞教育,没搞别的。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圆寂的,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一天都没有中断过。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只要你肯学,他绝不吝法。他的学生不分国籍,不分宗教信仰,不分族群,也不分文化,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多元文化的教学。本身一生为我们示现职业的老师,他是这样的身分,这总得要清楚。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用现在的话讲,他的身分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教学不收学费。一生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持戒、苦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生没有去建过道场,没有道场。临走的时候,临终在树林里面,不是在房屋里头,在树林里、在野外,告诉我们真放下。这个世间人要争的,王位是大家要争的,他是得来了不要,告诉我们有比这个更高的、更高尚的,有比这个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做国君贡献的是一国人,他出家行道教化众生,面对是全世界,影响到今天,在全世界多少人还跟他学习。他所教给我们的是真能解决问题,我们认真努力,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六道的轮回可以解决。如果你的志愿更高,你能解决十法界的问题,你能在这一生回归到一真法界,办得到,不是办不到。回归到一真法界,什么灾难都没有了。回归到纯净纯善,那是诸佛的报土实报庄严土,我们通常也称一真法界,这是我们学佛人向往的目标。

  我们在这个世间,不想自己,所有一切贡献给一切众生,回向众生,不为自己,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什么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佛在经教里告诉我们,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颠倒来的。因为你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你想错了、你看错了、你做错了,就有不善的果报现前。所以六道轮回从哪里来?你自己恶业变现出来,自己制造的,不是别人造一个六道轮回给你受,没这个道理。佛讲得清楚,六道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就跟作梦一样。梦从哪里来的?不是别人制造的,你有美梦,你有恶梦,都是你自己造的。所以佛告诉我们,十法界自己造的,六道自己造的,三途地狱还是自己造的,你怎么能怨别人?诸佛净土还是自己造的。你明白了,我不喜欢这恶的境界,我就不造恶了,我喜欢清净的世界,那你就修净土,你修什么样的因,后面就什么样的果报现前,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所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最究竟、最彻底的方法是帮助你觉悟,用什么方法?教学。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教学才是真正的慈悲济世。你物质上帮助别人,人家没得吃送一点吃的,没有穿的送一件衣服给他穿,解决他现实的困难,不能永远帮他解决,那不是真正的救济。帮助他觉悟,这是真正救济他。他有能力离开六道,有能力离开十法界,有能力回归到自性清净心,回归到实报庄严土,这才叫真的救济。六道是苦海。所以我们要认真去反省、去思惟、去观察,人这一生当中是苦多还是乐多?我们冷静去思惟就能想到,苦太多,乐很短暂。乐中有苦,苦中没乐,这是事实真相。如何能摆脱这苦海?佛告诉我们,那要靠智慧,有智慧你才有抉择,你懂得怎么选择。

  底下一个科目,「力波罗蜜」,那个力就是讲能力,选择的能力。这里面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选择什么?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他是因人施教。就好像一个大夫给病人治病一样,病号很多,每个人得的病不一样,所以大夫给每一个病号开的处方不相同,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是好大夫,好的处方。现在我们这个大夫没有了,大夫释迦牟尼佛没有了,留下经典是什么?是他过去替别人开的处方,这经典是老处方。我们展开了,对不对我们的病?很难讲,碰巧了、对了,那我们照这个法门学就开悟,就成佛了。要不对了,不对了可麻烦大了,不对就有害,吃错药了,吃错药是什么?病不但没好,加重了,你说这个多可怕。所以佛才说了一句话,「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一定要找人来领导你,这是什么人?过来人,真正有修、有学、有证的,这是最好的。从前这些祖师大德他们都证果的,所以让他们来帮助你,帮助你选择,不至于太大的错误,我们自己很难。可是佛很慈悲,没有能力选择的时候,告诉你选择阿弥陀佛是决定不错,这个法子妙绝了,「阿弥陀佛」这个处方是什么病都可以治,决定没有副作用,这确实是慈悲到了极处。

  最后「回向实际」,那就是我们这个题目上「妄尽还源」,还源还到原点就是自性,明心见性,这是我们终极的目标。佛教导我们就是教我们回头,回到原点,那是究竟圆满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四集
下一篇: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三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五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一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三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六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九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四十四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一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五十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二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生命教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栏目:续高僧传]
 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与智慧 1 前言[栏目:法海集]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栏目:梦参法师]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二部分 定 第三章 和谐的正道[栏目:阿姜查禅师]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六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章 唐代的佛教(四)法相宗与密教 第八节 密教的教义[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本社对于今年佛诞纪念会之宣言[栏目:太虚法师]
 三迦叶弃邪归正[栏目:教化]
 佛教我们面对诽谤、侮辱时的态度(宣化上人)[栏目:忍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